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粉蚧

柑橘粉蚧

中文名:柑橘粉蚧 雌成蟲肉黃色或粉紅色,橢圓形,長3~4毫米,寬2~2.5毫米。 見堆蠟粉蚧。

基本信息

中文名:柑橘粉蚧
拉丁學名:Planococcus Citri

綱:昆蟲綱
目:同翅目
科:粉蚧科
天敵:天敵有圓斑彎葉瓢蟲、孟氏隱唇瓢蟲豹紋花翅蚜小蜂、粉蚧長索跳小蜂、粉蚧玉棒跳小蜂等。
主要危害作物:寄主植物除柑橘外,還有蘋果、葡萄、龍眼、鳳梨、石榴、枇杷、椰子、腰果、橄欖、梨、柿、無花果、桑和菸草等。

形態特徵

雌成蟲肉黃色或粉紅色,橢圓形,長3~4毫米,寬2~2.5毫米。背面體毛長而粗,腹面體毛纖細。足3對,粗大。體被白色粉狀蠟質,體緣有18對粗短的白色蠟刺,腹末1對最長。將產卵時腹部末端形成白色絮狀卵囊。雄成蟲褐色,長約0.8毫米,有翅1對,淡藍色,半透明,腹末有白色的尾絲l對。卵淡黃色,橢圓形。若蟲淡黃色,橢圓形,略扁平,腹末有尾毛1對,固定取食後即開始分泌白色蠟粉覆蓋體表,並在周緣分泌出針狀的蠟刺。蛹長橢圓形,淡褐色,長約1毫米。繭長圓筒形,被稀疏的白色蠟絲。

生物學特性

柑橘粉蚧主要以雌成蟲在樹皮縫隙及樹洞內越冬。在華南橘區1年發生3~4代,世代嚴重重疊。初孵幼蚧經一段時間的爬行後,多群集於嫩葉主脈兩側及枝梢的嫩芽、腋芽、果柄、果蒂處,或兩果相接,或兩葉相交處定居取食,但每次蛻皮後常稍作遷移。該蟲喜生活在陰濕稠密的橘樹上,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為22~25℃。我國已發現的天敵有圓斑彎葉瓢蟲、孟氏隱唇瓢蟲、豹紋花翅蚜小蜂、粉蚧長索跳小蜂、粉蚧玉棒跳小蜂等。

防治方法

堆蠟粉蚧

地理分布

我國各主要柑橘產區均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