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嘯

東方嘯

東方嘯,原名丁贊民,字彥豐,江西修水人。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為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教授。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藝術委員會常務理事,文化部青聯美術工作委員會委員,北戴河書院特定畫家,黃庭堅書畫院副院長,深圳南國書畫院副院長,北京中國積彩書研究院院長。

基本信息

人生履歷

五元錢上大學

東方嘯出生在全豐鎮最邊遠的一個小山村,自幼酷愛書畫,家境貧寒的他學畫都是在土牆上、場地上用炭頭、石子完成的。稍大點便用毛筆蘸清水在石頭上苦練。12歲時,東方嘯升入全豐鎮中學讀國中,也就在這一年,他才真正開始接觸書法。勤奮好學的他引起了鎮中學楊鵬遠老師的注意,在擅長書法的楊老師的關心下,他第一次知曉王羲之、懷素、柳公權、顏真卿、歐陽修等,從此他迷戀於書法中,如饑似渴,廢寢忘食,貪婪地從各大名家的書法作品中吸取藝術的養分,埋頭苦練,這一練就是整整6年。
1989年,東方嘯的父親因病不治身亡。就在這一年,忍著亡父之痛的東方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九江師專藝術系。作為長子,東方嘯深知家裡的壓力和自己肩負的責任,可是強烈的求學欲望占了上風,懷揣5元人民幣,腳穿一雙破舊的解放鞋,東方嘯毅然走出了家門,在老師、同學們的幫助下勉強湊足了學費,踏上了求學之路。至今他還珍藏著當年的“贊助單”。

四天吃一頓飯

1990年正月初,度完寒假的學子們紛紛收拾收李準備返校,東方嘯卻捲起行李,拋棄心愛的專業,在凜冽刺骨的寒風裡,與同村的幾名青年踏上了打工之路。
一路顛簸到九江,換船到南京,轉火車到無錫,兩天兩夜的奔波,一行人只在九江吃了一頓飯。而這時他們都已身無分文,離江陰還有100多公里,他們只有步行前往。又是兩天兩夜的行程,他們靠吃當地居民曬的蘿蔔乾和倒掉的爛紅薯充飢。到江陰後,他們在一個磚廠做工。雨季到來,磚廠停工,他們不得不到碼頭搞搬運。碼頭活時斷時續,萬般無奈之下,東方嘯告別同來的村人,夥同一群四川人,輾轉來到河南魯州煤礦挖煤,花最大力氣,乾最累的活,吃最差的食物,拿最少的工錢。東方嘯咬緊牙關堅持著,微薄收入除補貼家用外已所剩無幾。但即使如此,依然沒有放棄自己鍾愛的事業,不時買來紙筆墨,一有空閒就不停地畫,這樣的生活他一熬就是兩年。
1992年正月,東方嘯來到廣州,遇上了一個同樣在找工作的廣西打工仔。因語言不通,兩人連比帶劃地交談著,東方嘯在其本子上寫下“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詩句,對方驚嘆其字的秀美,遂掏出僅有的40多元錢幫助東方嘯一同來到深圳,從此拓開了東方嘯的藝術生涯。

一枝筆畫世界

到深圳後,東方嘯先後到電影院搞過廣告,去酒店當過美工、美工主管、直至總經理助理。其間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通過函授完成江西大學藝術專業的全部課程,拿到了本科畢業證,圓了當初的大學夢。1997年他來到深圳市博雅藝術公司,充分利用博雅出售各種藝術品的機會,品賞名家佳作,觀摩高手表演,聆聽大師教誨,同時利用業餘時間發憤苦練,使自己的書畫技藝一次次得以升華。
1997年,對東方嘯來說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博雅公司經理髮現其書法功力不凡,挑選了幾幅作品裝裱掛售,而且順利出售。初步嘗試即告成功,對東方嘯是一個莫大的鼓勵與鞭策。
在經濟條件改觀之後,東方嘯開始遊歷祖國名川大剎,在開闊眼界、領略勝境之餘,遍訪名師,與王學仲、劉炳森、黎雄才、白雪石、王成喜一大批書畫大師均有交往。大師們對他亦青睞有加,不吝指教。在大師們的影響與幫助下,其書畫造詣越來越深,並迅速為人們接受和喜愛。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並流傳於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為許多國際友人及藝術館收藏,作品、傳略入編《中國美術家選集》等十多部辭書典籍。
1997年以來,他多次獲國際國內大獎,2002年4月獲“西北杯”全國文學藝術大獎賽書法和美術創作兩個一等獎,被文化部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聘為副教授,同時被文化部評予“國家一級美術師”。

