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必友

林必友,男,漢族,貴州省興仁縣人,生於1962年11月。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9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3年6月雲南大學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班結業,2003年12月獲得中學高級政治教師任職資格。2007年1月出席 中國共產黨黔西南州第五次代表大會。現任貴州省興仁縣民族中學支部書記、副校長、中學高級思想政治課教師。

林必友,男,漢族,貴州省興仁縣人,生於1962年11月。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9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3年6月雲南大學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班結業,2003年12月獲得中學高級政治教師任職資格。2007年1月出席 中國共產黨黔西南州第五次代表大會。現任貴州省興仁縣民族中學支部書記、副校長、中學高級思想政治課教師。

工作簡歷

1985年7月至1988年8月任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中等師範學校助理講師;
1988年9至1990年7月在貴州教育學院政治教育專業脫產學習;
1990年7月至1998年7月任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教師進修學校助理講師、綜合教研組組長;
1998年7月至2001年8月任貴州省興仁縣第三中學二級、一級政治教師、支部副書記、政教處副主任;
2001年7月至2003年6月在雲南大學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在職學習;
2001年9月至2001年11月任貴州省興仁縣第一中學一級政治教師;
2001年11月至2003年12月任貴州省興仁縣民族中學一級政治教師、支部宣傳委員、校辦主任;
2003年12月至2007年5月任貴州省興仁縣民族中學支部副書記、高級政治教師、校辦主任;
2006年9月,被貴州省興仁縣教育局聘為“興仁縣教師學習培訓與資源中心”兼職教師;
2007年5月起任貴州省興仁縣民族中學高級政治教師、支部副書記、副校長;
2006年10月,當選中國共產黨興仁縣第十次代表大會代表出席中國共產黨興仁縣第十次代表大會;
2007年1月,出席中國共產黨黔西南州第五次代表大會;
2009年4月起任貴州省興仁縣民族中學支部書記、高級政治教師、副校長。
2009年8月根據仁教政字[2009]59號檔案《關於成立興仁縣教師資格認定專家審查委員會的通知》任興仁縣初級中學教師資格認定專家審查委員會委員。

學習培訓經歷

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貴州省黔西南民族師範專科學校政治教育專業學習;
1986年7月在貴陽參加貴州省思想品德講習會;
1987年1月至12月參加興仁縣第二期法律常識輪訓班;
1988年9至1990年7月在貴州教育學院政治教育專業脫產學習;
1991年9月1日至8日參加貴州教育學院第五期人口師資培訓班;
1994年3―5月參加貴州省職業道德基礎知識培訓;
1994年8月1―15日參加貴州省教育委員會舉辦的貴州省縣級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培訓班培訓;
1997年12月在興仁教師進修學校參加中學教師繼續教育五項基本功培訓;
1999年7月19―31日參加興仁縣勞動人事局計算機套用培訓(初級);
1999年11月16―17日在貴陽參加貴州省國小思想品德課骨幹教師培訓班;
2001年10月25―27日在貴陽參加貴州省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程師德修養輔導教師培訓班;
2002年7月1―4日在貴陽參加貴州省教育廳組織的“基礎教育新課程”國中《歷史與社會》 學科培訓者省級培訓;
2002年8月通過貴州省國語培訓測試中心三級甲等水平測試;
2003年7月在申報中學高級教師前通過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套用能力考試;
2003年6月20日,雲南大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政治教育專業結業;
2006年6月獲得2001―2005年貴州省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合格證;
2006年8月通過貴州省人事廳計算機套用能力中級培訓考試;
2006年9月參加興仁縣2006―2010年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程培訓,負責推進全校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2007年8月8―10日參加貴州省省級骨幹教師高中課程改革通識培訓;
2007年8月21日至30日在中國共產黨興仁縣委員會黨校新任科級領導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7年10月9日至11月30日參加貴州省“十一五”期間第五期高級中學、完全中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班脫產學習;
2007年12月7日至12月8日在中國共產黨興仁縣委員會黨校參加興仁縣領導幹部十七大理論培訓班學習;
2009年7月23日至8月12日在貴州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參加貴州省十一五期間第二批省級骨幹教師培訓;
2009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在職參加北京大學中國小教師遠程教育課堂教育技術培訓和班主任培訓;
2010年7月17至18日在廣西桂林參加新形勢下全國中國小班主任工作熱點難點問題研討會暨名優班主任科學管理藝術育人經驗交流會;
2010年7月27至28日在興義參加2010年貴州省黔西南州全州高中課改實驗教材培訓會;
2010年7月28至8月6日在職參加2010年普通高中課改實驗省教師遠程培訓2010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培訓。
2011年4月11日至30日通過中國教育幹部培訓網中國小校長培訓平台(貴州平台)線上參加教育部國家級遠程培訓――學習貫徹全教會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專題培訓。

