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霞寺

東霞寺

唐寶曆間建於圌山西南麓。 據《大港鎮志“記載:東霞寺鼎盛時,規模宏大,殿宇縱深,有大雄寶殿、滿功殿、觀音堂等主建築。 寺宇百餘間,靜隱於山林幽谷之中。

東霞寺歷史回顧

唐寶曆間建於山西南麓。舊名顯孝褒親院。宋嘉定前改名東霞寺。內有駙馬錢景臻(生平不詳)像。清末?山詩人吳芝山《東霞寺》詩中有“誰飛錫杖到?東,衣缽相傳寶志公”,“唐勒石碑文留御篆,老松鱗甲撼秋風”之句,說明東霞寺為律宗寺院,唐代時寺中已有碑文,且為御篆。抗日戰爭時被日本侵略軍焚毀殆盡,僅存大殿數間空屋及少數生活用房。據《大港鎮志“記載:東霞寺鼎盛時,規模宏大,殿宇縱深,有大雄寶殿、滿功殿、觀音堂等主建築。寺宇百餘間,靜隱於山林幽谷之中。原址在大港宏成村圌山腳下,解放後尚有兩位末代僧人建來、法如堅守彈丸佛地。1980年以後,寺房被山園林場占用。這時大殿牆壁上還留有一首清晰可見的七絕詩,為清康熙時江蘇巡撫張楷所寫:”偕游山逕到東霞,寶座森嚴殿宇華。到此便為仙境界,盤桓何處有桃花。

東霞寺全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