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鎮[山東省青島市]

板橋鎮[山東省青島市]

板橋鎮為一地名,在我國安徽省、甘肅省以及湖北省等地都有同名鄉鎮,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鎮存在差別。

板橋集鎮

板橋鎮板橋鎮
位於蒙城縣東北部,東與蚌埠市懷遠縣接址,北與淮北市濉溪縣毗鄰,境內北淝河橫貫省道305線縱越,國土面積137平方公里,轄區3個集市,35個行政村,253個自然莊,總人口7萬人。環境優美,水肥土沃,物阜民豐。是省政府批准的重點中心建制鎮。

安徽省蒙城縣板橋鎮

板橋集鎮是淮北地區歷史文化悠久、經濟發展強勁、地方特色濃郁的大鎮。素有“北淝名珠”的美譽。板橋集鎮歷史文化悠久,東有唐王廟,西有茂公祠,南有簡文帝古城遺址。北有我國原始第一村——尉遲寺,中有名震中原的板橋集鎮抗日紀念地雪楓公園,在這裡,新四軍首次用機槍打落日寇飛機一架。 板橋集鎮, 鄉村柏油公路四通八達、東與合徐高速公路接軌,西與省道203線直通。名人名鎮,歷史源淵流長;區位優勢,環境優越,物產豐富,市井繁華,商賈集中。該鎮黨委政府憑藉名鎮優勢,大力最佳化經濟環境。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三縱七橫十條街,四大市場三園區已成雛形;昔日九高十八窪的抗日戰場今日被整治成占地1260畝的雪楓公園牛群工業園區。並成為拉動板橋經濟的兩大引擎,在投資環境的不斷最佳化下,該鎮的招商引資工作漸入佳境。城區面積由原來的0.5平方公里,增加到現在的2.6平方公里;農民紛紛進城鎮務工經商,城鎮人口由原來的500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15000人。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板橋牌”無籽西瓜已註冊,產品遠銷江蘇浙江上海等地,產品銷路廣。經濟效益高,畝收入4000元以上;雙孢菇基地與南京“愛立豐”公司訂單生產,產品遠銷日本,每畝收入超過5000元;優質黃牛快速育肥基地(省立項)現發展到10000多頭,8——12月齡犢牛每頭在3000元以上;波爾山羊繁育基地輻射全鎮35個行政村,目前發展到2萬隻,每隻純羊在千元以上;沿淝千畝水產養殖基地被江蘇如東客商承包養河蟹30萬隻,前景十分可觀。多年來板橋集鎮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七萬人民,致力於經濟建設,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結構調整、最佳化環境、城鎮建設、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各項事業齊頭並進,呈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企業增利、財政增長的良好態勢。連續十二年幹部、教師離退休人員工資按月足額發放,2002年人均純收入達2290元,高出全縣平均水平60元。連續多年在全縣綜合評比中名列前茅,01年7月,板橋集鎮黨委被安徽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02年3月,板橋集鎮政府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全市第一家。

板橋集鎮黨委、政府的主要宗旨: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執政為民,服務人民,取信於民,讓人民滿意。
板橋精神:團結拼搏、與時俱進、務實高效、爭創一流。

甘肅省臨澤縣板橋鎮

板橋鎮位於縣城東北22公里處,東與甘州區靖安鄉毗鄰,西與臨澤縣平川鎮接壤,南依黑河,北靠合黎山。全鎮轄12個行政村、84個合作社,1

板橋鎮板橋鎮
7466人,耕地40127畝。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渠道阡陌縱橫,自然資源豐富,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流經全境,張羅、臨板公路穿境而過,鎮村道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水電礦產等資源豐富,主要有石膏、含典凹凸棒石;有香古寺羊台山牛魔王洞等名勝古蹟;通訊便捷,實現有線電視、程控電話、調頻廣播村村通,中國電信寬頻網路已經開通。7月,鎮黨委被市委命名為“六好紅旗”鄉鎮黨委。

湖北省恩施州板橋鎮

【本鎮概況】
①鎮名:板橋鎮。②區位:東臨宜昌,西接神農架,距襄樊市100公里,距宜昌市120公里。。③交通:251省道。④人口:2.3萬人。⑤特產:木耳、香菇、銀杏、核桃。
【重要景點】金牛洞風景區;板橋民居;青龍大山寨
①金牛洞風景區
金牛洞位於南漳縣板橋鎮邊家灣村“金牛山”。“金牛洞”可能由於地殼裂變而成,有數萬年的歷史。該洞共有五個分洞,大洞套著小洞,洞與洞都相互連通,成為複雜的一體。現已探明四個洞,長約3000米,最寬處50米左右,最高處1000米左右,共有四層台階,每級台階30米左右,總面積約10000平方米。
四個分洞共有五個景區,200餘個景點。第一景區為天堂殿,,有萬匹雲錦、擎天柱、九天飛瀑等30多個景點;第二景區為百獸堂,有張飛擂鼓、雄師嘯天、金牛歸界、蒼鷹窺巢等70餘個景點;第三景區為聚仙台,有水簾洞、玉女吹簫、寶塔群峰等70餘個景點;第四景區為會仙樓,有七匹狼猴子撈月等50餘個景點;第五景區有石鼓、石菇、蒼海桑田等70個景點。金牛洞的景色很有特色。有幾個“之最”,最小的景點只有幾厘米;最大的景區可容納8-10萬人,且洞內空氣清新;最多的是鐘乳石,洞頂、洞壁、地面均有千姿百態、妙趣橫生的鐘乳石;最險的是,洞內地勢險峻,洞底深不可測;最奇的是,第五景區與第二景區之間居然有天然的地下通道。
②板橋民居
板橋鎮境內有明末清初古民居建築物22幢,總面積2.8萬餘平方米,有馮氏民居、王氏民居、陶氏民居、張氏民居等。規模最大的是馮氏民居,共105間,為“三進三出”院式結構,建築群占地8100平方米。保存最完好的王氏民居始建於明朝崇禎元年(1628年),建築結構完好無損,雕樑畫棟,鑿窗刻壁,龍鳳圖案依稀可見。院內各種木雕石雕磚雕歷歷在目,家氏族譜保存完好。
③青龍大山寨
從板橋鎮向東南行五公里,就到達青龍寨。據史料記載,青龍寨建於清朝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清朝政府為了鎮壓白蓮教農民起義軍

