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莊[西梁吏部尚書]

柳莊[西梁吏部尚書]
柳莊[西梁吏部尚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柳莊,字思敏,隋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生卒年不詳。柳莊祖父季遠,仕梁,官至司徒從事中郎。父也仕梁,官至霍州(治今安徽霍山縣東)刺史。柳莊少懷遠志,博覽典籍.兼善辭令。他在後梁任中書舍人,之後還任黃門侍郎,吏部郎中、鴻臚卿等職。後梁明帝天保十八年(579年),北周孝靜帝繼位,明帝派柳莊入北周祝賀。

人物簡介

柳莊,字思敏,隋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生卒年不詳。

柳莊祖父季遠,仕梁,官至司徒從事中郎。父也仕梁,官至霍州(治今安徽霍山縣東)刺史。柳莊少懷遠志,博覽典籍.兼善辭令。他在後梁任中書舍人,之後還任黃門侍郎,吏部郎中、鴻臚卿等職。後梁明帝天保十八年(579年),北周孝靜帝繼位,明帝派柳莊入北周祝賀。

主要經歷

當時後梁將帥都想乘機與北周反楊堅勢力相結,向楊堅發難。他們認為這樣,進可以盡節於北周朝廷,退可以奪有北周山南之地(後梁與北接壤的一些土地),但因事情重大,後梁明帝不敢輕易決斷,正在這時,柳莊使北周還朝。柳莊向後梁明帝轉達了楊堅願與後梁結好之意,之後,又以近史為例,對後梁明帝分析了當時形勢,認為楊堅已深得北周朝臣之心,不久將奪北周而代之,反楊堅者不過螳臂當車,自不量力。所以不如按兵不動,保境安民,以觀其變。後梁明帝深以為然,即按柳莊所說行事。從此,朝議也穩定下來。不久,楊堅誅除異己,代北周稱帝,在這場政治風波中,後梁始終安然無事,因此,後梁明帝對柳莊非常感激。

楊堅代北周以後,改國號為隋,楊堅是為隋文帝。值此.柳莊又受後梁明帝派遣入隋朝賀,這次,隋文帝對他大加勉勵。不久,隋文帝為其子晉王楊廣(即後來的隋煬帝)在後梁納妃,委託柳莊辦理,為此,柳莊奔波於後梁與隋之間,來往四五次,前後所得賞賜彩帛共幾千緞。蕭琮繼為梁主後,柳莊遷任太府卿。隋開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廢梁國,柳莊入隋被授開府儀同三司、黃門侍郎等職,並被賜以田地和住宅。

柳莊明習往昔的典章制度,又通曉當時的政務,他有關時政的建議,都得到隋文帝的稱讚和採納。當時納言(職權相當於宰相)蘇威對柳莊非常賞識,另一大臣高熲與柳莊也交厚,但當時柳莊對同僚陳茂不能屈禮相待。陳茂便認為柳莊輕視自己,在隋文帝面前說柳莊的壞話,隋文帝對柳莊就有了看法。一次,尚書省奏說-犯人應判流刑,而隋文帝卻讓處以死刑。這時,柳莊諫奏隋文帝應依法辦事,取信於民。隋文帝不從,柳莊犯違旨罪。不久,柳莊所轄上管合藥的官員向隋文帝進奏丸藥,又不稱旨.又引起隋文帝的不悅。值此,陳茂又乘機密奏隋文帝,說柳莊對進奉藥不親臨監視,這樣一激,隋文帝即遷怒於柳莊。柳莊也因此失去了遷升的機會。開皇十一年(591年),江南發生反叛,隋文帝命柳莊以行軍總管長史身份隨軍討伐。及叛亂平息,柳莊遷授饒州刺史,任內頗有政績,幾年後他死於任上,終年62歲。

家族

河東解縣柳氏(東眷)
柳純 柳卓 柳輔 柳平 柳光世 柳欣慰


柳恬 柳憑 柳元景 柳慶宗


柳嗣宗 柳纂

柳成宗


柳秀宗


柳承宗


柳叔珍 柳慶遠 柳津 柳仲禮

柳敬禮

柳季遠 柳霞 柳靖
柳莊
柳叔仁



柳僧景



柳僧珍



柳叔宗 柳世隆 柳悅

柳惔 柳昭 柳洋
柳暉
柳映 柳莊
不祥 柳先宗







柳元怙



附: 柳卓,晉汝南太守。柳恬,西河太守。柳憑,馮翊太守。柳元景,贈使持節、都督南豫、江二州諸軍事、太尉、 侍中 、刺史、國公如故。柳慶遠,可贈侍中、 中軍將軍 、 開府儀同三司 ,鼓吹、侯如故。柳世隆,贈司空,班劍三十人,鼓吹一部,侍中如故。謚曰忠武。柳叔珍,宋員外散騎常侍、義陽內史。柳季遠,梁臨川王諮議參軍、宜都太守。柳叔仁,車騎司馬, 梁州 刺史, 黃門郎 ,宜陽侯。柳僧珍,衛軍諮議參軍。

注: 柳元怙,柳元景 從兄 ,宋孝武帝大明末年,代叔仁為 梁州 刺史。柳元怙祖父、父親之名皆不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