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汝楠

林汝楠

林汝楠(1914年~1974年),性別:男,籍貫:莆田。林汝楠是福建抗日游擊隊閩中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閩中游擊隊直屬支隊政委、閩中地委副書記、游擊隊副政委、天章中心縣委書記、閩浙贛人民游擊隊縱隊閩中支隊司令部副政委。

簡介

(今莆田市秀嶼區東嶠鎮珠江村)。林汝楠15歲時,離家到“莆中”、“莆師”求學後,積極參加黨的外圍組織“抗日十人團”,投入抗日救亡活動,共產主義信念在他心中扎了根。
1939年,他在廈門大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大學畢業後,根據黨的指示,返回家鄉鬧革命。在莆田中山中學,林汝楠以教師身份為掩護,在校內外宣傳抗日救國道理。在地下黨的安排下,他毅然投筆從戎,進入山區,參加閩中游擊隊,直接投身於血與火的戰鬥。
在抗日鬥爭中,林汝楠的足跡遍及閩中的山山水水。在與偽軍占領的島嶼僅一水之隔的鷺鶿島,他和張伯庭翁鴻鏜一起,跨進小土寮,與貧苦漁民交朋友,與民眾建立了可靠的魚水關係,使鷺鶿島成為黨和游擊隊活動的一個牢固的基地。1943年12月,福建省委、閩中特委決定領導機關進駐永泰青溪,省委、特委派林汝楠等帶領武工隊到青溪周圍數十里內的村莊發動、組織民眾。他經過艱苦細緻的工作,團結了廣大民眾,從而打開了工作局面,青溪成為省委、特委領導革命鬥爭的中心。

經歷

1944年10月,省委和特委決定成立“福建人民抗日游擊隊閩中司令部”,黃國璋任司令員兼政委,林汝楠任政治部主任。第二年5月,林汝楠任閩中游擊隊直屬支隊政委。
1946年11月,林汝楠奉命到遭受敵人嚴重破壞的莆田開闢工作。他帶領武工隊,和縣委書記楊杞松一起,深入北高、東嶠等地貧苦民眾中,組織民眾抗丁,反對征糧,建立游擊據點,沿海各地的黨組織恢復起來。
1947年2月,林汝楠任閩中地委副書記、游擊隊副政委。
5月,他和閩中地委其他領導人一起,率領剛組建的戴雲縱隊,挺進戴雲山,開闢新區。戴雲縱隊遭到敵人圍追堵截,損失慘重,參謀長羅迎祥犧牲。黃國璋、林汝楠率領部分戰士衝出重圍,回到莆田。
1948年6月初,閩中地委在閩侯南陽頂召開擴大會議。在這次會上,林汝楠被選為地委副書記兼任天章中心縣委書記,負責長樂、林森、福清、莆田、惠安等地工作。
8月,在黃國璋治傷離開閩中後,他主持地委工作。他和其他領導一起,帶領工作隊,進駐福清東張、漁溪和莆田大洋、新縣等地建立和擴大游擊根據地。到1949年初,整個閩中革命鬥爭又蓬勃發展起來,游擊隊活動遍及全區各個縣。
林汝楠與地委其他領導一起,堅持“放手發展,大膽進攻”的方針,帶領共產黨員和游擊隊員戰鬥在敵人後方地區。經省委批准,閩中成立統一的指揮機構——閩浙贛人民游擊縱隊閩中支隊司令部。黃國璋任司令員兼政委,陳亨源任副司令員,林汝楠任副政委。
1949年5月,為了配合解放軍解放閩中,林汝楠在莆田大洋主持閩中地委擴大會議。摧毀敵人基層政權,開展籌糧工作,迎接解放大軍解放閩中地區。
閩中解放後,林汝楠征塵未洗,又跨鞍奮進,先後任晉江行署副專員、省統計局局長、教育廳廳長,以及華僑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黨委副書記和副校長。為了培養人才、建設福建,他傾注了全部心血和精力。
1974年4月8日,林汝楠在福州與世長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