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張口

東張口

1987年,當“賣糧難”困擾廣大村民時,為促進農民增收,村支部經過認真分析,提出了“家有千棵樹,必定有一富;要想富,種果樹”的口號,並提出了“人均一畝果”目標。 現在全村大棚蘑菇種植戶由過去的30戶,發展到了110多戶,一般每戶種植兩個大棚,可增收4萬多元,全村年增收220多萬元。 二是在村規民約的基礎上,廣泛爭求民眾意見,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每戶1冊下發到村民手中,村裡有了自己的一部“小憲法”。

基本情況

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田莊鄉東張口村
村兩委成員9人,共有黨員108人,村民代表73人,2011年人均純收入9200元,集體收入40萬元。近年來,該村黨支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積極實施梨果富民戰略,不斷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闖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強村富民之路,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明顯增強;紮實推進文明生態村建設,全村形成了經濟發展、政治安定、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東張口村曾先後評為石家莊市“先進基層黨組織”、“五星建設先進街村”、“創建文明生態村先進單位”、“特色專業村”等榮譽稱號,村黨支部書記劉恆春連任兩屆石家莊市人大代表。

特色產業

(一)梨果業

農村要發展,關鍵在支部。以劉恆春為支部書記的一班人,始終把加快農村發展、農民增收致富放在首位。1987年,當“賣糧難”困擾廣大村民時,為促進農民增收,村支部經過認真分析,提出了“家有千棵樹,必定有一富;要想富,種果樹”的口號,並提出了“人均一畝果”目標。在市、鄉兩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到1995年,共發展梨果6000畝,每斤能賣到9毛錢,使村民們嘗到了甜頭。1998年為改良品種,提高效益,村黨支部四處奔波,先後到山東、山西、遼寧、陝西、河南等地,對新果品進行參觀和採摘,幾乎走遍了全國產梨有名的地方,並把效益好的品種引進村,黃金、皇冠、圓黃、水晶等4個梨果新品種相繼在東張口安家落戶。為做好架接,請市林業局專家對果農集中進行培訓,並現場指導,保證了架接質量。到2005年,全村6000畝梨果基本嫁接完畢,並發展了1000畝密植高效梨園,使農民增收又邁出一大步。為加快梨果產業進程,改變果農單打獨鬥的不利局面,在黨支部的帶動和引導下,東張口村建立了天恆果品公司和瑞豐果業協會,並註冊了“天翠”和“天同”牌梨果商標。
梨果業的發展,還帶來其它產業的發展,村裡的架接隊,每年為周邊縣市架接,一季就能帶回二、三百萬元的收入,村里還建立了1個包裝廠,2個網架隊,3個果袋廠,3家飯店,50個果品站,現有16個果品冷庫,全村形成了梨果生產、貯藏,加工、銷售、餐飲服務等完整的梨果產業鏈。每年7、8、9三個月份,百里之內的果農和全國各地的客商,雲集東張口,形成了購銷兩旺的果品市場。08年全省梨果業促進新農村建設現場會在東張口村進行了現場觀摩,並受到好評;十七屆三中全會後,石家莊市委書記車俊來辛集調研時,專門聽取了村黨支部書記劉恆春關於農業結構調整、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的匯報。

(二)大棚蘑菇種植

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活動以來,村兩委班子多次研究,確定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主題為“轉變幹部作風,提高黨員素質,理清發展思路,促進經濟發展,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他們借這次學習實踐
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東風,依託村情,認真謀劃東張口村的經濟發展思路,決定在以梨果為主的經濟成長模式中為民眾探索新的經濟成長點。村黨支部通過多方考察研究論證看好了大棚蘑菇種植,蘑菇採摘期在11月底到來年5月份,正是農閒時節,這樣農民變冬閒為冬忙,既不與梨果收穫相衝突又增加了農民收入。經濟思路明確後,劉恆春帶領支村兩委及種植戶先後到山東等地參觀學習,並聘請市科協及石市專家到村授課。報名參加的種植戶增加了70多戶,村里成立了大棚蘑菇種植合作社,人員明確分工,負責好種植戶棉籽皮及大棚用原料供應、苗種供應、技術指導、收購、銷售業務等各項工作,為各種植戶做好了產前、產中、產後全程服務,解決了廣大種植戶的後顧之憂。現在全村大棚蘑菇種植戶由過去的30戶,發展到了110多戶,一般每戶種植兩個大棚,可增收4萬多元,全村年增收220多萬元。通過東張口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周邊村5個村的大棚蘑菇種植戶增加了50多戶,預計可實現收入100多萬元。

