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青鎮

東青鎮

東青鎮於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4公里。面積32.3平方公里,人口1.2萬。蒼溪至劍閣公路過境。

基本信息

區域概況

蒼溪縣轄鎮。1945年建東青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4公里。面積32.3平方公里,人口1.2萬。蒼溪至劍閣公路過境。轄東林、東興、東鳴、東利、東光、東紅、東青、東陽、東台、東升10個村委會及居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蠶、花生。養殖業以生豬為主。名勝古蹟有賈家洞、石廟山。

東青鎮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1658
5957
5701
家庭戶戶數 3159
家庭戶總人口(總) 11549
家庭戶男 5886
家庭戶女 5663
0-14歲(總) 2340
0-14歲男 1234
0-14歲女 1106
15-64歲(總) 8538
15-64歲男 4388
15-64歲女 4150
65歲及以上(總) 780
65歲及以上男 335
65歲及以上女 44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1069

鄉鎮建設

為深入推進“2009畜產品安全整治暨畜產品安全執法年活動”,蒼溪縣東鎮鎮組織畜牧人員對轄區內所有餐館、肉食攤點、獸藥、飼料門市部、養殖場等地的畜產品進行執法檢查。此次檢查以生鮮乳、飼料、獸藥和無公害畜產品為整治重點,主要查看是否建立有台帳,是否有檢疫標識、合格證,是否有過期藥品,是否有違禁藥品等。截止目前,對在檢查中已發現的11家餐館未建立好動物產品進入台賬,7家飼料攤點未歸店,7家養殖場未建好養殖檔案的人員進行了思想教育,並發出了限期整改通知書。

文物古蹟

在離鎮集3公里遠處,東青鎮的東林村與東升村接鄰,有一座山洞,當地人稱賈家洞,官方名為“尋樂書岩”。此洞依山開絕。石洞外,有一條七米高的石牆,入口處,有一道厚厚的大門,有十來歷米厚,進入門內,是一條十多米的院落,到大門十來米處,就是石屋大門洞了,一進去,裡面清涼怡人,就是夏天也是清涼如秋,堂中有石桌石凳,正中石壁上是三窟彩繪塑像,左右兩壁皆刻滿大小文字,內容多為《四書》、《五經》。據文物部門考證,最上層鑿洞最早,居於首層的大殿開鑿最晚。洞內石刻始鑿於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至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最後一幅字鑿完。
據鄉民口碑相傳及文史資料記載,道光年間蒼溪地方名儒賈儒珍(又稱賈善人)看中避兵亂開鑿的洞窟,新鑿石室5間,與原石室連線相通,面積逐步擴至350多平方米。完工後,賈即在大殿內興辦義學,在石室外辦“竹橋齋”,厚聘縣內外名儒考訂、刊刻、翻印《四書》、《五經》,增印《國小集注》,質地精良,除自用還發行川外。
學堂加“出版社”,吸引了不少文人學士往觀不絕,賈氏十分好客,邀請善書者留佳作刻於室壁。文物部門統計,洞內外160餘平方米石壁上鐫刻著楷、行、隸、篆各體石刻書法作品152幅,計19600餘字。字大者70厘米見方,小者宛如核桃,書(刻)者包括郭尚先、許槃、李嘉秀、林春元等清代21位著名書法家。
大殿右側石壁有寬大木梯,從這裡穿過一條開鑿的暗道,便直接上到第三級石窟,此處名為“回岸洞天”,四壁皆是書法作品,琳琅滿目,字型疏異,猶如一座書法展廳。對窗石壁上,有曾教過道光皇帝的四川名儒李嘉秀所題“回岸洞天”四個大字,字鑿得很精美,半圓柱的陰刻筆道能藏拳頭。在“回岸洞天”下方,有臨摹鄭板橋、蘇東坡手跡的石刻書法作品,字型瀟灑俊逸,氣度非凡。
“回岸洞天”右側經一木門通向第二級石室,這裡是整個洞窟最精美的所在,主要有石雕和繪畫,右側彩繪圖里竟有一幅蜿蜒的長城,十分逼真。
聽老輩人講,賈儒珍子孫保護石窟十分盡心,但民國前後賈家衰敗,賈氏子孫將“竹橋齋”書版賣盡,四散而去。“尋樂書岩”在當地是一個神秘的所在,石窟在開鑿、刻字、繪畫、防潮等方面有不少有價值的東西,現在還沒有人對它作全面、深入、系統的考察研究。我們都希望在不遠的一天,鎖閉深山的“尋樂書岩”能重見天日,笑迎八方遊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