中國積彩畫創始人

東方嘯 我國書畫界實力派青年書畫家,尤其他的山水畫,青綠重彩山水別成一格,富麗典雅,充滿生機。書法傳統功力深厚,灑脫自然。

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研究員,深圳南國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南國書畫院副院長,世界書畫家協會加拿大總會理事,中國書畫家交流協會理事,被聘任為中華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國際羲之書畫院名譽院長,吳道子藝術館名譽館長,東方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等。

2011年12月2日,在北京拉斐爾城堡有幸見到東方嘯先生以及瞻仰到他的書畫。一進大廳,滿是書畫, 一股藝術氣息撲面而來。一開始,就被那些青綠重彩山水畫吸引。

以往見到的山水畫多是水墨色,眼前的這些青綠重彩的山水,無不讓人眼前一亮。山水有了色彩,不僅沒減少它的磅礴氣勢,反而別具一格,富麗典雅,充滿生機。這得於東方嘯先生在色彩運用,注重逐層細微變化。山水的輪廓,他是以工筆形式,一筆筆、且線條層次轉變勾勒出的。樹有千萬片葉子,每片都清晰可見、飽滿,這也是通過工筆畫法一筆一筆勾勒出。

可見得需要花費多少心力,那一幅畫的完成。與我們同行,有一位是東方嘯先生的學生,當時她眼睛都看直了,急切討教作畫的技藝。東方嘯先生笑了笑說:“這些技藝,以你的功底,不用學多長時間就能學會,關鍵是畫畫時的心境。”

在東方嘯先生談及自己書畫時,最多談到一個“心”字,畫心中畫,寫心中字。再難的技藝,你總有一天會學會,可作畫的立意、構思及過程, 如果沒有心的感發、沒做到執筆時心無雜念,那些技藝不過是一堆空架子。

有人說,中國畫是“表現”的藝術,西洋畫是“再現”的藝術。中國畫是重"寫意"的,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注重感情的表達。在山水畫上,多採取墨色深淺變化、大寫意形式表達氣勢或胸襟等。而西方畫講究焦點透視,講求“以形寫形”,運用色彩很豐富,會達到一種視覺衝突及美的享受。

東方嘯先生的積彩山水畫,中西結合,大膽並成功地把色彩運用到中國山水畫中,讓中國山水畫有了一種新的表達。東方嘯先生總能保持一種非程式化、非重複性的創作態勢,在藝術道路上不斷探索進行嘗試。這也是文化發展的根本。

盛世中華作品展

中國積彩畫創始人東方嘯先生與國畫寫意繡創始人杜梅女士聯袂在省文聯舉辦“盛世中華”作品展,成為江西文化大發展的一個見證。

此次展覽共展出兩位藝術家130多幅精巧別致的寫意刺繡和氣韻生動的國畫書法。

據了解,東方嘯原名丁贊民,江西修水人,現為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他潛心國學數十載。杜梅女士是土生土長的南昌人,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是江西刺繡界的代表人物。東方嘯與杜梅作為傳統藝術新流派的創始人,將各自的藝術表達形式進行交流、融會貫通,創作出全新的形式——由國畫寫意繡呈現出來的積彩畫繡品。

中國書畫家協會江西省會員名單

中國書畫家協會總部設在北京,主要辦事機構設在廣州。協會設有常務委員會、顧問委員會、理事會、評審委員會、事業拓展部、培訓中心和《書畫家報》、《書畫家》雜誌、中國書畫藝術大學(籌)、金才文化藝術中心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