基層組織建設

東張口村黨支部始終把提高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建設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擺到突出位置,不斷創新的載體,搭建平台。一是為提高班子自身素質,他們把學習抓在手上,除積極參加市鄉兩級組織的各種培訓外,利用周議事,專門抽出一定時間,學習時事政治,學習農村法律法規,提高班子依法科學執政的能力。採取走出去的的辦法,開闊班子成員視野,近兩年,圍繞結構調整,先後到大連、山東及晉州、寧晉等地參觀學習,提高了班子的創造力。積極鼓勵他們參加正規學歷培訓,目前已有4名同志參加了黨校、農廣校等函授培訓,2名同志獲得“農民技師”稱號,23年來,村多次換屆,村班子沒有一名落選。二是以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全力轉變作風,做到知民情,曉民意,順民心,如民願,千方百計解決民眾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建立完善了黨員學習制度,黨員聯繫戶制度、黨員承諾制等,注重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並嘗試根據黨員年齡特長,劃分黨小組,發揮種田能手在帶領民眾致富方面的作用,發揮在外經商能人信息靈通的作用,發揮老黨員在講文明生態村創建和民調方面的作用, 名黨員有了發揮作用堅實平台。

民主管理

東張口村黨支部在工作中十分注重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紮實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一是嚴格制度。認真落實“兩議兩評”、“農村人才三推”、“黨員承諾制”、村幹部獎勵式養老保險等。東張口村每周至少召開一次班子議事會,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員、村民代表議事會,村裡有什麼大事小情都民眾商量,集體決定,平時支部書記和村主任堅持坐班,其他幹部輪流值班,民眾有事隨時幫助解決。每半年,把村里工作向民眾匯報,接受評議,做到了年初有承諾,每季有評議,中間有監督,年終有成果,促進工作開展。
二是在村規民約的基礎上,廣泛爭求民眾意見,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每戶1冊下發到村民手中,村裡有了自己的一部“小憲法”。在此基礎上,他們還健全了民調會、紅白理事會,衛生組織,道德評議會,秧歌隊,集貿市場管理小組等村民自治組織,全村呈現出了文明和諧的新氣象。村里風氣正了,民心順了,自然也就和諧了,村里也就穩定了,近年來,東張口村未發生一起上訪案件。
三是為搞好文明生態村創建,投資72萬元對中心大街和8條街道進行了硬化,安裝了路燈,為保持村容整潔,成立專業的清掃隊伍。村民住房都是按新規劃設計,結構合理實用,多為四臥一廳格局,村莊綠化率達20%以上,主要街道種植了花草,達到“四季見綠、三季見花”效果。
四是村集體富了,黨支部時刻牢記宗旨,情系民眾,傾力辦實事,誠心解難題,每年承諾8件村級利民實事,發展村內的公共事業:投資221萬元,為全村6000畝耕地鋪設了防滲管道,為發展
節水農業奠定基礎;投資70萬元,建設了一座高標準教學樓;投資62萬元,修通了通往青年路的水泥路;投資17萬元建起文體活動廣場;投資23萬元對電力設施進項了整修和更換,解決了村民澆地難的問題。村民們自編了一首詩,描寫了東張口村這些年的變化:憶昔東口想當年,矮屋陋巷破衣衫;種下三瓢打一斗,光棍一年多一年;支部帶領一班人,決心改地更換天;調整產業種果樹,窮村變成花果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