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明區

東明區

東明區,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地處黃淮平原,位於山東省最西南部、菏澤市西部,東連牡丹區,東南與曹縣搭界,南與河南省蘭考縣接壤,西、北隔黃河與河南省長垣、濮陽縣相望。 2016年,東明縣實現生產總值281.55億元。

歷史沿革

秦朝,嬴政東遊至戶牖,“霾霧四塞,不能進”,遂名該地為東昏,屬三川郡陽武縣,故址在今蘭考縣城北10公里。

西漢,公元前140年(武帝建元元年)建東昏縣,屬陳留郡。公元9年(新王莽建國元年)改為東明,東明縣名始於此。故城在今蘭考縣城北10公里。今東明縣境西南部屬陳留郡的濟陽,東及東南部屬濟陰郡的冤句、呂都,北部屬東郡的離狐,西部屬陳留郡的長垣。

東漢,公元25年(建武元年),又改東明縣為東昏縣,屬兗州陳留郡。今東明縣境北部屬兗州濟陰郡的離狐縣,縣境東部屬兗州濟陰郡的句陽縣,東南部屬兗州濟陰郡的冤句縣,西部屬兗州陳留郡的長垣縣,西南部屬兗州陳留郡的濟陽縣。

三國,公元223年,廢今蘭考縣城北10公里的東昏縣為東昏鎮,原境域歸屬陳留國的外黃、濟陽二縣。今東明縣的北、東及東南部屬濟陰郡的離狐、冤句縣,西及西南部屬陳留國的長垣、濟陽縣。

西晉,晉朝境域歸屬沿襲東漢,東昏鎮歸屬與三國時同。今東明縣的北部及東部屬兗州濟陰郡的離狐、句陽縣,東南部屬兗州濟陰郡的冤句縣,西部屬陳留國的長垣縣,西南部屬陳留國的濟陽縣。

東晉,東昏鎮及今東明縣境先後歸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等國。

南北朝,地屬北魏。今東明縣境的西部屬司州的濟陽,東部屬兗州的離狐、乘氏、冤句。578年(北周武帝宣政元年),改西兗州為曹州,今東明縣境歸屬西兗州的冤句、離狐二縣。

隋朝,今東明縣境北部屬濟陰郡的離狐縣,東及東南部屬濟陰郡的冤句縣,西南部屬濟陰郡的濟陽縣。今蘭考縣北10公里的東昏鎮歸屬濟陰郡的外黃縣。

唐朝,今東明縣境北部屬曹州離狐縣,627年(貞觀元年),廢濟陰,其地併入冤句。廢外黃,其地併入浚儀,古東昏鎮當屬浚儀管轄。742年(天寶元年)改離狐縣為南華縣,今縣境南部屬曹州冤句縣管轄。

宋朝,改東昏鎮為東明鎮。963年(乾德元年),在今蘭考縣城北10公里的東明鎮復置東明縣,屬京畿路開封府。1086年(元祐元年)改冤句縣為宛亭。今東明縣境南部屬曹州宛亭縣,北部屬曹州南華縣。1102年(崇寧元年),改曹州為興仁府,宛亭、南華歸興仁府管轄。

金朝,蘭考縣北10公里的東明縣屬南京路。1163年(大定三年),因黃河南徙沖壞宛亭縣城,隨廢宛亭縣。1218年(興定二年),東明縣改轄冤句故地,縣城在今東明集。今蘭考縣北10公里的原東明縣城廢為通安堡。

元朝,初東明縣仍屬南京路曹州。1235年(太宗七年),隸屬中書省大名路開州,治所仍在今東明集。

明朝,1368年(洪武元年),為避水患,又遷縣治於東明縣的雲台集(今縣西堡城)。1377年(洪武十年),廢東明縣,縣境北部劃歸開州,南部劃歸長垣。1490年(弘治三年),復割開州、長垣地,在大單集(今縣城)置東明縣。屬北道布政使司大名府(後改北道布政使司為“北直隸”)。

清朝,1659年(順治十六年),懷慶、彰德二衛歸併後,東明縣遂增入26營,仍屬直隸省大名府。

中華民國,東明縣屬直隸大名府。

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5月,直隸大名府改為直隸省大名道,東明縣仍歸其管轄。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直隸省改為河北省,東明縣直隸河北省。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隸屬河北省政府第十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0月,建立中共東明縣委,屬中共直南特委領導。同月,在東明、曹縣、考城三縣結合部建立考城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3月撤銷。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屬河北省第十區專員公署。1947~1948年,東明縣屬河北省第十四專員公署管轄。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3月,建立東明縣抗日民主政府,屬冀南六縣專員公署。

