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英

林佩英

林佩英(Línpèiyīng),女,浙江景寧人,1966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景寧畲族自治縣中信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基本信息

社會職務

中國乾香菇協調組理事

浙江省食用菌協會副會長

麗水國際商會副會長麗水市工商聯執委

麗水市第二屆人大代表景寧畲族自治縣信用促進會常務副會長

景寧畲族自治縣工商聯副主席

景寧畲族自治縣食用菌商會會長

景寧畲族自治縣第七屆人大代表

歷任:中國乾香菇協調組理事、浙江省食用菌協會副會長、麗水國際商會副會長、麗水市工商聯執委、麗水市第二屆人大代表、景寧畲族自治縣信用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景寧畲族自治縣工商聯副主席、景寧畲族自治縣食用菌商會會長、景寧畲族自治縣第七屆人大代表。

創辦企業

中信實業有限公司位於已有八百多年歷史生產優質香菇、黑木耳的原產地——浙江景寧畲族自治縣。創建於1995年,廠房面積10000多平方米,技術管理人員及職工300多人,是一家擁有自營進出口權,以生產、加工、銷售“金信(JIN XIN)”牌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類產品為主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

人物評價

來自大山的商界女傑

“只要有能力、有準備,就一定能夠戰勝危機。”身為景寧畲族自治縣中信實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林佩英認為,“比黃金可貴的是企業的信心”。結合自身經驗,林佩英總結了三條應對金融危機的方法:一是增強危機意識,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二是適時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產品的質量水平;三是學會在嚴峻形勢下穩步開拓業務,時刻準備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在畲鄉這片熱土上,有上萬農民靠食用菌維持生計,而林佩英是引領上萬農戶脫貧致富奔小康、食用菌產業向國際化平台發展的領先者。2005年8月10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握住她的手說:“你不愧是景寧人民的‘商場女英豪’!”

艱辛創業 孜孜以求

林佩英出身在景寧的邊遠山區,祖上幾代都是農民。18歲,林佩英便外出打工賺錢,正是這些閱歷讓她在創業道路上受益匪淺。

1985年,20剛出頭的農家女林佩英和丈夫毛大勛在黨的富民政策激勵下,組織了20多個農民前往江西、福建等地生產段木香菇,經過幾年艱苦創業,賺到了“第一桶金”。

1989年5月,林佩英和丈夫毛大勛在縣城租了一家店面,開出了景寧茂盛香菇收購站。他們從坐等收購到上門收購,足跡遍布縣內鄉鎮及周邊縣市,進而走向省內外各香菇產地。在香菇銷售方面也開始主動出擊,方式越來越多樣,市場越做越大。

她深知生意之道,不管生意大小,無論是新老客戶,都守信踐約,“做一筆生意、樹一次形象、拓一方市場”,生意越來越紅火。

1995年5月,她成立了景寧畲族自治縣中信實業有限公司。

創業初期,公司缺少各式人才。沒有財務,她去自考了會計證書;產品要出口報檢,她又去學習並拿到了報檢員資格證書;與外國客戶做生意沒有翻譯,她再去學習外語,參加“希望之光”經理人培訓。她手裡已經有厚厚十幾本各類證書,見證著她的勤學努力和自強不息。

1998年,國稅局要求增值稅發票由手工開票轉換成電腦開票,林佩英第一個報名到麗水學習電腦知識,成為全縣第一家私營企業用電腦開具增值稅發票的企業。

作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能夠識人才、重人才、任人唯賢是必備條件之一。如今的林佩英早已不用身兼數職,她手下有數員大將和她一起披荊斬棘。來自上海的陶永豐,從日本留學回來後在她的公司任董事長助理,同時擔任翻譯職務,劉曉霞學校一畢業即來公司勝任財務工作,公司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境,他們也為公司創造了良好的業績。

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如今那個不足20人的小作坊成為一個擁有員工300餘人,年產值一億元的規模企業。

