核心協定數據單元

核心協定數據單元(The Core Protocol Data Unit)是指在核心分層網路結構,例如在開放式系統互聯(OSI)模型中,在傳輸系統的每一層都將建立協定數據單元(PDU)。 在分層網路結構,例如在開放式系統互聯(OSI)模型中,在傳輸系統的每一層都將建立協定數據單元(PDU)。PDU包含來自上層的信息,以及當前層的實體附加的信息。然後,這個PDU被傳送到下一較低的層。物理層實際以一種編幀的位流形式傳輸這些PDU,但是由協定棧的較高層建造這些PDU。接收系統自下而上傳送這些分組通過協定棧,並在協定棧的每一層分離出PDU中的相關信息。

網路協定的定義和基本元素

網路協定是計算機網路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功能在於確保計算機之間能夠進行正常、可靠的數據通訊。計算機之間數據通訊的高度自動化,對協定的功能和性能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從功能角度看,網路協定是為進行計算機網路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一系列規則、標準或約定[98)0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的R A Scantlebury和KA Bartlett於1967年4月,在數據通訊中首次用到“協定”這一術語。他們認為:協定是關於分散式系統進行信息交換時的一種約定,協定應該按照語言的方式進行定義。基於此觀點,網路協定就是具有規定文法、語法和語義的語言,其中,文法給出了有效信息的精確格式,語法描述了數據交換的規則,語義規定了可交換信息的辭彙及其含義。

隨著標準化網路的發展和廣泛使用,人們越來越體會到標準化為計算機之間的數據通信所帶來的便利。網路協定的標準化也隨之推到了前台。因此,許多人認為:網路協定就是數據通信的標準化。為此,出現了數據通訊協定的許多標準,如: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協會的NIST、聯邦通信標準委員會的FTSC、國際電器電子工程師學會的工EEE等。最有影響的是ISO和CCITT。

為了確保計算機網路中數據通信的順利進行,一個完整的網路協定應該包括一下五個基本元素:

•協定所提供的服務;

•對協定運行環境所進行的假設;

•用來實現協定的訊息辭彙;

•對該辭彙中每個訊息的編碼;

•用來控制訊息一致性的過程規則。

核心協定數據單元

核心協定數據單元,是指在分層網路結構,例如在開放式系統互聯(OSI)模型中,在傳輸系統的每一層都將建立協定數據單元(PDU)。

定義

核心協定數據單元 核心協定數據單元

在分層網路結構,例如在開放式系統互聯(OSI)模型中,在傳輸系統的每一層都將建立協定數據單元(PDU)。PDU包含來自上層的信息,以及當前層的實體附加的信息。然後,這個PDU被傳送到下一較低的層。物理層實際以一種編幀的位流形式傳輸這些PDU,但是由協定棧的較高層建造這些PDU。接收系統自下而上傳送這些分組通過協定棧,並在協定棧的每一層分離出PDU中的相關信息。重要的一點是,每一層附加到PDU上的信息,是指定給另一個系統的同等層的。這就是對等層如何進行一次通信會話協調的。通過從傳輸層段剝離報頭,執行協定數據檢測以確定作為傳輸層段的部分數據的協定段的數據,以及執行標誌驗證和剝離,從而處理數據段。還提供用於處理數據段的技術,其中接收到協定數據單元的報頭部分。利用所接收的報頭部分來確定將儲存在套用空間中的數據的位元組數。而且,利用所接收的報頭部分來確定下一個協定數據單元的下一個報頭部分。然後,發出窺視命令以獲得下一個報頭部分。另外提供用於利用所儲存的部分循環冗餘校驗摘要和剩餘數據來執行循環冗餘校驗的技術。

分類

SNMP規定了5種協定數據單元PDU(也就是SNMP報文),用來在管理進程和代理之間的交換。get-request操作:從代理進程處提取一個或多個參數值get-next-request操作:從代理進程處提取緊跟當前參數值的下一個參數值set-request操作:設定代理進程的一個或多個參數值get-response操作:返回的一個或多個參數值。這個操作是由代理進程發出的,它是前面三種操作的回響操作。trap操作:代理進程主動發出的報文,通知管理進程有某些事情發生。