中華民國三十年(1941年)3月,在東明縣西南、長垣縣東南結合部建立中共東垣縣委和東垣縣抗日民主政府,駐東明西南的竹林、劉莊一帶,屬冀魯豫三專署,1941年7月,又改名冀魯豫七專署,9月,改為冀魯豫邊區人民政府第二十二行署,東垣縣歸其管轄。1942年9月,在東明縣東北部、菏澤縣西部的結合部建立南華縣委和南華抗日民主政府,縣城東北武勝橋一帶屬南華縣永華區。10月,冀魯豫邊區第二十二行署改稱晉冀魯豫邊區第二十專署,東明、東垣、南華屬之。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初,成立濱河縣,屬冀魯豫第四專署。東明縣城西北沿黃一帶及黃河以西地區劃歸濱河縣六區。年底濱河縣撤銷,將濱河縣六區劃歸東垣縣。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上半年,撤東明縣建制,東明縣南部劃歸考城,北部劃歸菏澤縣。8月,冀魯豫邊區第二十專署改稱晉冀魯豫第十專署,東垣、南華隨屬。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恢復東明縣建制,劃菏澤縣二、三區(五霸崗、大屯一帶),東垣縣二、三區歸屬東明縣管轄。原菏澤二、三區為東明縣的二、三區,東垣縣的二、三區改為東明縣四、五區。10月,正式成立東明縣人民政府。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2月,又改晉冀魯豫十專署為冀魯豫第五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東明、東垣、南華三縣屬之。7月,將南華縣永華區劃入東明縣。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8月,撤東垣縣建制,將所轄區併入東明;同時將東明縣永華區劃歸南華縣。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撤南華縣,永華區復歸東明縣。8月20日,中共平原省委、平原省人民政府在新鄉成立,東明縣屬平原省菏澤專署。將東明縣的武邱區劃歸長垣縣,王浩屯劃歸菏澤縣,同時又將長垣縣第三區所屬的長興、王店、馬廠、荊崗、三春集、焦樓、劉樓等地域劃歸東明縣,始成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東明縣仍屬平原省菏澤專區。

1952年11月30日,撤銷平原省,東明縣歸屬河南省鄭州專區。

1955年10月,東明縣改屬開封專區。

1963年4月,東明縣改屬山東省菏澤專區。

1967年,菏澤專區更名為菏澤地區,東明縣歸其管轄。

2001年6月,撤菏澤地區建菏澤市,東明縣仍屬之。

2018年5月11日,聊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發布《關於轉發山東省貫徹落實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支持菏澤市東明縣、巨野縣撤縣設區,促進主城區與定陶一體化發展 。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東明縣轄在城、附郭、福壽、康寧4鄉,彰德、懷慶2衛。清末,轄10鄉和1個城廂。民國初年,分為11個自治區。新中國成立後,劃分為9個區,195個行政村、833個自然村。

1952年劃為10個區。1955年合併為5個區,130個鄉;12月改劃為13箇中心鄉、一個鎮、38個一般鄉。翌年改為22個鄉。1958年撤銷鄉鎮,建立9處人民公社。

1961年,復改為7個區和縣直轄城關鎮。1963年撤區,改劃為12處人民公社。

1979年改劃為18處。

1981年城關公社改為城關鎮。

1984年社改鄉,全縣劃為19個。

1986年轄3鎮19鄉。

1994年12月撤銷馬頭鄉設馬頭鎮,撤銷三春集鄉設三春集鎮。

1996年12月撤銷劉樓鄉設劉樓鎮。

2000年6月撤銷大屯鄉設大屯鎮。

2001年2月,經省政府批准,東明縣合鄉並鎮。撤銷魚沃、臨河店、胡莊、焦樓、張寨、海頭、高村、五營、王店鄉,其整建制分別併入城關鎮、東明集鎮、陸圈鎮、劉樓鎮、沙窩鄉、武勝橋鄉、菜園集鄉、小井鄉、長興集鄉。三春集鎮、馬頭鎮、大屯鎮、焦園鄉原行政區劃不變。其中,東明集、劉樓為中心鎮。

