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兒[搖滾圈流行語]

果兒[搖滾圈流行語]
果兒[搖滾圈流行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果兒,是搖滾圈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她們不是一般的追星族,因為她們有與樂手進一步交往與接觸的需求,而不只是遠觀、只是遙望。

基本信息

釋義

果兒果兒
果兒本是老北京春典(黑話)中年輕女孩的意思,“尖果兒”則是指漂亮的女孩。在地下音樂圈,果兒特指那些除了追星,還要與樂手發生關係的女子。

在西方,果兒又稱為骨肉皮(Groupie),還分有等級:如貧民、工作女孩,飛翔女孩與上流社會。

骨肉皮與普通歌迷的區別很簡單,普通歌迷只要能見到他崇拜的歌星,合個影、簽個名,和同伴炫耀一番就知足了,而骨肉皮不然,除了追星,還要與明星發生性關係,用北京話講就是“把他給收了”。

存在意義

在傳統的道德倫理價值觀似乎覺著這樣的女生“不正經”、“吃了虧”,覺得這些收果兒的樂手們是“渣”。因為搖滾樂手幾乎給不了果兒們什麼,這樣的愛情根本不會有結果,甚至這能否稱得上愛情還很難說。殊不知果兒們也根本不需要什麼回報。瘋狂地追尋過,就已經是全部的意義。她們愛上的,或許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群人,只是一個符號,一個貼了“驚世駭俗”標籤的符號。

果兒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樂手原本的感情流離甚至婚姻破產。當樂隊做大做出名,仰慕者越來越多,潮水般的各色姑娘湧來,太難以抗拒她們閃爍著希望的目光和她們對自己濃烈的愛慕。果兒其實是讓人敬佩的一群人,她們不求回報,心甘情願,真是無私奉獻的典範。鋪天蓋地的姑娘,再好的男人也無法控制自己(也許樂手在某一時刻作為回報也對她產生了愛意)。

她們也是搖滾樂手靈感的源泉,有多少人從果兒身上得到靈感。說得俗點,這世界上,女人是會因為才華愛上一個男人,即使他再沒錢,再落魄。而男人永遠不會愛上一個貌醜的女博士。這就是果兒存在的意義。每一首優美的動人心魄的搖滾詞曲後面,或許都有果兒的存在;每一聲嘶吼的張揚,都是在吸引著下一個果兒的前仆後繼。這是一樁你情我願的交換,與道德無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