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關清真大寺[青海]

東關清真大寺[青海]

東關清真大寺,國家2A級旅遊景區。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東關大街南側。屬建築類人文風景旅遊景區。建於北宋景佑年間(1035)。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清真寺。寺院占地面積1.194萬平方米,寺內主建築有大殿和南北樓,其中禮拜大殿主體占地面積1102平方米,南北樓各占地363平方米。是伊斯蘭教信徒的禮拜場所和伊斯蘭教聖地,迄今已成為西北地區伊斯蘭教的教育中心和最高學府。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東關清真大寺東關清真大寺

東關清真大寺始建於公元1380年左右的明洪武年間,在青海省內規模最大,歷史悠久,與西北地區著名的西安化覺寺、蘭州橋門寺、新疆喀什艾提卡爾清真寺並稱為西北四大清真寺。據現存寺內的《重建西寧大寺碑記》(1914年5月立)和《重建西寧東關大寺碑記》(1948年8月立)兩塊碑文記載,可以看出這座大寺已經具有600多年的歷史。

它是一座融塔、牆、殿為一體的伊斯蘭建築,正中的禮拜大殿為全寺最大的建築物,占地1102平方米。東關清真大寺是西寧市一座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建築。是青海省目前最大的伊斯蘭教寺院,也是西北地區四大清真寺之一。 該寺坐落在西寧市東關大街,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分封鋪佐他開國有功的回族將領沐英為西平侯,鎮守今甘青地區。當時明王朝通過屯兵、移民等一系列實邊措施,居住西寧的穆斯林居民日漸增多。

為了適應廣大穆斯林宗教生活的需要,沐英應回族上層及宗教人士的請求,並奏請朝廷允準,在回族聚居的東關地區動工修建清真寺。不久,一座占地面積達28000平方米,修有2000餘平方米的大殿,兩個宣禮塔、一座碑亭院及一些輔助建築物的清真大寺,在今西寧東關大街拔地而起。

清真大寺是西寧古城著名的建築,位於西寧東關大街路南一側。寺院占地面積1.194萬平方米,大殿本體占地面積1102平方米,南北樓各363平方米。清真大寺歷史上曾經多次遭到破壞,又不斷修建,現存的建築是1913年時重建,1946年時改建並擴建,1979年時又重修,是我國西北地區大清真寺之一。該寺建造雄奇,坐西面東,具有我國古典建築和民族風格的建築特點,雕梁彩檐、金碧輝煌,大殿內寬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時容納3000多穆斯林進行禮拜。殿內和整個大寺處處都顯得古樸雅致,莊嚴肅穆,富有濃郁的伊斯蘭特色,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東關清真大寺東關清真大寺

至清鹹豐、同治年間,西寧等地的回族先後加入到全國反清大起義的行列之中,西寧遂成為這一帶回族撒拉族起義軍的大本營。同治十二年,左宗棠率軍隊進行鎮壓,東關大寺及所藏石碑、聖旨等文物均毀於一旦。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河湟地區又發生了震驚清王朝的“河湟事件”,西寧東關清真大寺的命運正如《碑記》所言:“屢經兵燹,其地遂廢”,“後來屢議興復,卒以不得地基而止”。

辛亥革命以後,甘肅河州(今臨夏)的馬麒任甘邊寧海鎮守使。他到任不久即於民國2年5月,親自“捐資為倡”,募集白銀萬兩,重新在被毀的廢墟上動工修建清真大寺。一年後,一座初具規模的大寺又告建成。

西寧東關清真大寺占地總面積為13602平方米,建築物雄偉壯觀,具有中國古老的建築藝術和伊斯蘭教特色。大寺的原正門,即“前三門”,座南朝北,是一大兩小的綠色西式大門,高十米,寬為十五米,門頂橫幅匾額上鑲有金光閃閃的“西寧東關清真大寺”八個大字(前三門現處在清真大寺臨街樓房之前)。

該寺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該寺正中是可以容納3000人進行禮拜的大殿,面積約1102平方米。大殿上裝飾有金光燦燦的藏式餾金寶瓶。