2004年9月,設東明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原城關鎮10個行政村劃入。

2010年5月,撤銷城關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城關、魚沃2個街道辦事處。撤銷武勝橋鄉,設武勝橋鎮。

2012年9月,撤銷菜園集鄉、沙窩鄉設菜園集鎮、沙窩鎮。

2013年12月,撤銷小井鄉設小井鎮。

區劃詳情

東明區 東明區

東明縣轄城關街道、魚沃街道、東明集鎮、劉樓鎮、陸圈鎮、馬頭鎮、三春集鎮、大屯鎮、武勝橋鎮、菜園集鎮、沙窩鎮、小井鎮、長興集鄉、焦園鄉,即2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2個鄉和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共400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921個自然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山東省東明縣位於魯西南平原黃河南岸,是黃河入魯第一縣。位於北緯34°58′~35°25′、東經114°48′~115°16′之間。縣境南北最長55公里,東西最寬35公里。東臨菏澤市牡丹區、曹縣,南與河南蘭考接壤,西北與河南長垣、濮陽隔河相望。

地形

東明縣境屬黃河沖積平原,地形由西南向東北緩緩傾斜,平均坡降為1/4000,平均海拔62.9米。

地質

東明縣處魯西隆起區、太行隆起帶、秦嶺隆起帶三大構造體系的交匯處。東部為蘭考~聊城斷裂帶,中南部為菏澤斷裂的西延,南部為蘭考凸起,西部和北部為東明凹陷(約占全縣地質構造的80%)。東明凹陷是東明地質構造的主體,屬於渤海灣下降帶的一部分,走向北北東,形似琵琶,北窄14~16公里,南寬約65公里,南北長約140公里。東明基岩屬侏羅系地層,第四系特級厚度大,覆蓋厚度在4米以上。表層以粘土、沙土為主。

地貌

東明縣屬黃河沖積平原,是歷次黃河南、北改道的三角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方向傾斜。地面坡降1/3000~1/5000,無明顯崗窪。黃河大堤以東以南的海拔高程65~54米,黃河灘區68.0~57.8米。最高點在焦園鄉西南徐夾堤村,最低點在武勝橋鎮韓樓村。由於河道遷徙、決口地點不同,水流大小及流經時間長短不同,導致不同地點所覆蓋的沉積物各異,多次改變境內地表形態,引起微地貌的差異和變化,從而構成不同的微地貌單元。據土壤普查資料分析,全縣主要劃分為河灘高地、決口扇形地、高坡地、平坡地、淺平窪地、窪坡地、背河窪地、黃河灘涂等8種微地貌類型。

氣候特徵

東明縣地處東亞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較為充沛。其主要特徵是:春季溫和乾燥,南北風交替頻繁,易春旱;夏季炎熱多雨,常刮東南風,溫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多晴天,個別年份有秋澇和連陰雨;冬季寒冷多風,盛行大陸性氣團,造成寒冷冰霜,雨雪稀少。累年平均氣溫13.9℃,平均日照時數2202.6小時,平均無霜期222天,光照充足,熱量資源豐富,雨熱同期,有利於作物生長;但氣溫年際變化較大,全年以7月為最熱月份,1月為最冷月份,冬夏季氣溫變化緩慢,春秋季升溫和降溫迅速。多年平均降水量609.2毫米,但在時空分布上也很不均勻,年際年內變化很大,多雨年的雨量為少雨年的3倍多,年內降水多集中在6~9月,占年平均降水量的70%以上。

水文

2013年,全縣有較大的季節性河流11條,分屬洙趙新河和東魚河兩大水系,境內兩大水系均屬淮河流域的南四湖水系。其中洙趙新河水系是1966年對原洙水河、趙王河兩大河道截源並流而成,源於東明縣菜園集鎮宋寨村,在濟寧市的劉官屯入南陽湖,東明境內全長19.17公里,流域面積211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幸福河、五里河、魚沃河下段3條。東魚河水系源於東明縣劉樓鎮劉樓村南,在濟寧市的魚台入昭陽湖,東明境內全長31.6公里,流域面積382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東魚河北支、魚沃河上段、賈河、蘇集抗旱溝、紫荊河、裴子岩河、夏營河、趙王河8條。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東明縣共有土地面積205.5萬畝。其中農用地面積143.9萬畝,耕地面積115萬畝,建設用地面積30.5萬畝。土壤類型分為潮土、鹽土、風沙土3個大類,潮土、鹽化潮土、鹼化潮土、潮鹽土、半固定風沙土5個亞類,14個土屬31個土種。其中潮土又名“濕潮土”、“夜潮土”,是東明土壤的一個主要土類,面積139.5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67.88%,分布於全縣各地,適宜小麥、玉米、花生、大豆、瓜菜等各種作物種植。

