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人民醫院

東莞人民醫院

東莞市人民醫院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即公元1888年。是中國建立最早的西醫院之一。醫院坐落在東莞市莞城北隅,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醫院在崗人員1756人。

基本信息

簡介

東莞市人民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

東莞市人民醫院,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即公元1888年。其前身為德國巴色傳道會來莞所創辦的“中華基督教禮賢會普濟醫院”,是中國建立最早的西醫院之一。醫院坐落在東莞市莞城北隅,美麗的東江之畔。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醫院擁有一支作風優良,技術過硬的職工隊伍。在崗人員1756人。

迄今已跨越三個世紀,走過120年的風雨歷程。當年醫院建築紅牆綠瓦,一派西洋風格,被當地民眾喻為“紅醫院”,並傳誦至今。

建院以來,醫院幾度易名。從充滿殖民色彩的“中華基督教禮賢會普濟醫院”,到“東莞縣立醫院”、“東莞公立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十一預備醫院”、“廣東省第二幹部療養院”、“廣東省康復醫院”“東莞縣人民醫院”;1985年隨東莞撤縣設市及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更名為現今的“東莞市人民醫院”。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尤其是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與正確領導、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醫院幾代幹部職工共同奮鬥下,醫院的建設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現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及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硬體設施

東莞市人民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

醫院坐落在東莞市莞城北隅,美麗的東江之畔。院區採用園林式綠化,鮮花綻放,草坪蔥鬱。並建有一個近9000平方米的人工湖及連線門診、住院部、醫技樓的綠色連廊,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近幾年來,醫院先後投入巨資進行現代化改造,建成了本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花園式門診部——柔濟門診部;為患者提供門診、檢查、住院、手術、康復“一站式”服務,具有功能化、人文化、智慧型化的現代化分院——普濟分院,營造出更適合患者診療康復的環境。

教學科研

醫院擁有一支作風優良,技術過硬的職工隊伍。在崗職工2488人,其中高級職稱320人(正高97人、副高223人),博士31人(含博士後4人),碩士110人。編制病床1500張,設有一個分院(普濟分院),5個門診部,42個臨床科室,12個醫技科室。年門、急診量180萬人次,年住院5萬多人次,年住院手術2.5萬例次。自上世紀50年代起,醫院已承擔著中山大學的臨床教學任務。近10年來,又承擔了南方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醫學院、廣東藥學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哈爾濱醫科大學等全國10餘家高等醫學院校的臨床教學和實習任務。同時接納來自各地醫院技術骨幹的專業進修任務。

醫院擁有一大批先進醫療設備如1.5T磁共振成像系統、全身多排螺旋CT機、全數位化血管減影系統、醫用直線加速器、實時三維彩色超音波診斷儀、雙能X線骨密度測量儀、數位化拍片機、各種腔鏡系統、鈥雷射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準分子雷射系統、美容雷射系統、數位化鉬靶X光機、乳腺微創活檢旋切系統等。高檔、完善的醫療設備,為高效、準確的診斷治療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醫院著重發展高新技術,相繼開展了複雜病變的經皮冠狀動脈重建術,冠狀動脈搭橋術,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術,心臟移植術,嬰幼兒複雜先心矯治術,顱內動脈瘤夾閉術,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侵犯第一、二、三肝門肝癌的複雜肝切除術,肝移植術,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技術,腎移植術,各種微創技術在多學科的廣泛套用,改良擴張法外耳再造術,乳癌根治Ⅰ期乳房再造術,齒狀突骨折中空螺絲釘固定術,脫細胞真皮基質治療燒傷後疤痕畸形,連續腎替代療法治療重度燒傷,PR—IOL有晶狀體眼人工晶體植入術,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多導人工耳蝸植入術,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介入治療、臭氧在頸腰椎間盤病變以及下肢潰瘍性病變中的套用、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等百餘項新醫療技術和檢測項目。形成了心血管內科、心胸外科、腫瘤防治中心、神經內科、兒科、泌尿外科、燒傷整形科七個重點專科,乳腺科、肛腸科兩個特色專科,以及各個臨床學科各具特色的全面發展。近5年來,醫院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3項,省、市科研課題134項;獲市級以上科學技術進步獎38項;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有3篇論文被SCI所收錄;參與編寫醫學專著20餘本。

