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繼肯選集

林繼肯選集

林繼肯選集 ,作者為林繼肯,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第一卷、第二卷收錄的論文,是從我發表的百餘篇論文中選擇出來的。我開始發表經濟論文是在大學時代,在當時全國唯一的經濟雜誌《經濟周報》上發表了4篇,第二卷收錄了其中的1篇,以後陸續在各報刊發表了論文。從收錄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我一生走過的教學和科研的道路,概括起來就是六個字:“讀書、教書、寫書”,樂在其中。

20世紀60年代初期,我剛剛30歲出頭,是我的創作熱情最高、科研成果最多的黃金時期,可惜好景不長!接著就陷入“十年內亂”時期,被迫中斷了科學研究,粉碎“四人幫”以後,經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改革開放使我重逢生機。1981年春天,在報刊上又一次見到我的文章——《堅持貨幣的經濟發行》,但是,此時時間已經過去了16年,我一生中最寶貴的青春年華,思想最活躍、精力最旺盛的時期卻白白浪費了!

1990年,我去美國作訪問教授,進行了學術交流,在美國的圖書館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和資料,不僅思想豁然開朗,而且視野也開闊了許多。

我給自己晚年提出的任務是,重新研究傳統的社會主義經濟和金融理論,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吸收西方的先進思想和經驗,對西方的經濟和金融理論進行評論。第一卷收錄的《對通貨膨脹若干問題的重新思考》、《貨幣需求問題上的分歧與我見》、《貨幣“五力”論》,就是這些年來探索的成果。

本選集凝聚了我多少個晨練時的苦思,多少次海濱散步時的漫想,多少個不眠之夜的探索。

第三卷、第四卷收集的教材是東北財經大學金融教研室集體勞動的成果,也是教學工作中經驗的結晶。《貨幣流通與銀行計畫》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兄弟院校集體編寫的,指定由我擔任編寫組組長並負責總纂。《貨幣流通管理學》是我自1954年開始講授這門課程後,多年編寫講義逐步形成的。

第三卷、第四卷的教材是我校金融教研室集體勞動的成果,也是教學工作中經驗的結晶。《貨幣流通與銀行計畫》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組織兄弟院校集體編寫的,指定由我擔任編寫組組長並負責總纂。我從1954年開始擔任貨幣流通管理學課程的講授,《貨幣流通管理學》是在多年編寫講義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

我是一直主張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時期,都始終要保持通貨的穩定。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要不要搞通貨膨脹,在理論界和實際工作部門都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所以,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寫了《穩定通貨論》。

1990年,我去美國作訪問教授,在圖書館閱覽了國外的資料,研究了主要國家的情況,又繼續寫了《穩定通貨續論》,進一步論證我的保持通貨穩定的思想。

要正確對待西方的經濟理論和經驗,對西方科學的金融理論和先進經驗,一定要很好地學習和吸收,馬克思主義是講繼承和批判的,但是,要結合中國的實際,要洋為中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西風勁吹時,我就想寫一本怎樣正確對待西方金融理論的書,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寫《貨幣數量新論》,因為貨幣數量論在西方金融理論中是最主要的、影響最廣的理論。

近些年來,看到有極少數官員搞權錢交易落馬,社會上極少數人追求貨幣家破人亡,所以,寫了《貨幣神奇論》,其實,這本書是從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見到的社會現象研究貨幣的本質,也是一本“貨幣本質論”。

新中國成立初期,受蘇聯傳統社會主義理論的影響,認為由於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無產階級專政,存在著“貨幣自然穩定論”,否認要對貨幣流通進行調節和管理。

針對上述理論,寫了《貨幣流通規律問題》。結合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實踐經驗和教訓,又寫了《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貨幣發行》、《貨幣流通的調節和管理》。

作者簡介

林繼肯,男,漢族,1930年5月出生,浙江省青田縣人,1952年7月畢業於南開大學金融系,分配到東北財經學院(現東北財經大學)任教,一直到現在。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1986年6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導師。1959年被評為瀋陽市先進工作者,1964.年被評為大連市先進工作者,198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遼寧省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擔任中國金融學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教材工作委員會委員,財政部學位委員會委員。

出版的書籍有:

1.《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貨幣流通問題》,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64。

2.《貨幣流通規律問題》,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65。

3.《貨幣流通與銀行計畫》,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2。

4.《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貨幣發行》,中國金融出版社,1985。

5.《貨幣流通管理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86。

6.《貨幣流通的調節和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1988。

7.《穩定通貨論》,中國金融出版社,1990。

8.《穩定通貨論選集》,中國金融出版社,1994。

9.《社會主義貨幣銀行學》(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1994。

10.《貨幣流通供應管理學》,中國金融出版社,1996。

11.《穩定通貨續論》,中國金融出版社,1997。

12.《貨幣金融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

13.《貨幣數量新論》,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14.《中國金融學教育與金融學科發展》(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

15.《貨幣神奇論》,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

16.翻譯《銀行管理》,[美]詹姆斯·B.貝克斯萊著,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87。

圖書目錄

林繼肯選集(第一卷)