礦產資源

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地熱、磚瓦粘土、地下水、礦泉水等6種。東明地處中原油田腹地,富含石油、天然氣,石油已探明儲量為2209萬噸,天然氣探明儲量為163億立方。境內石油保有儲量占全省的0.42%,居全省第三位,天然氣占全省的12.09%,屬中原油田黃河南開發區,累計探明油區面積45.1平方公里,天然氣面積57.7平方公里。有馬廠、徐集、橋口、白廟、新霍、三春等油氣田,原油日產能力在400噸左右,天然氣日產能力在30萬立方左右。東明天然氣多屬乾氣,甲烷含量和燃燒值均高於大慶和勝利等油田。東明縣地處魯西隆起、華北凹陷帶結合部,是地熱異常的高值區,其大地熱流和地層溫度都是華北地區最高的。地熱資源是魯西南三大地熱田之一,其資源主要分布在縣城以東,探明地熱田面積12.5平方公里,儲量525.6萬立方米,熱儲層地熱資源總量5.4013×106焦耳。磚瓦粘土分布於全縣各鄉鎮,主要為粘土、粉質粘土、沙土、粉質沙土,厚度平均4米以上,資源量50平方公里,保有資源量2000餘萬噸。地下水可利用量2.389億立方米,已探明的小井鄉鍶—碘型礦泉水可開採資源量200立方米/日,年產量0.2483萬立方米。

水資源

東明縣屬黃淮平原,水資源比較豐富。全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9億立方米,年平均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6.25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762.6立方米,高於全省人均占有量411立方米。境內水資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黃河客水。其中地表水的主要來源為降水,年均降水量為609.2毫米,地表水年均可利用量為842.8萬立方米,屬重碳酸型淡水,一般礦化度0.4~0.7克/升,屬重碳酸型淡水,符合農業灌溉及工業用水標準;地下水自西南向東北流向,補給方式主要是降雨、黃河側滲、放淤和灌溉入滲,地下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2.3億立方米,地下水一般礦化度小於2克/升,屬碳酸鹽類水;黃河客水是縣域的主要供水水源,境內河道長度為76公里,多年平均引黃河水6.55億立方米(包括往下游市縣送水),引黃客水水質好,含鹽量少,有機質多,礦化度和硬度低,適宜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用水。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東明縣戶籍總人口為84.5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2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為68.2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50443人,出生率為61.23‰;死亡人口2913人,死亡率為3.54‰;自然增長率為57.69‰。

年末全縣常住人口為72.31萬人,城鎮常住人口為30.2萬人,城鎮化率為41.76%。

民族

東明縣有民族21個,以漢族為主,其中少數民族20個,分別是:回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布朗族、俄羅斯族,總計11萬餘人,回族人口在少數民族裡最多。

經濟

綜述

2014年,東明縣實現生產總值(GDP)244.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3.58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59.88億元,增長12.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1.49億元,增長11.8%。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三次產業比例由2013年的10.3:65.7:24.0調整為9.7:65.3:25.0。

2014年固定資產投資1145188萬元,比上年增長17.4%。其中:第一產業投資7300萬元;第二產業投資689857萬元,其中工業投資686238萬元;第三產業投資448031萬元。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57835萬元。從房屋建設用途看,住宅投資237721萬元,占全部房地產開發投資的92.2%;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6241萬元,占全部房地產開發投資的6.3%。全年房屋施工面積2313446平方米,同比增長-16.1%,房屋竣工面積1111868平方米,同比增長36.94%,房屋銷售面積332991平方米,同比增長18.19%,房屋銷售額106367萬元,同比增長19.18%。

第一產業

2014年,東明縣實現農業總產值454391萬元,可比增長3.3%,其中農業產值336246萬元,比上年增長2.2%;林業產值4186萬元,增長-2.6%;牧業產值81850萬元,增長5.8%;漁業產值21959萬元,增長8.8%;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0150萬元,增長10.7%。

實現農業增加值186498萬元,比上年增長2.8%;林業增加值3194萬元,增長-1.6%;牧業增加值29064萬元,增長3.2%;漁業增加值17044萬元,增長8.8%。

