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腿

在東江上游粵東北客家山區,“東坡腿”這道名菜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東坡腿”的得名相傳與北宋時期大文學家蘇東坡有關。

簡介

東江上游粵東北客家山區,“東坡腿”這道名菜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東坡腿”的得名相傳與北宋時期大文學家蘇東坡有關。“東坡腿”,系選用金華火腿,精製而成。據《食憲鴻秘》記載,此菜是〔宋〕蘇東坡創製。當代名廚師承這位文學家的燒肉技藝,仿製了這道南宋珍饈,它具有筍嫩蝦白,腿肉火紅酥爛,鮮香入味,清腴無比的特色。
據清《食憲鴻秘》 :“陳金腿(即為陳金華火腿)約六斤者,切去腳,分作兩正方塊,洗淨,入鍋煮去油膩,收起。復將清水煮極爛為度。臨起,仍用筍蝦作點(配以熟筍乾蝦),為‘東坡腿’”。
現今黃州東坡燉火腿,已在製法上有所改進,名曰:“清燉膀”。

由來

歷代流傳於粵東北山區的“東坡腿”相傳也是由宋朝循州太守周彥質傳入循州州治(今龍川佗城),以後逐步流傳至粵東北廣大山區。

“東坡腿”的得名相傳與北宋時期大文學家蘇東坡有關。蘇東坡不但是個文學泰斗,據說也是一位美食家,他對飲食文化很有研究,善於用普通的食物創成鮮美可口的菜餚。
蘇東坡(蘇軾)在宋紹聖元年被貶謫惠州,在惠州客居期間與當時任循州太守的周彥質結為莫逆之交。
蘇東坡是一位貶官,不受權貴重視,薪俸常被拖欠,生活艱辛,經常得到周彥質的接濟。一次周彥質因公幹赴穗路經惠州時順便給蘇東坡饋送油、米、藥材、土特產等物。
蘇東坡為感謝周的盛意,親自下廚烹調,盛情款待,桌上有一道用“豬腿”製作的菜深為周彥質讚賞,即席請教蘇東坡傳授烹調方法。周太守返回任所,念念不忘這道菜,立即叫廚子如法製作。
從此,用“豬腿”製作的這道菜便被稱為“東坡腿”。蘇東坡經常縱酒賦詩,“東坡腿”是最好的下酒料,酒客特別歡迎。

原料

主料:火腿(中腰峰)400克。 配料:鮮筍75克,漿大蝦仁50克。

做法

《東坡三十二味》。東坡三十二味

(1)取用陳年金華火腿(中腰)1塊,洗淨後,在靠肉的一面縱橫各剞3 刀(刀深至皮層,不能將皮剞破);鮮筍切成滾刀片。
(2)將火方皮朝下放在大碗中,加入清水至淹沒,加蓋後上蒸籠用旺火蒸1小時,潷去湯水,換一次清水,繼續加蓋上蒸籠1小時,再將鹹水潷去,先後如法蒸3次,使火腿鹹味變淡,腿肉酥爛。然後,把火方連同湯水一起倒入炒鍋中,投入筍片,改用中火燒煮15分鐘,並調整口味,起鍋裝入盤中。
(3)將炒鍋置旺火上,舀入清水300克,燒沸後,將漿蝦仁倒入鍋中,劃散至熟,用漏勺撈出,放在火腿上面,即成。

特色

色澤鮮艷,棕紅油亮,濃香撲鼻,油滑可口,肥瘦適宜,而香芋鮮香綿糯,與腿肉一同進食肥而不膩,是上乘的和酒佳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