所獲榮譽

東莞市人民醫院醫院堅持“醫護同心,關愛社群”的服務宗旨,最佳化就醫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品質,從而獲得了患者的信賴,成為他們樂於就診的醫院。1994年獲國家級“愛嬰醫院”,1995年被國家衛生部評為“三級甲等”醫院,1998年被授予“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近幾年來先後獲得了廣東省“文明醫院”、“百家文明醫院”、“全省衛生系統行業作風建設先進集體”和東莞市“文明單位”、“文明示範單位”、“固本強基工程市級示範點”、“衛生工作先進單位”、“文化建設先進醫院”、“市園林單位”等榮譽稱號。2007年,繼醫院黨委書記莫新發於2004年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之後,院長鄺明子又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展望未來

“十一五”期間,醫院領導班子正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實踐科學發展觀,團結和帶領全院職工,向一流服務、一流技術、一流設備、一流環境、一流管理的現代化醫院邁進,為推進經濟社會雙轉型、建設富強和諧新東莞,保障廣大人民民眾。

歷史沿革

建院以來,醫院幾度易名。1949年更名為“東莞醫院”,1950年改稱為“廣東省康復醫院”,1953年更名為“東莞縣人民醫院”,1985年隨東莞撤縣設市及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更名為現今的“東莞市人民醫院”。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尤其是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與正確領導、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醫院幾代幹部職工共同奮鬥下,醫院的建設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現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及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特色專科

五官科耳鼻喉科腫瘤科婦產科口腔科
皮膚科眼科整形外科肛腸科急診科
外科中醫科傳染病科內科

科室介紹

呼吸內科

該區於1987年成立,含呼吸專科及中毒專科,設有呼吸重症監護室、支氣管鏡及肺功能室。共49張固定病床(重症監護室3張),科室技術力量雄厚,擁有醫護人員36人,其中主任醫師2人,碩士研究生4人。擁有進口呼吸機,無創呼吸機,電子支氣管鏡(圖文採集系統)、多功能肺功能儀、多導睡眠檢測儀、心電監護儀、血氧監測儀、電子洗胃機等先進醫療設備。可開展採用常規及新的機械通氣模式進行治療呼吸衰竭、急性左心衰、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及治療肺部疾病,肺介入術(球囊置入止血)、纖維支氣管鏡常規治療機械通氣患者,肺活檢、肺功能檢查、支氣管激發及擴張試驗、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診治,及各種毒蛇咬傷中毒救治等先進技術。有較強的科研工作能力及團隊精神,獲省衛生廳、東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項共6項,獲東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各一次。省衛生廳醫學科研課題《無症狀氣道高反應與哮喘關係的研究》2001年已獲東莞市科委的科技進步一等獎,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胸膜活檢獲得東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近10年來全科醫務人員在國家級及省級雜誌發表論文100餘篇,英文譯文42篇,並曾獲東莞市人民政府頒發的東莞市模範集體獎及廣東省抗擊非典先進集體。

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有床位30張,工作人員為18人,科室技術力量雄厚,人才結構合理,其中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和住院醫師各若干名。

消化診療技術方面,消化內科是東莞市最早可以開展胃鏡腸鏡十二指腸鏡檢查的單位。在消化系疑難疾病的診治,急性重症胰腺炎,P-J綜合症的治療,胃內Dieulafoy病的治療,肝膿腫的治療,均達到國內先進的水平。

