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市書法家協會

“東陽市書法家協會”的前身是“東陽市書法工作者協會”,成立於1985年3月。現有會員109人,其中:中國書協會員6人,省級會員17人,金華市級會員42人。

百科名片

東陽市書法家協會

協會簡介

“東陽市書法家協會”的前身是“東陽市書法工作者協會”,成立於1985年3月。現有會員109人,其中:中國書協會員6人,省級會員17人,金華市級會員42人。
二十餘年來,我會始終堅持文藝工作“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認真落實省書協提出的“以創作為龍頭,以展覽、評論為導向,以建設雙精工程為目標”的工作指導方針和“重學養、重品格、重基礎、重個性”的人材培養“四重”原則,結合東陽實際,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矚目的成績。

書法創作精品

自1985年協會成立至今,我市書法作品在全國、省市各級書法展賽中屢獲佳績,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據統計,我會作者累計在全國性展賽中共有45人/次入選、入展和獲獎,在省級展賽中共有162人/次入選、入展和獲獎,金華市級展賽中共有269人/次入選、入展和獲獎(以上展賽均由各級書法家協會或文化部、文化廳主辦)。我會骨幹會員的創作成績尤為突出,如包中慶、陳金彪、鍾國友、應旦紅、鄭和新、張揚明、陳林旭、葛敏、蔡禮禮、呂海強、郭賢君、申屠旭明、金妙勇等屢屢參加各級書法展賽;老一輩書法家王庸華、李世葵、金一初、曾繁恂等筆耕不綴,佳作頻出。我市的書法創作成績在全省縣(市)一級中名列前茅。
據不完全統計,自協會成立迄今,《人民日報》、《中國書法》、《書法》、《書法導報》、《西泠藝叢》、《美術報》、《中國書畫報》、《浙江文化月刊》、浙江電視台及多種報刊媒體刊登、報導我市會員的書法作品和藝術文章總計達161篇(件/次)。其中:2000年《浙江文藝報》整版刊登了我市九位骨幹會員的作品及介紹文章;多名會員作品入編《浙江書法作品集》、《浙江書法百家群星譜》。包中慶、鄭和新、張揚明等會員相繼出版了個人書法作品專輯。

理論研究成果

東陽書協在書壇上更有獨到之處的就是書法理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驕人成果。二十餘年來,我會會員書學論文入選由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書法理論研討會1篇,中青年書學研討會9篇,浙江省書學理論研討會上交流論文24篇。在《1989—1990年浙江書法論文選》中入編文章25篇中,我會就有4篇論文入編。1995年,我會主編出版了《東陽書法論文選》,入編文章25篇約55萬字,在書壇上引起了較大反響。我會包中慶還作為省書協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曾多次主持了省書協舉辦的書學研討會。
誠如當年中國書協學術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書協主席金鑒才所言:“東陽市的書學理論,已為當今書法學術界所注目,其隊伍之整齊、成果之豐碩、發展之迅猛,是足可令人感奮的。”

組織活動

二十餘年來,協會始終發揮組織引導作用,積極組織廣大會員,特別是我會的骨幹會員,潛心創作,踴躍投稿,認真組織創作和作品點評,集中選送優秀作品參加全國、省、市各級書協舉辦的各類展賽活動。多次組織會員到上海、杭州、紹興、湖州、金華等各地觀摩各類書法展賽活動,多次組織骨幹會員參加由省書協等單位舉辦的各類書法培訓班,提高了會員的藝術審美水平。先後接待了蘇州、上海、杭州、金華、桐鄉等書法同道,互相切磋書藝;多次邀請名家來東舉辦講座、筆會。
我會從1998年開始發起的書法沙龍活動,截至2006年6月,基本上每月舉辦一期,已連續舉辦了60餘期,受到廣大會員及我市書法愛好者的歡迎和支持。我會對“東陽書畫網”的創辦和運行提供了相應的支持和幫助,並以此為平台多次舉辦書法活動,協助設計出版了《黌廬》雜誌,並協助成功舉辦了“東陽書畫網開通三周年暨《黌廬》創刊酒會”。
2008年5月,我會牽頭髮起了由市慈善總會、政協書畫社、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東陽日報社和廣播電視台聯合舉辦了“情系災區”書畫作品義捐活動,共募集書畫作品98幅,全部寄贈給相關愛心人士,在社會上引起良好反響。
二十餘年來,我會多名會員出版發行了書法作品集,舉辦了個人書畫作品展;書協還協同美協出版發行了《東陽書畫家精品薈萃》個性化郵資明信片;配合市政協書畫社印製出版了《2008年東陽市書畫作品掛曆》。
多年來,我會相繼舉辦了全市青少年書畫大獎賽;東陽建縣1800周年書畫展、97香港回歸千人書畫現場比賽、建國50周年職工書畫展、師生書畫展;上海浦東-東陽書畫聯展;慶祝建國55周年全市書畫作品展,並印製出版《東陽書畫作品集》; “郵政杯” 全市中小學生書畫現場賽等。多次與各書畫院聯合舉辦活動,促進交流和提高。
協會還積極開展社會文化交流活動,主動與政府和社會各界聯繫,組織舉辦筆會、書法講座、慈善捐贈、寫春聯、送文化下鄉等活動,為傳播書法藝術、提高協會的社會知名度作出了努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