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粉蚧

柿長綿粉蚧Phenacoccus pergandei Cockerell屬同翅目粉蚧科,又名柿綿粉蚧、柿粉蚧,俗稱柿虱子,是河南柿區的主要害蟲之一。

【簡要介紹】

點擊查看大圖
【學名】Phenacoccus pergindei Cockerell
【英名】cottoney apple scaleelongate cottoney scale
【別名】柿長綿粉蚧、蘋果大擬綿蚧、柿樹綿粉蚧、蘋果綿粉蚧
【分類】同翅目、粉蚧科
【寄主】柿樹、桑樹、無花果、莢迷、常春藤、李樹、梨樹、狗牙根、枇杷、野桐、鼠李、忍冬、白蠟、跑馬子、八仙花、朴樹、柳、鐵杉、椴、核桃等

【形態特徵】

成蟲: 雌成蟲體肥大,長橢圓形,長4~6 mm,寬約1.5 mm,紫紅色,被蠟粉。觸角絲狀,9節,第2、3節最長,頭部鈍圓,眼突起,喙長;足細長,3對,爪下具齒,腹末尾辯明顯,末端生有剛毛;臀葉1對,腹節剛毛4根,共28根,腹裂1 枚,刺孔群17~18對,肛不位於背末、具成列環孔及6 根長環毛雄成蟲體白色,體長約2.0 mm,翅展約4.5 mm,觸角羽狀,尾部具2 根2~3 mm的剛毛。
  : 橢圓形,長徑約0.6 mm,短徑約0.1 mm,初產卵為白色,後漸變為橙黃色,近孵化時;卵殼上顯露出兩個紅色眼點,卵產於白色蠟質卵囊內。
若蟲: 扁平橢圓形,體長約0.7 mm,寬約0.3 mm,初孵若蟲眼為紅色,後漸變為黑色,體開始為淡黃色,後漸變為橙黃色。

【生活習性】

此蟲四川1年發生2代,河南、山東1年生1代。以若蟲於寄主樹皮隙縫或枝幹樹洞等處越冬。年生2代區,次年樹液流動後開始出蟄活動,3月中下旬羽化為成蟲。5月中旬雌成蟲開始產卵,5月中旬末至下旬初為產卵盛期,6月上旬卵開始孵化,6月上旬末中旬初進入孵化盛期。第1代若蟲盛發於 6月下旬末,7月上旬初。第1代雌成蟲盛發於7月下旬,8月下旬始見第2代卵,9月上旬為產卵盛期,9月10日第2代若蟲出現,9月中旬末至下旬為第2代若蟲盛發期,為害至10月間陸續進入越冬。年生1代區,次年5月聞出蟄轉移到嫩梢、幼葉及果實上刺吸為害,5月中旬成蟲羽化出現,5月下旬轉移到葉背分泌白色綿狀卵囊,產卵於其中,6月中旬孵出的若蟲爬出卵囊,沿葉脈與葉緣寄生危害,10~11月間若蟲轉至越冬場所進行越冬。
據研究報導,春季日均氣溫達11 ℃時,越冬若蟲開始活動,晴天中午常群集於枝頭、嫩芽、幼葉及果台等處取食為害,單雌每產卵約300~400粒,第1代卵期為20 d左右,第2代卵期約5 d左右。初孵若蟲活動力較強,先爬於芽苞、枝頭、果台及葉片上聚集食害。隨著氣溫下降,若蟲逐漸轉移到枝條腹面或主幹背面及樹皮縫隙等處分泌蠟質覆蓋身體準備越冬。
【危害特點】
以雌成蟲與若蟲危害寄主的枝、芽、葉及果台,受害部位形成淡黃或黃褐色斑點,被害嚴重的葉片,斑點常連成一片,出現枝、芽、果台枯死,葉片枯黃脫落,同時常導致煤煙病的大發生。

【防治措施】

1.冬季結合清理園內雜草等管理措施,刮樹皮、堵樹洞,消滅越冬若蟲,同時可兼治其他越冬蟲源,或利用鐵刷刷除越冬若蟲,均有效果。
2.越冬若蟲出蟄活動時可噴布3~5 度的石硫合劑;第1、2代若蟲孵化盛期,結合防治園內卷葉、食葉或葉蟎類害蟲,噴灑20%滅掃利乳油、2.5%功夫乳油及溴氰菊酯乳油8 000倍液,或50%對硫磷乳油,40%氧化樂果乳油1 500倍液,防效均好。效果均在90%以上。
3.加強檢疫,防止帶蟲接穗的引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