內分泌科

內分泌科是東莞市人民醫院在東莞市最早成立的內分泌專科,分為總院和普濟分院兩部分,構成統一管理的一個專科整體。臨床技術力量雄厚,綜合實力強。全科共有醫護人員25人,其中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1名,住院醫師5名,其中高級職稱中有博士2名。並配有糖尿病健康教育專科護士2名,實際開放床位53張。該科一直以來致力於全面開展內分泌方面的常規和特殊檢查,具有完善的實驗室檢查項目。對臨床各類內分泌代謝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疾病、垂體及性腺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滲性昏迷、垂體危象、甲亢危象、低血糖昏迷、腎上腺危象等危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豐富的經驗,搶救成功率達98%以上。在糖尿病的教育、強化治療及併發症的綜合防治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在全市率先開展了胰島素泵的治療技術和引入24小時動態血糖監測儀;對糖尿病足的換藥和治療具有相當豐富的臨床經驗。設有內分泌、糖尿病的專科和諮詢門診和糖尿病的教育中心,使糖尿病患者在預防,保健,治療方面得到全面指導。科研能力較強,承擔省級和市級科研課題多項,並在國核心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重點學科

心胸外科

心胸外科是東莞市人民醫院重點臨床學科之一,位於普濟大樓第六層。目前目前開放床位31張,重症監護室兩個。技術力量雄厚,專業技術人員配備完整,現擁有醫護人員26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3名,博士2名,碩士3名。分別時間不等的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安貞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工作或進修學習。專業醫療設備先進,擁有進口體外循環系統一套,人工心肺支持系統(ECMO)一套,電視胸腔鏡系統一套,人工呼吸機2台,綜合生命監護儀6台及除顫監護儀1台,主動脈球囊反搏泵1台,床邊心電圖1部,體外心臟起搏器1台,微量注射泵9台。與心胸外科密切相關的專業醫技科室擁有全息數位化心臟彩超2部,數字減影心血管影像系統(DSA)2套,核磁共振及螺旋CT各1台。先後在全國各級各類專業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臨床套用成果“電視胸腔鏡診治胸內疾病”、“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自體輸血在外科手術中的套用”、“非體外循環心臟跳動下冠狀動脈搭橋術的臨床套用”分別獲東莞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科學進步二、三等獎。2005年1月獲得廣東省醫學會頒發的“心臟移植技術”A級資質證書,成為廣東省5家獲心臟移植技術A級資質的單位之一。

院長介紹

鄺明子,院長、主任醫師、中山醫科大學臨床兼職教授。他從事內科臨床工作20餘年,對神經內科專業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曾參加中山醫科大學舉辦的"全國的“全國高等醫藥院校神經內科進修班”學習一年。

對神經系統、心腦血管疾病的診治,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曾發表《銀杏葉製劑治療急性腦梗塞療效觀察》等多篇論文。

專家介紹

張秀薇
張秀薇,內分泌科主任兼普濟分院內分泌科主任,女,政協委員,本科學歷,主任醫師,南方醫科大學臨床兼職教授和廣東醫學院的臨床兼職教授。從事內分泌專科臨床、科研、教學17年,在內分泌內科專業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造詣。擅長糖尿病及急、慢性併發症、甲狀腺疾病、垂體疾病、腎上腺疾病、骨質疏鬆症、性腺疾病、高脂血症、痛風和高尿酸血症等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滲性昏迷、垂體危象、甲亢危象、低血糖昏迷、腎上腺危象等危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豐富的經驗。指導和參與科內多項科研課題研究,獲市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發表國家級、省級醫學論文十餘篇,作為副主編參加編寫一部臨床遺傳專著。

鄧念強
鄧念強,主任醫師,內科主任,南方醫科大學臨床兼職教授,擅長於呼吸衰竭、慢阻肺、哮喘、胸膜疾病的診治,曾獲東莞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次,三等獎兩次。曾在中華系列等國家級雜誌發表論文10多篇。

張平
張平,主任醫師,呼吸內科副主任,南方醫科大學、廣東醫學院臨床兼職副教授,從事醫學院教學8年,主持市科技課題的研究。擅長呼吸危重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肺間質病變及有機磷中毒的診治,曾在國家級雜誌發表文章6篇。

廣東省三級甲等醫院一覽

三級甲等醫院簡稱三甲醫院,是中國大陸對醫院實行“三級九等”的劃分等級中最高的一級。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民營醫院也可以參與等級評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依照《醫院分級管理辦法》中的條例進行判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