糧食連續增產,總產量達到70.53萬噸,比上年增長4.3%。

2014年年末實有農田林網面積111.84萬畝,比年初減少10050畝,年末林業用地面積43.83萬畝,年末活立木蓄積量331.1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29.0%。

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機械化程度得到提高。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39.5萬千瓦,增長1.2%。其中:農產品初加工機械總動力6.7萬千瓦,排灌機械總動力11.9萬千瓦。年末擁有農用運輸車4.0萬台。機耕面積104.0千公頃,機播面積134.8千公頃,機電灌溉面積77.6千公頃。

第二產業

2014年,東明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57家,比上年末淨增17家。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5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80.47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實現利潤46.23億元,增長9.29%;實現利稅89.82億元,增長9.82%%;產銷銜接良好,產品銷售率達99.47%,比上年增加0.33個百分點。

按照最新統計標準統計,2014年末高新技術產業企業達39家,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486.57億元,同比增長26.59%。

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 12家,建築業總產值14.3億元,增長 14.4 %;實現利稅0.34億元。

第三產業

2014年,東明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9510萬元,比上年增長12.9%。按限上限下分,限額以上實現零售額298917萬元,增長21.0%;限額以下實現零售額630593萬元,增長11.9%。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825405萬元,增長18.6%;餐飲收入104105萬元,增長13.5%。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807744萬元,增長19.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21766萬元,增長16.9%。

2014年全縣實現進出口總額17057萬美元,比上年下降64.28%;其中出口總額12253萬美元,比上年下降6.13%;進口總額4804萬美元,比上年下降86.15%。批准企業項目個數1個,批准契約外商投資3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商投資30萬美元。

2014年全縣完成公路旅客運輸量1285萬人,比上年增長0.15%;實現客運周轉量50330萬人公里,增長0.10%;完成公路貨物運輸量2560萬噸,增長0.12%;實現貨運周轉量381010萬噸公里,下降1.01%。

2014年全縣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6649萬元,增長3.15%。其中郵政業務總量5326萬元,增長9.02%;電信業務總量1850萬元,增長0.13%;移動業務總量19473萬元,增長1.94%。

2014年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6578萬元,比上年下降4.96%,其中,稅收收入86564萬元,下降24.37%,占地方財政收入的63.4%。地方財政支出268068萬元,比上年下降1.55%,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44877萬元,下降1.62%,教育支出54947萬元,下降14.19%,科學技術支出1999萬元,增長0.15%,醫療衛生支出43634萬元,增長20.98%,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6458萬元,下降3.2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2721萬元,增長9.19%,財政調控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2014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1812316萬元,比年初增加213163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1256890萬元,比年初增加153509萬元。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1836242萬元,比年初增加240494萬元。

2014年財產險保費收入4874萬元,下降11.82%;人身險保費收入11344萬元,增長5.94%。財產險賠款與給付2177萬元,下降24.25%;人身險賠款與給付5981萬元,下降19.61%。

社會事業

教育

2014年,東明縣擁有高級中學4所,招生3832人,在校生11962人,專職教師689人;初級中學27所,招生10929人,在校生29859人,專職教師2198人;國小181所,招生16295人,在校生87384人,專職教師3628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招生11人,在校生94人,專職教師21人。

衛生

2014年,東明縣擁有各類衛生機構25個,實際開放病床位1976張,擁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3069人,其中:執業醫師738人,執業助理醫師386人,註冊護士1500人。

歷史文化

節日

十月一日也稱寒衣節,漢族人稱之為祭祖節、放鬼節等。同宗後代多在此日祭掃祖墓;出嫁女兒回娘家為已故親人“上香燒紙”。20世紀90年代後,縣實行殯葬改革,填墳頭者漸少。

戲劇

本縣流行的劇種多屬梆子聲腔,有:山東梆子、河南梆子、大油梆、棗梆。另有地方小戲兩夾弦。

“山東梆子” 又稱“高梆”。唱腔高亢激昂,音樂性強,節奏鮮明,且流派縱橫,風格迥異。本縣的高調梆子屬於“曹州梆”。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東明縣有了第一個高調梆草台班—西三義堂班。

“河南梆子” 即豫劇。同“山東梆子”是孿生姐妹,但藝術風格各有千秋。東明處於豫、魯接壤地帶。“河南梆子”與“山東梆子”在這裡“會流”,致使“河南梆子”兼有“山東梆子”的藝術特點,二者有時又渾然一體,形成獨具東明特色的高調梆子。