設計特點

東關清真大寺東關清真大寺

東關清真大寺,是西北地區的四大清真寺之一,與西安化覺寺、蘭州橋門寺、新疆喀什艾提尕清真寺相提並論,馳譽國內。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它是一座融塔、牆、殿為一體的伊斯蘭建築,占地1102平方米,正中的禮拜大殿為全寺最大的建築物。整個建築式樣別致,結構分明,外形宏偉壯觀,內部清靜素雅。

大殿內的幾根巨大的柱子,則是由互助佑寧寺從寺院的松樹林中挑選贈送的。此大殿為中國古代宮殿式建築,純系磚木結構。計建有:大殿5間,宣禮塔3層,東廳5間,北廳9間,南廳浴室3間,寺門3間,還有廚房餐廳等。

大殿南北兩側是兩座兩層的廂樓,為歇山式建築。大殿和廂樓緊相毗鄰,渾為一體,十分協調。這三座建築是該寺主體,也是寺內的精華所在。整個建築飛檐斗拱,雕樑畫棟,描金塗彩,顯得艷麗華貴,蔚為壯觀。 大殿前和廂樓之間是一塊占地約2.8萬平方米的廣場。場內鋪著青石板,石板雖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但卻巧排密布,平整如鏡,不露泥土。

結構布局

東關清真大寺結構布局東關清真大寺結構布局

大寺的原正門,即“前三門”,座南朝北,是一大兩小的綠色西式大門,高十米,寬為十五米,門頂橫幅匾額上鑲有金光閃閃的“西寧東關清真大寺”八個大字(前三門現處在清真大寺臨街樓房之前)。

進了“前三門”,約三十多米處,在數十階花崗石的台墩上聳立著五個平頂拱形門,稱為“中五門”,高近十米,寬為二十一米。九八年清真大寺改建時,於“中五門”前修了帶有新正門的三層主樓一幢,與原中五門、大殿處同一中軸線,正門主樓下設五圓拱門,樓頂兩側各建一高達45米的圓拱頂式宣禮塔,樓底設地下停車場;主樓臨街一側為六層商貿綜合大樓,南側建五層樓,作為寺管委會辦公室、會客室、宿舍、教室、餐廳等。

“中五門”南北兩側矗立著兩座宣禮塔,行人順石台階拾級而上,只見重門和宣禮塔碑壁上規則而又清晰地分布著嵌鐵字圖案(象徵吉祥福壽長久),給人一種強烈的藝術感染。再步入重門,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方整齊清淨的大青磚場地,每到此地,人們都覺得置身於清淨的殿堂了。南北是兩座老式木樓,北樓為接待室、藏經室、會議室等,南樓為阿訇進修班教室、學員宿舍、教研室等。南樓背面為男女沐浴室和殯葬室。兩樓中間是面積為4490平方米的大院。

大院西面,是座落在石基之上的禮拜大殿。俗稱“鳳凰單展翅”的大殿面積為1136平方米,以及殿頂端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明脊暗卷”式古老宮殿的建築風格,給人留下古老蒼勁的印象。其外形磚木結構,外壁全用大青磚砌成,堅實牢固,飽經風霜,完好無損。前廊兩側各種圖案精雕細刻,殿脊中心豎有三個金黃色經筒,燦爛奪目。殿門兩側是磚制九扇屏,上面是精巧的花草磚雕圖,其工藝至今看來仍然是融古樸莊重、典雅清秀於一爐的藝術珍品。殿堂門口及殿堂裡面的地面皆鋪以木板,更增添了幾分莊重和樸素。

寺院的整體布局以前門、重門、大殿特殊的雙重門次第而進,所以顯出三門端正、持重,五門挺秀,宣禮塔拔地高聳,兩廂樓挺秀屹立。大殿更以凝重、莊嚴、端莊、古樸為特點,為寺院增添一種肅穆的氣氛。立於大殿殿脊中央的三個鎦金經筒和宣禮塔六角頂上安裝的兩個鎦金經筒,遙遙相對,相映成輝,在整體建築群的碧綠色琉璃瓦的映襯下,越發顯出獨有的氣韻,有如天造地設一般。中午,在和煦陽光的照射下,更能顯出迷人的景色,使人留連忘返。

