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蟲赤眼蜂

松毛蟲赤眼蜂

松毛蟲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為膜翅目,赤眼蜂科赤眼蜂屬 的一個物種。分布在湖北、四川、江西、安徽、江蘇、等。寄主昆蟲有枯葉蛾科、夜蛾科、卷蛾科、燈蛾科、天蠶蛾科、毒蛾科、螟蛾科、刺蛾科、舟蛾科、尺蛾科、天蛾科、弄蝶科、稻縱卷葉螟、稻苞蟲、粘蟲等, 主要危害水稻、棉花等作物。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松毛蟲赤眼蜂松毛蟲赤眼蜂

中文名:松毛蟲赤眼蜂

拉丁學名:TrichogrammadendrolimiMatsumura

綱:昆蟲綱

目:膜翅目

科:赤眼蜂科

功能類別:寄生性天敵

寄主昆蟲:枯葉蛾科、夜蛾科、卷蛾科、燈蛾科、天蠶蛾科、毒蛾科、螟蛾科、刺蛾科、舟蛾科、尺蛾科、天蛾科、弄蝶科、稻縱卷葉螟、稻苞蟲、粘蟲。

寄主危害作物:水稻、棉花。

形態特徵

雄蜂:體長0.50-1.40毫米。體黃,腹部黑褐色。觸角毛長,最長的相當於鞭節最寬處的5/2倍;前翅臀角上的緣毛的長度為翅寬的1/8。常出現前翅發育不全的個體,這些個體觸角毛變粗變鈍,有時棒節基部出現不明顯的索節的分界,前翅上的緣毛相對較長,翅面上的毛及毛列相對減少。雄性外生殖器,陽基背突有明顯的寬圓的側葉,末端達D的3/4以上,腹中突的長度相當於D的3/5-3/4,中脊成對,向前伸至中部而與一隆脊連合,此隆脊幾乎伸達陽基的基緣,鉤爪伸達D的3/4;陽莖與其內突等長,兩者全長相當於陽基的長度,短於後足脛節。

雌蜂:在15℃下培養出現的成蟲體黃色,中胸盾片淡黃褐色;腹基部末端呈現褐色;20℃下培養出來的個體中胸盾片色澤仍為淡黃褐色,腹部僅末端呈褐色;在25℃以上培養出來的個體全部黃色,僅腹部末端及產卵器末端有褐色的部分。

生物學特徵

(1)歷期與發育速率

(2)發育起點溫度與有效積溫:從李麗英等試驗(1983)中可以看出,松毛蟲赤眼蜂由於生活地域的不同,對溫度的適應能力有差異,因此,反映到在相同溫度條件下,發育歷期是不同的。

(3)繁殖:在棉田已知寄生棉鈴蟲、紅鈴蟲、玉米螟、棉小造橋蟲、煙青蟲的卵。

松毛蟲赤限蜂在羽化交配後即產卵,絕大部分卵在第一天內產出,少數能繼續產2天卵,極個別在第四天仍能產卵。壽命一般2天,最長7天。以榨蠶剖腹卵作寄主,1頭雌蜂平均寄生卵數為1.78粒(1-2.70粒),子蜂數72.60頭(39-99.70頭)(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所,1971)。

地理分布

湖北、四川、江西、安徽、江蘇、浙江、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天津、河北、新疆。

松毛蟲赤眼蜂基本信息資料來源形態特徵資料來源生物學特徵資料來源地理分布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