板橋鎮板橋鎮
,修建寨堡,組建地方武裝,把百姓都趕到寨堡,對白蓮教實行分割包圍的戰略。青龍寨所處地勢的險峻以及其建築形式的獨特,使它在板橋鎮境內二十八座山寨中脫穎而出,備受遊人的矚目。
青龍寨背靠大山,其它三面均為懸崖峭壁。寨腳下是一條河,名“猛洞河”。河水湍急,人難泅渡,唯一的一座小木橋連通兩岸。一條人工開鑿的古道從山寨的腳下通過,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茫茫大山,助長了山寨威嚴的氣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通道,增添了山寨的神秘。遙望絕壁頂上的寨堡,仿佛又聽到了粗獷豪放的吶喊聲,豕突狼奔的悲嚎聲,感受到脫離俗世的狂野。青龍寨除地勢險要外,建築風格也是別具一格。兩座山寨一大一小,一方一圓,象徵著天地合一,陰陽和諧。據說按照先天八卦而設計,小寨建築為圓形,分設南北寨門;大寨為長方形,分設東西寨門;寨的長度、寬度、房屋間數、門窗等有關數據均與八卦相符。小寨面貌已非,大寨保存有大部分城牆、房舍和箭堡,寨門也完好無損。西寨門上方有3米高的箭樓,門後為指揮台,正方設有一排炮孔。沿指揮台向東南,兩邊是房屋,中間為通道,房舍大小不等,但排列有序,外側均設有觀察窗和射擊孔。內側有門與通道相連。東門上有平台,專門堆放滾木和雷石,用於攻擊山下來犯之敵。所有建築均用青石板壘砌而成,沒有任何粘合物,久經滄桑,依然如故。

安徽省鳳陽縣板橋鎮

板橋鎮地處鳳陽縣城東北約14公里處,轄40個行政村1個街道居委會,全鎮總人口6.2萬人,其中建成區人口1.9萬人。國土面積1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萬畝,其中城鎮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

河南省泌陽縣板橋鎮

位於駐馬店市、107國道西30公里,泌陽縣城東45公里,東鄰沙河店鎮,東南與老河鄉接壤,南至白雲山,西接下碑寺鄉,北與舞鋼區遂平縣交界。總面積250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201個自然村,全鎮總人口約46800人,1987年2月板橋水庫開始復建後轄區內。
優勢資源介紹
(1)河沙資源板橋鎮有利的地理環境,決定了板橋鎮有著很豐富的河沙資源,可開發潛力很大。
(2)水資源板橋水庫是泌陽縣大型水庫之一,貯存著充足的水量。是駐馬店市的主要供水戶,每年輸送水量約600餘萬噸。
(3)旅遊資源板橋水庫天水一色,碧波蕩漾,清澈見底,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白雲山山勢雄偉,雲霧繚繞,奇花異草,鬱鬱蔥蔥,自然繁殖野生動物30多種,是省級自然保護區,素有“森林公園”之稱。白雲山森林公園風景秀麗,山清水秀,環境優雅,蘊藏著

板橋鎮板橋鎮
十分豐富的風景資源與人文景觀,是久負勝名的生態旅遊的最佳去處。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板橋白雲山森林公園初步建立“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春”的生態環境。
(4)礦產資源板橋鎮礦產資源豐富,礦藏儲量非常大,現已探明的礦藏花崗岩含鉀岩鐵礦石等各種礦產,我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板橋鎮

板橋鎮位於商州區北部17公里處,西南鐵路307省道穿境而過,距洛南縣30公里,為洛南到商州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全鎮轄12個行政村,1.4萬人,總面積89.3平方公里,擁有耕地資源1.3萬畝。
板橋鎮境內資源豐富,森林面積達4.5萬畝,經濟林4000畝,以核桃板栗等為主,產量豐富,擁有品位較高的鐵、硫等礦產資源。地處北溫帶,適合農作物生長,2007年糧食作物種植2.4萬畝,烤菸410畝,盛產小麥,、玉米大豆等。畜牧業發達,境內養殖秦川、西門塔爾良種牛,長白、杜洛克三元雜交豬,已建成畜牧養殖小區一個,全鎮2007年肉類總產達585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