貨幣理論

關於社會主義信用貨幣的理論問題

——兼論人民幣是社會主義信用貨幣

關於貨幣的本質問題

人民幣貯藏手段機能與貨幣流通的關係

——兼與駱耕漠、周駿同志商榷

對通貨膨脹若干問題的重新思考

貨幣核心論

再論貨幣核心論

貨幣神奇論

論拜金主義

貨幣“五力”論

貨幣流通

貨幣流通規律的實質及其與價值規律的關係

在我國組織與計畫貨幣流通工作中如何認識和利用貨幣流通規律

論貨幣流通規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作用

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貨幣流通規律

貨幣發行和貨幣流通規律

馬克思的貨幣流通規律公式和費雪的交易方程式

社會擴大再生產和貨幣流通

社會主義貨幣流通的範圍

……

貨幣數量

林繼肯選集(第二卷)

貨幣政策

貨幣流通規律和貨幣政策

穩定通貨論的由來和發展

控制貨幣發行穩定金融物價

穩定幣值穩定經濟

談談穩定貨幣問題

論穩定幣值

穩定通貨是普遍性的要求

關於穩定貨幣的方針

評“溫和的通貨膨脹

——再論實現四個現代化不能搞通貨膨脹

堅持貨幣的經濟發行

建立我國貨幣量層次劃分的標準和方法

如何在經濟改革中制止通貨膨脹

中國的貨幣政策

人民中國的穩定貨幣政策

警惕高速度經濟成長中通貨膨脹的潛在危險

消除通貨膨脹的兩塊發源地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貨幣流通中的矛盾和解決的策略

貨幣發行量應該成為國民經濟中獨立的經濟指標

建立獨立的貨幣發行計畫、貨幣發行制度和貨幣發行銀行

論貨幣發行的集中統

中外治理通貨膨脹對策的研究

信用

銀行

經濟

教學研究

林繼肯選集(第三卷)

緒論

上編貨幣流通

第一章 貨幣流通的形式、渠道和規律

第一節 貨幣流通的兩種形式

第二節 貨幣流通的主要渠道

第三節 貨幣流通規律

第二章 流通中的貨幣需要量

第一節 市場貨幣流通量和貨幣需要量

第二節 市場貨幣流通量正常的主要標誌

第三節 預測貨幣需要量的方法

第三章 保持貨幣流通的正常

第一節 保持農輕重之間的正確比例關係

第二節 基本建設規模必須和國家的物力、財力相適應

第三節 保持社會購買力同商品供應的平衡

第四節 保持財政信貸的平衡

第五節 充分發揮銀行在管理和調節貨幣流通中的作用

第四章 現金管理

第一節 現金管理概述

第二節 現金管理的內容

第三節 農村集體經濟單位的現金管理

……

下篇 銀行計畫

林繼肯選集(第四卷)

緒論 貨幣流通管理學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貨幣流通管理學的重要性

二、貨幣流通管理學研究的對象

三、貨幣流通管理學研究的任務和內容

四、貨幣流通管理學的指導思想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國社會主義貨幣流通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統一人民幣流通,制止通貨膨脹

第二節 新人民幣的發行,進一步健全了我國貨幣流通

第三節 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高潮時期的貨幣流通

第四節 三年大躍進時期的貨幣流通

第五節 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貨幣流通

第六節 十年內亂時期的貨幣流通

第七節 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的貨幣流通

第二章 貨幣流通的範圍與渠道

第一節 貨幣運動與商品流通的內在聯繫

第二節 貨幣流通的範圍

第三節 貨幣流通的渠道

第三章 貨幣流通的數量

第一節 市場貨幣流通量的性質

第二節 衡量市場貨幣流通量是否正常的標誌

第三節 貨幣需要量的性質及其進行預測的重要性

第四節 預測貨幣需要量的方法

第四章 貨幣流通的管理原則

第五章 貨幣流通的方針

第六章 合理的經濟結構是貨幣流通正常的客觀理論

第七章 財政、信貸、外匯和物資的綜合平衡,是貨幣流通正常的前提

第八章 社會購買力與商品供應的平衡,是貨幣流通正常的直接保障

第九章 現金管理

第十章 工資基金監督

第十一章 現金計畫的編制

第十二章 現金計畫的執行

第十三章 現金出納和發行業務

第十四章 貨幣流通的調查研究

林繼肯選集(第五卷)

第一章 貨幣流通規律的要求和作用範圍

一、什麼是貨幣流通規律

二、貨幣流通規律的客觀要求

三、貨幣流通規律作用的範圍

第二章 貨幣需要量

一、確定貨幣需要量的重要意義

二、貨幣需要量的性質

三、決定貨幣需要量的主要因素

四、貨幣需要量的確定方法

第三章 貨幣流通速度

一、研究貨幣流通速度的意義

二、決定貨幣流通速度的基本因素

三、貨幣流通速度的測定方法

四、貨幣流通速度指標的分析

第四章 市場貨幣流通量

一、市場貨幣流通量是否正常的主要標誌

二、市場貨幣流通量的分布

三、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剩餘貨幣

第五章 貨幣流通規律的認識和運用

一、保持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之間的正確比例關係

二、保持社會購買力與商品供應的平衡

三、做好財政、信貸工作,保持財政、信貸的統一平衡

四、積極發揮銀行對貨幣流通的組織與調節作用

林繼肯選集(第六卷)

林繼肯選集(第七卷)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