主要業績

1998年1月22日《關於素質教育的思考》一文在《貴州教育報》第四版上發表;
1999年5月,《當前班主任工作的難點和對策》一文入選由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教育委員會編的《獻給學生的愛》一書,由貴州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年8月,《實行競爭上崗有利於加強教師隊伍管理》一文獲得《中國教育報》組織的“跨世紀的中國教育”徵文活動三等獎,本文由改革出版社出版。
2000年4月,《中學思想政治學科如何進行創新教育》一文榮獲政治教育雜誌社(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委託創辦)舉行的“創刊20年,邁向新世紀”全國徵文三等獎。
2000年2月在興仁縣教育局組織的國小《思想品德》課骨幹教師培訓中做了題為《接近新標準 用好新教材》的學術講座。
2000年6月13日在全州青少年社會公德知識競賽中,榮獲黔西南州教育局頒發優秀輔導員獎。
2000年7月18日參加黔西南州教育局組織的學習江澤民同志《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徵文比賽,榮獲三等獎。
2001年7月1日被中共興仁縣委評為2000年度優秀共產黨員。
2003年5月20日被雲南大學研究生部評為優秀學員。
2003年7月25日為新招考50名教師和支教幹部127人進行崗前教育理論培訓。
2005年2月1日為新錄用教師作《師德與教師專業發展》專題講座。
2005年2月25日為全縣教師提高培訓班主講《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提高依法執教水平》專題講座。
2006年1月榮獲黔西南州教育局“黔西南州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程(2001―2005年)先進個人”稱號。
2006年5月榮獲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程(2001―2005年)先進輔導教師”稱號。
2009年10月18日被興仁縣教育局評為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個人。
多次為全縣新上崗的教師作過師德修養和教育政策法律法規基礎等課程的崗前培訓;曾給貴州師大在興仁縣開辦的自學考試助讀班上過《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概論》,給貴州教育學院在興仁開辦的國小教育專業大專班任過《鄧小平理論基礎》《國小兒童教育心理學》《中國通史》等課程,為全縣培養專科層次的國小師資作出過貢獻。
結合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背景和任職經歷,深入鑽研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教育法律法規,對興仁民中校情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為完善學校內部管理制度和提高學校管理規範化水平積極獻計獻策。
2009年1月20日《中國教育報》第1版題為《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規劃綱要〉徵求意見活動》的報導:貴州教師林必友認為,應試教育扼殺了學生的個性,成了最完善的趨同訓練,不少學生甚至認為發明創造是科學家、發明家的事情,“自主和探究性學習可以從根本上革除應試教育積弊”。
2010年1月14日,在全州教育系統親職教育經驗交流會暨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上作了題為《創造適合學生成長需要的親職教育》的專題發言。
2010年8月9日,調查報告《績效工資政策落實與教師心理疏導機制建設》一文榮獲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組織的全省“三百調研”(百村、百企、百校)優秀成果三等獎。
2010年10月29日在遼寧省鐵嶺市參加首屆全國家長學校校長研修班暨現場觀摩會上作題為《辦好家長學校 引領親職教育》的交流發言。
2010年11月4日在黔西南州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百題”調研中,《績效工資政策落實與教師心理疏導機制建設》一文榮獲三等獎。
2010年12月,在“國培計畫――2010年普通高中課改實驗省教師遠程培訓項目”中,成績突出,被評為優秀學員。
2010年12月7日,根據《省教育廳關於認定我省“十一五”第二批中國小省級骨幹教師的通知》(黔教師發[2010]325號)檔案被認定為貴州省省級骨幹教師。