大殿門廊上原有很多匾額和對聯,都曾是伊斯蘭文化的真實記載,只可惜在十年動亂時毀於一旦。

廣場外,是花崗岩巨石砌成的前三門,三門高約五丈,寬約七丈,顯得古樸莊重,雄偉崇宏。三門兩側聳立著兩座高大的鳴經樓,也叫喧禮塔。塔頂裝飾有兩個非常精緻的小經筒,據說是湟中塔爾寺贈送的寶物。出去前三門,是一個三角形的小院。出了小院便是臨街的西式大門,門頂上方,嵌有"東關清真大寺"六個金光閃爍的大字,同鵝黃色的大門溶為一色,賞心悅目,格外雅觀。

人文氣息

東關清真大寺東關清真大寺

歷史上,東關清真大寺歷來是經堂教育的場所。不僅在西寧,而且西北乃至豫、、湘、、川、滇、粵、滬等地都受了它的影響。早在1938年《邊聲》創刊號署名“浩”題為“西寧”的文章就說:“此不謂東關回族同胞之信仰寄託地,亦為西寧回族最高之學府,四川、陝西各地回族同胞來此求學者不乏其人。”

馬萬福自1916年來到西寧後,即以“尊經革俗”、“憑經立教”為宗旨,盡生平學識,致力於講學,使得伊斯蘭教影響逐步擴大,宗教上層人士如古銘瑞等許多哈智也紛紛改宗伊赫瓦尼,於是,伊赫瓦尼教派迅速發展。

以後此派在全國許多省區都有廣泛的傳播,在該派所開展的經堂教育中,除傳授阿拉伯文以外,還授以漢語文,這對於提高回族的文化素養以及增進民族之間的互相了解,加強民族團結都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馬萬福個人的不懈努力及馬麒、馬步芳的支持下,伊赫瓦尼得到長足發展,從而建立了西寧東關清真大寺在全省及鄰近地區的海乙寺。

發展現狀

東關清真大寺東關清真大寺

該寺自建成以來,一直是西寧地區廣大穆斯林禮拜和集會的重要場所。每逢主麻日和爾德節,附近伊斯蘭教信徒,紛紛來到這裡禮拜,少則上千人,多則上萬人。 解放以後,人民政府曾多次撥出專款進行修繕,使這座寺院不斷放射出綺麗的色彩。現在,該寺為四方人士遊覽的重要場所。每年都有大批中外遊人到此觀光。

該寺建造雄奇,與中國古代宮殿具有相同的風格和氣魄,亦是雕梁彩檐、金碧輝煌,大殿內寬敞、高大、明亮,清淨素雅,可以同時容納3000人作禮拜,殿頂脊裝有藏式鎏金寶瓶,為甘肅拉卜楞寺喇嘛所捐,為國內清真寺所僅見,大殿內的18根大柱為佑寧寺所贈。每當伊斯蘭重大節日時,數以萬計的穆斯林教徒聚集這裡,舉行隆重肅穆的宗教活動。

東關清真大寺,不僅是廣大穆斯林民眾宗教活動場所,而且也是伊斯蘭經學研究的最高學府。民國以來,伊斯蘭教伊赫瓦尼教派的創始人及其繼承人,將該寺作為海乙寺(即中心寺)。培養造就了一大批伊斯蘭教學者。甘青近千座清真寺的開學阿訇,由該寺選派或認可,因而在海內外享有聲譽。

文化影響

東關清真大寺,不僅是廣大穆斯林民眾宗教活動場所,而且也是伊斯蘭經學研究的最高學府。民國以來,伊斯蘭教伊赫瓦尼教派的創始人及其繼承人,將該寺作為海乙寺(即中心寺)。培養造就了一大批伊斯蘭教學者。甘青近千座清真寺的開學阿訇,由該寺選派或認可,因而在海內外享有聲譽。

旅遊攻略

門票價格:全年25元/人。對園外65歲以上老人及園內外伊斯蘭信徒免費免看車費。

開放時間:冬季8:00—18:00夏季8:00—20:00

特色導遊:中﹑英﹑阿文導遊員

講解員價格:全免

常設旅遊活動:青海鬱金香節:每年5月在西寧舉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