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坦尼亞

主柴坦尼亞生於公元一四八六年二月十八日在印度加爾各答以北的納瓦兌帕鎮的瑪亞埔村,他五歲開始學習孟加拉文,八歲時開始學習梵文和修辭學。不到十歲時他已成為一位精通文法學、修辭學、《聖傳經》和正理學的學者。

按照經典的預言,主奎師那(Krishna)於五百年前再次降臨人世,以完成韋達文化的復興。這就是世尊柴坦尼亞·瑪哈帕布。聖柴坦尼亞是奎師那(Krishna)以自己奉獻者的身份顯現於世的化身。他親身示範了崇拜的最高形式,更完全地展示了奎師那和他的最親密的奉獻者之間至高聖愛的形式,並帶來了更強大有力的覺悟真理的方法--Hare·Krishna偉大曼陀羅的唱頌。此曼陀羅原本是《韋達經》中的部分,被稱為所有韋達曼陀羅的總持。因為它由聖主柴坦尼亞唱頌,其加持力培增。主柴坦尼亞教導l他的追隨者具體實修的方法,使此曼陀羅的威力能毫無阻礙地充分發揮作用。
主柴坦尼亞於公元一四八六年二月十八日降臨在印度加爾各答以北的納瓦兌帕鎮的瑪亞埔村,他五歲開始學習孟加拉文,八歲開始學習梵文和修辭學。不到十歲時他已成為一位精通文法學、修辭學、《聖傳經》和正理學的學者。而到了十四歲左右,他已被公認為是當時的正理哲學和梵文研習的著名首府納瓦兌帕屈指可數的精英學者之一。當他在一次簡短的辯論中一舉擊敗號稱“常勝將軍”的喀什米爾的克沙瓦·米施茹阿後,他一夜之間便名揚四方。十六歲時,他在聖城佳亞接受了外士那瓦托缽僧伊斯瓦茹阿·普瑞的靈性啟迪,從此他便開始在納瓦兌帕倡導了齊頌聖名運動。二十四歲時他出家成為托缽僧。在其後的傳教生涯中,他以無懈可擊的哲學、齊頌聖名的熱情、無堅不摧的神力及普被萬物的神愛降服了上至總督、下至惡棍的芸芸眾生,使包括佛教、伊斯蘭教、耆那教及假象宗在內的各教教徒及宗派人士皈依在至尊主奎師那的蓮花足下,印度南北大地上,從鄉村到城鎮,到處響徹著主的聖名。主柴坦尼亞四十八歲時,在圖達哥比納廟裡唱頌著聖名隱跡而去。
主柴坦尼亞的真實身份是茹阿達和奎師那結合的化身,他是聖主奎師那本人,也是主最具仁慈的化身。他降臨人間,只是為了向這個鐵器年代墮落的眾生們傳揚奎師那巴克提(對至尊主Krishna的愛),給眾生帶來殊勝無比、簡單易行、直達源頭、永恆解脫的修行方法。主柴坦尼亞始創了齊頌聖名運動,以這種方式傳播和推廣了主的聖名。他宣稱,主的聖名將在未來傳遍全世界的大小村莊及城鎮。在《阿塔爾瓦韋達經》的《施瑞·柴坦尼亞奧義書》中這樣預言到:“他將以高茹阿的形象顯現。他本人就是柴坦尼亞,將以奉獻者的形式顯現,為主從事奉獻服務。他也以奉獻服務而傳揚四海。”換言之,主奎師那本人以純粹奉獻者柴坦尼亞的身份親自教導生物體接近他自己的正確方法,從而在獲得永恆解脫之後,能夠達到對至尊主純粹奉愛的境界。正如他在《八訓規》中所言:“榮耀歸於齊頌聖主奎師那之名,為我們的心拭淨經年的積塵,熄去體困生命的火焰--輪迴生死的火焰。這運動傳播月亮恩澤的光芒,是全人類最大的福祉。這是一切超然知識的生命,充盈超然喜樂的海洋,而且讓我們充分嘗到恆常渴望的甘露。”他親自留下的《八訓規》包含了修行最高境界的精髓,是我們修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燈,永遠照耀著我們尋找、皈依並服務於主的蓮花足。
主柴坦尼亞的生平是無法用文字完美概括的,此處謹以茹帕·哥斯瓦米的禱文作為結束:
NAMO maha-vadanyaya
Krsna-prema-pradaya te
Krsnaya Krsna-caitanya-namne
gaura-tvise namah
“我向至尊主奎師那·柴坦尼亞作虔誠的頂拜。他比任何其他化身更寬宏大量。甚至比奎師那本人更仁慈,因為他無償教導從來無人教導過的對奎師那純粹的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