近期言論

2008年12月17日《自主・探究・創新――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教學模式探討》(為校長研修論文,2007年11月提交貴州省教育行政幹部培訓中心)被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網>>教研指導 >> 專題教研 >> 教學理論 >> 教學模式研究欄目採用。
2009年3月3日《文理分科高考的弊端與對策》被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網>>教研指導 >> 專題教研 >> 教學熱點>> 3+X高考改革欄目採用。
2009年4月2日《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素質教育觀》被教育部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網>>教師培訓 >> 綜合素質培訓 >> 教育原理培訓欄目採用。
2009年4月4 日《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素質教育觀》被中國班主任網>>理論研究>>教育相關理論欄目轉載。
2009年6月19日《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素質教育觀》被人民網-理論頻道採用。
2009年6月21日《文理分科高考的弊端與對策》一文被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理論 >>網路論文 >> 採用。
2009年7月27日《應該堅持與時俱進的教育方針》一文被人民網理論頻道採用。
2009年11月7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親職教育問題及其對策》一文被人民網理論頻道採用。
2010年1月4日《用科學發展觀審視“後進生”問題》一文被 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網 >> 教研指導 >> 專題教研 >> 教學理論 >> 教學管理研究欄目採用。
2010年3月1日《創造適合孩子成長需要的親職教育》一文被 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網 >> 校長培訓 >> 校長工作漫談 >> 經驗交流欄目採用。
2010年3月15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第二輪公開徵求意見,在教育部入口網站發表《關於教育方針的表述應該回應“錢學森之問”》的看法。
2010年3月25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第二輪公開徵求意見,在教育部入口網站發表《我對黨的教育方針表述的建議》的看法。
2010年3月28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第二輪公開徵求意見,在教育部入口網站發表《關於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建議》的看法。
2010年5月16日《中國小“六五”普法主要途徑的教育創新》一文被貴州普法網採用,這是回響全國普及法律常識辦公室《關於開展“六五”普法規劃理論與實踐研究徵文活動的通知》而作一篇普法教育經驗總結。
2010年6月10日,《建設心理疏導機制 落實績效工資政策》被人民網-理論頻道採用,並且歸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共產黨新聞 >> 獨家稿件。
2010年8月10日《創造適合學生成長需要的親職教育》一文被人民網理論頻道採用。
2011年3月20日,《中學生的親職教育問題及其策略研究》被《中國親職教育》雜誌(季刊)2011年第1期採用。
2011年5月1日,高中二年級思想政治《實踐的特徵》教學設計在清華大學《中國多媒體教學學報》(中學版政治)2011年第3期(總第43期)發表。

教育教學價值取向

在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中,倡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質量。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自身與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主張教無止境,學無止境;創新無限,追求卓越;用熱情點燃熱情,用智慧啟迪智慧,用靈感觸動靈感,用創新催生創新。充分尊重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讓教師和學生充分展示個性,敢於破除教育教學工作中一切形式主義和迷信思想的束縛,崇尚有靈魂的教育。積極推進採用互動式、參與式、體驗式、討論式、探究式等適合當代中學生特點的教學組織形式提高教學效率。積極推進把管理過程與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和關心人、關注人、關愛人,引導師生員工學會發現人、發掘人、發展人,尊重每個人的生命價值和尊嚴,努力放大每個人的創造潛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