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俊夫

松本俊夫

松本俊夫(1932年3月25日-2017年4月12日),男,1932年3月25日生於日本,為日本60年代獨立電影三大支柱之一,與寺山修司、大島渚齊名,日本著名的“影像藝術與科學”社團的社長。曾任日本大學藝術系教授,著有《映像的發現》、《映像的探求》、《幻象的美學》等。 60年代他和大島渚、 佐藤忠男、若松孝二、筱田正浩等人創辦《電影批評》雜誌,直接推動了日本新浪潮電影運動的產生。1968 年松本俊夫替ATG拍攝了首部劇情長片《薔薇的葬禮》,這部電影被稱為日本新浪潮先聲之作,也是開啟日本電影同性戀文化的第一部作品。 2017年4月12日,因病去世,享年85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松本俊夫 松本俊夫

1969年,松本俊夫拍攝電影《薔薇的葬禮》,其中使用男同性戀異裝者在鏡頭前演出自己,在當時的日本社會引發不小的話題與爭議。 全片演員皆是真實的同性戀者,情節暴力、反叛,混合剝削片、紀錄片等眾多元素,充滿反俄狄浦斯情結的意味,對日本戰後高速發展的經濟背後種種社會問題提出批判,注定一開始就受到非議。這部影片也被許多評論家認為對後來庫布里克的《發條橘子》有直接影響(人物造型以及裡面的暴力場景)。

20世紀70年代後,松本俊夫專注拍攝實驗短片,為日本影像藝術的開拓者,陸續拍攝了《修羅》(1971)、《Metastasis=新陳代謝》(1971)、《十六歲的戰爭》(1973)、《art man》(1975)、《氣=Breathing》(1980)、《偽裝LES》(1992)等嶄新的實驗短片,被稱為日本實驗電影作家第一人。並且根據日本著名作家夢野久作的同名偵探小說拍攝了《腦髓地獄》(原著被稱為日本第一部魔幻偵探小說,石井聰亘也拍攝過他的《夢幻銀河》)等。

2017年4月12日,因病去世,享年85歲。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腦髓地獄 Dogura magura (1988)

幻術 / 混沌世

十六歲的戰爭 Juroku-sai no senso (1973)

修羅 Shura (1971)

Demons

Pandemonium

薔薇的葬禮 Bara no soretsu (1969)

Parade of Roses

Funeral Parade of Roses

Funeral Procession of Roses

Ginrin (195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