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橋

柳橋

昆明湖上的橋。

基本信息

西堤柳橋

名稱: 柳橋
所屬景區: 西堤六橋
景點介紹
唐朝詩人杜甫有一句詩:“柳橋晴有絮”。意思是綠柳蔭中的橋上,晴天有柳絮飄飛。因為西堤上遍植垂柳,這座橋也是掩映在柳色之中,所以名為柳橋。柳橋也是一座屋橋,橋亭為重檐歇山元寶脊。

莆田柳橋

柳橋,古稱柳塘,位於城廂區頂墩村,距市區約1公里,三面臨河,古時候沿岸植柳,間栽荔枝。冬去春來,一棵棵柳樹呈嫩綠的顏色,好像用碧玉裝飾成的一樣,從樹上垂下數不清的像綠絲帶一樣的柳條來,放眼望去,全是碧綠的海洋。荔樹也一棵連著一棵,每棵的葉子都是新綠的,充滿著無限的生機。小草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陽光明媚,鳥兒在樹上唱著婉轉的曲子。澄清的木蘭溪水緩緩地流著,魚兒在柳樹的倒影里自由地遨遊,成群的鴨鵝也在水中盡情地嬉戲。船行舟走,貨來物往,如水上的鬧市。偶爾下起毛毛的細雨,柳塘更清新了,故有“柳橋春曉”之稱,為莆田廿四景之一。
舊志載,柳橋,宋代為李富故里。明時,侍郎彭汝南辭官歸里,於天啟五年(1625年),在此建有16世紀江南著名園林“岸圃大觀”,計有“情依樓”、“煙鬟閣”、“蕉聲館”、“剩水居”、“漏香廊”、“浮山舫”、“見山寺”、“寸草庵”、“隱花閣”、“雲來樹”及“桔園”、“荔徑”、“壺天”、“樾庵”諸景。明時,畫家董其昌畫有《岸圃大觀》國畫,柯無瑕為之作花卉寫生,稱《岸圃花志》。興化府岸圃大觀在明代聞名江南,成為著名風景區。彭汝南逝世後,其子士瑛回響邑人朱繼祚舉旗反清復明,不幸事敗身亡。“岸圃大觀”亦被清軍燒毀。現僅存彭汝南題刻的“古柳橋”碑石一塊,已經被文物部門保護起來。但今在新柳橋頭還有一塊明代崇禎元年立“古柳橋”碑石。
“柳橋春曉”有詩描繪:
依依柳色小橋東,葉底清光綠映紅。
倦眼初明開曉霧,低眉欲起笑春風。
城南半隔斜枝外,岸北高臨淺水中。
多少長條隨掩映,憑欄錯認釣絲同。

柳橋集團有限公司

柳橋集團有限公司坐落於“中國羽絨之都”——杭州蕭山羽絨工業園內,是一家以羽絨產業為主的多元化、跨地區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公司總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下轄子公司10餘家,員工6000多名。是亞洲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羽絨加工基地,羽毛羽絨年加工能力逾1.6萬噸左右,羽絨製品、家用紡織品和服裝年加工能力達1200多萬件,產品銷售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產品遠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從2001年起多年被列為全國民營500強企業,被行業權威人士稱之為“聲譽卓越的羽絨專家”,為中國羽毛羽絨產業在世界羽絨行業中的地位起到重要作用。國際羽絨羽毛局主席Stephen Palmer毫不吝言對它的讚譽:“柳橋打個噴嚏,世界羽絨市場就得感冒。”
柳橋從成長到成熟,十九年來在同行業中首批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並被認定為標準化良好行為“AAA”企業等。柳橋羽絨製品先後被授予“中國羽絨行業協會信得過標誌產品”、“浙江省名牌產品”、“中國名牌產品”、“浙江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全國暢銷品牌獎”等各種殊榮。
柳橋家紡商場專櫃形象
柳橋集團參加上海家紡展2011年8月
首屆柳橋羽絨節2011年10月
柳橋集團2011年12月羽博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