前面的3種操作是由管理進程向代理進程發出的,後面的2個操作是代理進程發給管理進程的,為了簡化起見,前面3個操作今後叫做get、get-next和set操作。圖4描述了SNMP的這5種報文操作。請注意,在代理進程端是用熟知連線埠161倆接收get或set報文,而在管理進程端是用熟知連線埠162來接收trap報文。

WAPI.x版本的核心協定

簡介

WAP 1. x的核心協定是以WWW中的相應協定作為原型,再根據無線環境的特點進行最佳化而產生的。圖1給出的是WWW協定棧與WAP 1. x版本核心協定棧的層次對應圖!2l

WAP 1. x核心協定棧在傳輸層採用了功能很弱的兩種不可靠的無連線協定—用戶數據報協定(UDP)和無線數據報協定(WDP ),而將保證數據傳輸性能及可靠的功能上移到了套用層協定。其中,無線事務協定(WTP)負責保證可靠連線的建立和維護,而無線會話協定(WSP)負責保證傳輸會話的一致性。考慮到無線環境的實際特點,WAP 1. x核心協定在改造WWW協定的同時採用了大量的最佳化設計!’],以更有效地利用無線資源,提高套用的可靠性。

WAP 1. x的這些設計很好的符合了當時移動通信網路的套用特點,能夠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從而得到了眾多廠家的支持,WAP業務也成為無線網際網路業務的一個主要分支。

核心協定數據單元 核心協定數據單元

WAP核心協定的演進

雖然WAP 1. x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與用戶套用需求的提高,WAP 1. x設計的一些缺陷也日益突出。

首先是業務類型單一。WAP 1. x的核心協定完全是為瀏覽業務服務的,WSP實際上實現的是HTTP的功能。隨著無線網際網路業務的普及和移動終端的發展,用戶需要WAP能夠提供更為豐富的業務類型,而WAP 1. x缺乏這種業務類型的擴展性。

其次,缺乏開放的面向連線的傳輸服務。雖然WTP與WSP共同實現了TCf,的功能,但WSP同時也實現了HTTP的功能,使得WAP 1. x的面向連線的傳輸服務與瀏覽業務融合在了一起。這樣,如果想實現其他面向連線的套用協定,如電子郵件服務等,要么擴充WSP的功能,增加對其他協定的支持,要么保持WSP協定不變,增加其他協定與HTTP協定之間的轉換。無論哪種方案,都使得新協定的引進十分困難,且與WAP開放、可擴展的設計思想相違背。

核心協定數據單元 核心協定數據單元

第三,人為地增加了無線世界與有線世界間的分隔。由於WAP與fnternet協定的非對應性,無線業務在傳輸的過程中必須進行協定的轉換,從而造成了無線與有線間的“有縫連線”,增加了業務的回響時間。因此,在WAP2. 0中,其核心協定從面向特定業務類型的協定棧,轉變為能夠與有線fnternet無縫連線,並支持多種業務類型的開放協定棧。WAP2 . 0的核心協定棧如圖2所示。

在WAP2.0的核心協定當中,增加了單獨的、開放的面向連線的傳輸層協定,即TCP,與WP-TCP(無線最佳化TCP協定)協定,這就使得可以方便、靈活的引進基於面向連線傳輸服務的新協定與新業務。而且,TCP協定的引進,也使得無線域與有線域之間的連線與通信更為直接,能夠實現無線Internet與有線Internet之間的“無縫”連線。

相應的,在業務類型方面,除了在原有瀏覽業務的基礎上增加直接使用HTTP協定的瀏覽業務外,還增加了針對如音頻、視頻等同步數據的數據流傳送服務和針對緊急訊息、電子郵件等異步多媒體訊息的信息傳送業務。

此外,WAP2 . 0還特別突出了如能力協商等會話服務。這些服務用於在跨越多個網路的網元之間建立共享的狀態,能夠更好的為無線業務提供服務。在WAP1. x中,這些服務是包含在其他相關協定內部的。

WAP2.0核心協定的設計進一步擴充了WAP的業務支持能力,提供了更為開放與可擴展的體系結構與開發接口。那些目前還未被waP定義的但具有市場價值的,如日曆、電話簿、電子商務等套用和黃頁、白頁等服務,都可以方便的基於WAP核心協定進行開發並得到套用。WAP核心協定的演進很好地適應了無線套用的發展趨勢和用戶更為廣泛的業務需求,更加有利於無線業務的推廣與普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