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郭雩

東郭雩

東郭雩,成剛小說《再扶漢室》中的博州刺史,是“再扶漢室十八鎮諸侯”之一。也是參加神都武會的重要藩鎮。

釋義

手下大將鍾離勃、邯鄲由。這屆“神都武會”講述了博州的鐘離勃、平江的胥門信、廣陵的李封這三方面的人對整個神都武會的重大影響。鍾離勃作為北方藩鎮的代表,見到胥門信連勝三陣,就和胥門信爭奪起來,李封出馬,鍾離勃、胥門信將先鋒印讓給了“大志如鶴”的李封。而東郭雩的那句“信若為吾將,何愛金帛"就極大的激起了大將鍾離勃的妒忌心理。神都武會之後,在張明叔襲取烏鵲澤的關鍵時刻,就是邗侯李惠救烈王那次戰役,博州刺史東郭雩引兵攻打青州。迫使張明叔回青州解救。張明叔發出了《致東郭鄠書》:“鍾離勃力逾項王,公威信不及宋義,勃豈能久居公下,恐安陽之禍將及公身,公尚不為備?明叔願為力贊之。”使得作為下屬的鐘離勃起了疑心,反而將刺史東郭雩殺死。

《致東郭雩書》影印件

原文

張明叔退至定陶,怒曰:“博州小兒壞我大事,吾必報之!”韓倉笑曰:“東郭雩是一鹿,鍾離勃乃一虎,鹿安能御虎,我有一計,可促其內亂!”明叔大喜,依計而行。東郭雩得了青州,忽接明叔之書,書曰:“鍾離勃力逾項王,公威信不及宋義,勃豈能久居公下,恐安陽之禍將及公身,公尚不為備?明叔願為力贊之!”
左右請曰:“勃威勢凌人,不如斬之!”雩曰:“此乃離間計,安能聽其繆詞!”或密告勃,勃怒曰:“東郭匹夫安敢圖我!”遂提劍逕入帥帳,喚出雩,不由分說一劍刺死,盡殺其家。邯鄲由嘆曰:“東郭使君不曾害公,公卻憑一紙而殺之,大誤矣。今青州孤危,可取歷下,極海而有!”(成剛小說《再扶漢室》第三十三章 鍾離代齊)

相關事件

《致東郭雩書》

《致東郭雩書》,出自成剛小說《再扶漢室》第三十三章[1]鍾離代齊,是時任太傅張明叔寫給時任博州刺史東郭雩的一封書信。全文僅僅42字,但是正是這封書信導致了收信人博州刺史東郭雩被殺。這是典型的書信殺手。

···寫信人所處環境
寫信人張明叔當時是由於征討烏鵲澤失利,而且是東方的齊國已經是脫離了自己的掌握範圍之內,造成了張明叔實際上已經沒有了穩固的軍事基地。張明叔處在了烏鵲澤義軍和齊國反抗勢力的東西夾擊之中。這就需要張明叔找到一個有利的時局來擺脫這個對自己、對大磐帝國政權極為不利的局面。而處在上升階段的烏鵲澤集團無疑是難以找到突破口,張明叔就選擇了相對薄弱的東方齊國的間隙,博州集團的構成是有些問題的,早在《再扶漢室》寫到“神都武會”章節的時候,作者成剛就有意的埋下了伏筆,將大將鍾離勃的桀驁不馴刻畫出來了,所以當這樣的大將在比較懦弱的領導手下的時候,就出現了東郭雩難以駕馭將領鍾離勃的局面,只需要一個恰當的時機,就可以造成整個博州集團的全面崩潰。而這封《致東郭書》的出現就是一個導火索。
···書信信息傳達
《致東郭雩書》非常的簡短,但是所透露的信息卻是很豐富,主要是講述了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說,綜合比較鍾離勃和東郭雩兩者的實力;第二層意思是說,進一步引申含義說明可能會出現的結果是什麼?第三層意思,表明寫信者的個人立場是什麼?個人立場是站在收信人的立場上。這就是短短42個字《致東郭雩》所表達的表面意思,但是細細的琢磨,還有第二層深刻的用意,其實對東郭雩和鍾離勃雙方的心理都是有作用的,也就是說這封信不管是誰看到了,都是會在心理上留下對對方的很嚴重的猜忌心理的,這就是《致東郭書》的最主要的政治作用的方面。

相關文學人物

張明叔,字元光,隆州人,磐朝太傅,成剛小說《再扶漢室》重要人物;
鍾離勃,博州刺史東郭雩部將,因為聽說張明叔的《致東郭雩書》,殺害上司東郭雩;
東郭雩,博州刺史,聽從了好友李封的建議,從側後攻取了青州,但是中了張明叔的離間計,而這個離間計就是這封《致東郭雩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