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狀節理

柱狀節理

柱狀節理是火山岩冷卻時形成的柱狀體節理。通常見於基性熔岩、酸性熔岩形成岩體中。節理柱以六邊形或五邊形最為常見,大多數節理面平直而且相互平行,節理柱的直徑從幾厘米到數米。這種節理是高熱的熔岩在急速冷卻過程中因體積收縮形成的。許多與火山岩有關的地質公園中均可見到柱狀節理形成的地貌,如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玄武岩)以及中國香港國家地質公園(流紋質火山岩),均可見到這種地貌景觀。

柱狀節理構造(columnar joint structure)是常見於火山熔岩中的一種呈規則或不規則柱狀形態的原生張性破裂構造,多見於玄武岩中,有時在中酸性熔岩、熔結凝灰岩、潛火山岩、基性岩脈中也可見到。柱狀節理岩體通常呈四方、五方、六方稜柱體形態。較為有名的有美國加利福尼亞東部的魔鬼柱(devil′s postpile),如圖所示。

柱狀節理 柱狀節理

形成

玄武岩柱狀節理形成機制的主導學說是“冷卻收縮說”。該學說認為,玄武岩流中柱狀節理的理想生成方式是岩流冷卻過程中,平坦的熔岩冷凝面形成無數規則而又間隔排列的均勻收縮中心,產生垂直於收縮方向的張力裂隙,體積收縮引起岩石物質向固定的內部中心聚集,致使岩石裂開,形成多面柱體。在理想情況下,如果岩石是均質的,則收縮中心的距離相等,最終在平面上呈現六邊形圖案,隨著岩漿不斷冷卻凝固,張力裂隙就在垂直於冷凝面的方向上形成規則的六稜柱體。實際上,玄武岩柱體形成時受到種種環境條件的影響,特別是岩體內的非均質結構,因而在柱列斷面上,就形成六邊形、四邊形以及七邊形等多種組合情況。

舉例

雲南省騰衝縣神柱

騰衝黑魚河柱狀節理 騰衝黑魚河柱狀節理

在雲南省騰衝縣的龍川江畔,矗立著一大片火山爆發時噴出的未露於地表的岩漿冷凝後形成的柱狀結晶,地質學上稱為“柱狀節理”,當地人則形象地叫它“ 神柱”。

山東柱狀節理

在山東昌樂糰子山火山口也有此現象發育,不過規模不是很大,但對於地質研究還是非常有價值的。

騰衝的“神柱

地質專家經過調查認為,騰衝的“神柱”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一片規模最大、保存完整、年代最短的柱狀節理。

福建省柱狀節理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的南碇島上的柱狀節理,其規模也非常宏大,且比之騰衝的柱狀節理更具觀賞性。

柱狀節理 柱狀節理
柱狀節理 柱狀節理
柱狀節理 柱狀節理

節理的分類

分類名稱形成原因特徵
成因原生節理成岩過程中形成沉積岩中因縮水而造成的泥裂或火成岩冷卻收縮而成的柱狀節理
構造節理由構造變形而成
非構造節理(風化節理、表生節理)非構造節理如風化作用、山崩或地滑等引起的節理,常局限於地表淺處。
形成的力學機制剪節理由剪裂作用形成節理面平直,延伸較長,兩壁常閉合,沿節理面或可見兩側岩塊有微小的錯開,節理面上可有擦痕。
張節理由張裂作用形成節理面常粗糙不平,延伸較短,常曲折,多分叉,兩壁可輕微張開或被結晶物質充填而成脈。構造節理常有規律地成群出現。一群產狀一致且力學性質相同的節理構成節理組。在統一應力場中形成的兩組以上的節理構成節理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