“大油梆” 即大平調。由於它的定弦、唱腔比當地流行的其他梆子都低,故名平調。因使用的梆子特大(長約二尺),故又名“大油梆”。它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四大扇”(大鈸、大鐃各一對),兩桿號(雙尖子號),一聽就是“大平調”。本縣的“大油梆”系由河南省的“滑縣大梆”、“陳州大油梆”演變而來。從解放後發現的滑縣大梆戲在清朝順治年間的演出契約看,大油梆戲至遲在清初已成為東明流行的劇種。

“棗梆” 因其以棗木梆子擊節而定名。它脫胎于山西上黨梆子,劇本唱詞的韻腳,仍舊保持著濃重的山西方言特色。藝術風格粗獷、豪邁。50年代,裴子岩村業餘棗梆劇團在東明城鄉較為有名。

“兩夾弦” 因其主要伴奏樂器為四胡(四弦胡琴),每兩根弦夾著弓上所系的一股馬尾拉奏而得名。是在魯西南一帶的民間小調“花鼓丁香”的基礎上演變而成。最初演唱時,只有兩三個人,多在廟會集鎮上流動演唱。演出形式主要是“坐板頭”(清唱)或“打地攤”(簡單化裝演唱)。以後受到其他劇種的影響,不斷豐富提高,形成一個獨具風格的劇種。

名優特產

•東明集燒雞

東明集燒雞 東明集燒雞

東明集燒雞,其製作過程為選用家養柴雞,脫毛洗淨,下油鍋炸至一定程度,再放到兌好的湯里煮,並按一定配方下10多種佐料,煮成後出鍋。加工好的燒雞外紅、里嫩,味道鮮美,是人們喜愛的佳肴和饋贈的上好禮品。

•東明西瓜

東明西瓜 東明西瓜

東明縣種植西瓜始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由於地處黃河下游及特殊的水土、氣候等自然條件,極宜西瓜生長。又加在長期實踐中,瓜農以傳統經驗和新科技相結合,摸索出許多新的種植方法。目前,小拱棚,冬暖溫室大棚,保護地栽培、搭架與嫁接,人工授粉,配方施肥等種植技術廣泛套用;優質雜交品種繁多;早、中、晚熟品種搭配合理,常年有瓜上市。而且西瓜質量不斷提高,含糖量穩定在12%左右,多次在全國、全省西瓜展評會上奪冠。東明西瓜以個大、含糖量高享譽全國,被命名為“中國西瓜之鄉”。

風景名勝

東明黃河森林公園

東明黃河森林公園 東明黃河森林公園

東明黃河森林公園,位於東明縣三春集國有林場,園區東西長5.09千米,南北寬4.65千米,總面積為775.3公頃,距古都開封61公里,距牡丹之都菏澤62公里,東臨106國道,西靠黃河大堤。於2006年被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2011年12月,被評為省級濕地公園。

竇堌堆文化遺址

竇堌堆文化遺址 竇堌堆文化遺址

竇堌堆文化遺址,位於陸圈鎮楊樓村東北800米處。堌堆呈覆鍋狀,南北52米,東西76米,高約2.5米,總面積3952平方米。1976年4月,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對該遺址進行了試掘,得出的結果是,該堌堆的土層可分為五層:第一層10~35厘米為耕土層;第二層 30~192厘米為灰褐土,土質較松,純淨;第三層10~100厘米,灰褐土,稍硬,含有少量陶片;第四層20~90厘米,黃褐土,土質較硬;第五層灰褐土,土質較硬,該層出土大量灰陶、黑陶片及部分骨蚌器、石刀、石斧等。在第二層發掘出一座東漢磚墓室,隨葬品中除一枚銅印章外,均為陶器。整個遺址從剖面分析,可分為三個文化層:第二、三土層為戰國、秦、漢代文化層;第四土層為商、周文化層;第五土層為龍山文化層。該遺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延續時間長,文化價值髙。1977年,被縣政府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人物

莊子﹙約前369~前286年﹚ 姓莊,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戰國時期宋國蒙人。他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稱為“老莊哲學”。

劉晏﹙約716~780年﹚ 字士安,曹州南華﹙今東明縣﹚人。歷任吏部尚書同平章事、領度支、鑄錢、鹽鐵等使,是唐代著名的理財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