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靈帝

東漢靈帝

東漢靈帝(156-189) 168年即位,在位22年靈帝劉宏,章帝玄孫…… ,桓帝死無子,劉宏即位。靈帝朝一團污氣,宦官把持朝政,稱“十常侍”。東漢靈帝,即位以後幾乎不理朝政,由宦官和外戚把持國家。他不理國民死活,只顧自己享樂,創立了裸游館,流香渠,宮中市,賣官店等每天除了吃喝玩了幾乎不什麼都不做。

東漢靈帝東漢靈帝

錢幣制度

東漢靈帝東漢靈帝
上林三官五銖錢的鑄造工藝先進,多為銅範或製作極精細的泥范所造。三官錢形制及“朱”字頭方折的特點,系由三銖錢繼承而來,進而成為此後西漢時期五銖錢基本特徵。上林三官五銖是西漢五銖錢中比較容易見到的一種。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在洛陽燒溝和洛陽西郊先後發掘漢墓群,出土了大量的漢代鑄幣,上林三官五銖在兩處漢墓中都有出土。 錢幣業務由三官署統一辦理,有許多好處:第一、使錢幣標準化,規律化;第二、提高鑄錢技術水準;第三、增加了生產量;第四、有效防止私鑄;第五、容易控制發行。 三官錢初期重量超過五銖,製作精美前所未有,而且鑄錢技術採用銅範法,鑄出的錢幣重量上都是一致的,絕對合乎標準,鑄出的錢邊緣都加以打磨,非常整齊,故有“赤仄錢”之稱。新錢鑄成後,政府用以收兌郡國錢,一枚兌劣錢5枚。到了元鼎四年(公元前117年),劣錢已經大部分收回,後明令禁止郡國錢永不許流通。

統治制度

東漢靈帝東漢靈帝
東漢王朝在統治上沿用了許多西漢的方針與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調整與改革,使之更加適於當時的社會狀況。在東漢前期,政權進一步加強與地方勢力的融和,使國家趨於穩定,在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都超過了西漢的水平。公元105年,蔡倫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造了紙張的製造技術,使我國的文字記錄方式脫離了使用竹簡的時代,同時造紙術也作為我們熟悉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流傳至今。東漢對後世的另外一項貢獻是制陶業的發展,它使中國徹底脫離了青銅時代的材料束縛,把一些以前為豪門貴族專有的用品帶入了尋常百姓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