自主創新 闖出市場

在林佩英看來,自主創新就是生命。當新加坡一家公司為了找到“金信”牌香菇、木耳,通過中國多家進出口公司及食用菌商會了解找到中信公司,從而指定採購“金信”牌產品時,林佩英十分興奮。這意味著公司的品牌得到了其他國家的認可,走向了國際市場。

隨後,日本、美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客戶也來認購景寧香菇,建立長期客戶合作關係,景寧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產品走向了國際市場。

2005年,“金信JINXIN”商標成為景寧第一個在國外註冊成功的商標。林佩英闖出了新的市場。

科技創新才能提高競爭力。

2006年,國際出口形勢嚴峻,公司卻開發出了水洗黑木耳產品。

2008年3月,公司訂購了新的篩選流水線、水洗流水線、乾燥流水線。新設備投入後,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增強,綠色保健食品倍受消費者青睞,極具開發前景。食用菌系列產品以其豐富的營養、鮮美的口味和獨特的防癌、抗癌作用,非常適合現代人的美食追求。林佩英抓住這個市場機遇,和浙江大學食品與營養系聯合開發食用菌即食食品,目前正在調製樣品階段。

“在經濟環境瞬息萬變的情況下,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的企業 ‘抗擊打能力’是最強的,而那些一遇到困難就止步不前、銳減產量的企業,往往會在危機來臨時脆弱得不堪一擊。”林佩英認為,可以從危機中尋找到新的商機。而給她自信的,正來自自主創新的紮實基礎。

是感恩 更是責任

對於林佩英的為人,不管是親朋、鄉鄰還是同行業者,都是讚不絕口,他們尊敬和信任她,親熱地稱她為“林大姐”。林佩英是從大山里走出來的,所以能幫上鄉親的地方她總會盡己所能地給予幫助。

1994年,林佩英家鄉沙灣鎮流坑村村民準備自籌資金修建一條到鄉里的公路,家家戶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山窮水盡後還是無法湊齊修建資金。當時的村長沈良奎想到了正在縣城做生意的林佩英,於是聯繫她希望得到她的資助。而當時林佩英正為創建中信實業有限公司籌集資金,但得知村里這件大事後,她還是咬咬牙爽快地對村長說:“還缺多少錢,我盡力墊上!”村長拿著缺少的7200元錢回到了村里。現在流坑村向外的公路早已修成。每當講起那條修之不容易的公路,鄉親們都會想起那個從他們村里走出去的 “林大姐”。

多年來,她為支持鄉村公益事業投入數十萬元,她創建的中信實業有限公司和琦特鳥服飾有限公司為周邊民眾和下崗職工提供了500多個就業崗位,優先招錄困難家庭的子女到公司上班。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特大地震。看著這一突如其來的災難給災區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創傷和痛苦,林佩英心中湧起無限的哀思和痛楚。5月16日,林佩英積極發動景寧縣總商會、食用菌商會成員和公司全體員工組織捐款活動,共籌善款6萬多元,為災區人民獻出一份愛心。

“做企業,最大的感受就是責任重大。”林佩英說,儘管她的公司共有幾百位員工,但在面臨金融危機的衝擊時,她卻作出了“不裁一人”的決定。“企業應該加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這一方面能為社會分擔壓力,另一方面也能確保企業在新一輪發展機遇出現時,第一時間恢復發展勢能。”

對林佩英來說,不僅僅是感恩回報社會,更多的是一種社會責任。

採訪手記

林佩英認為在成為女強人之前,她首先是一個女人。一直以來,他們夫妻倆有著共同的夢想和目標,所以數十年來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即使現在丈夫到雲南發展水電等業務常年在外,她們的感情仍美滿融洽,雙方都信任和支持對方。

“你辛苦了。”家裡人知道,這句話是林佩英的禁忌。林佩英覺得自己對家人的照顧不夠,兒子多是保姆在照顧,如果家人再跟她說“你辛苦了”之類的話,她會覺得更加歉疚。她只有在工作上加倍努力,提高效率,才能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關心兒子。如今兒子已長大了,懂得體諒媽媽,知道媽媽的辛苦,因為家人都很明白她的默默付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