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數學系

師資力量

截止2011年9月,全系教職工95人,其中教師85人,博士生導師10人,教授15人,副教授30人,講師40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人數為62,在讀博士的人數為11人。現有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人,全國孺子牛金球獎獲得者1人,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獎4人,教育部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數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畫1人,江蘇省第四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領軍人才)培養對象1人,江蘇省第三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領軍人才)培養對象1人,第三層次(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2人,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5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1人。

教學科研

數學系下設套用數學、基礎數學、機率與統計、計算與運籌及高等數學5個教研室,數學、套用數學、套用機率統計、金融統計4個研究所。擁有數學博士後流動站,套用數學博士點,套用統計碩士專業學位點和數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涵蓋套用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運籌學與控制論、基礎數學及計算數學全部5個碩士點。
數學系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在國內的影響逐步提高。在2006年全國數學一級學科排名中列全國第23位。套用數學被評為江蘇省重點學科。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6項,發表SCI論文二次進入全國高產機構行列。曾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中國高校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統計局優秀科技成果一等獎等獎勵。
數學系擁有數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及碩士點、統計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及碩士點、數學博士後流動站、套用數學江蘇省重點學科、套用統計碩士專業學位點。下設套用數學、基礎數學、機率與統計、計算與運籌及高等數學5個教研室;數學、套用數學、套用機率統計、金融統計等4個研究所。數學系的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2006年全國數學一級學科排名中列第23位,發表SCI論文二次進入全國高產機構行列(全國18位,全國16位)。2006-2011年立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6項。獲江蘇省自然科學一等獎一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中國高校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統計局優秀科技成果一等獎等獎勵。數學學科論文排名指標2010年和2011年兩次入選ESI。2011年的ESI排名,在國際上榜的200個科研機構中位列第154,在中國上榜的17個科研機構中位列第14,其中在中國大陸上榜的12個高校中位列第10。

專業設定

數學系設有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及統計學專業3個本科專業,其中,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為江蘇省特色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國家特色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為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點,而統計學專業是適應社會需求而開辦的新專業。數學系實行按大類招生,學生進校學習一年半後再選擇專業和專業方向。專業方向主要包括套用數學、基礎數學、機率與統計、運籌與控制、信息與編碼、信號與系統、計算機套用、科學計算和金融統計等。

辦學特色

實行寬口徑培養模式,加強通識教育,夯實數學基礎,注重專業交叉,強化實踐能力。分流培養,多方向成材。專業交叉是與東南大學工科與管理、金融等專業的結合形成的最大亮點,跨學科免試研究生占到畢業生總數的15%以上。與德國、法國等名校的校際交流名額逐年增加,到美國、英國等國際頂級學府攻讀研究生的比例也不斷增加。

升學就業

積極鼓勵學生報考數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信息科學、電子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管理科學及金融經濟等學科的碩士研究生。優秀畢業生可免試直接攻讀數學或相關交叉學科的碩士研究生,也可推薦出國留學。數學系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讀研究生或出國深造。畢業生也適宜到科研機構、國家機關、高等院校及大中型企業和公司從事科學研究、科技開發、科學管理和教學等工作。

歷史沿革

東南大學數學學科的歷史沿革和東南大學的發展緊密相連。雖然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具有不同的名稱,數學系是東南大學自1902年建校開始就成立的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系科。
1903年9月,三江師範學堂掛牌開辦。1904年招生開學。學堂所設的四個學科之一就是理化科(後稱理化數學部)。1914年8月,在兩江師範學堂原址籌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學校設8個科,其中文理科包含了8個系(圖文系,英文系,哲學系,歷史系,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1920年4月,郭秉文在校務會上提出,在南京高等師範的基礎上創辦一所國立大學議案。1921年7月13日,教育部核准《東南大學組織大綱》。8月27日,教育部核准郭秉文博士任東南大學校長。學校下設6個學科31個系,數學系成為理科的四個系之一,當年從歐洲學成回國的著名數學家熊慶來先生任系主任。國立中央大學於1928年4月24日成立。在抗戰前的國立中央大學(1928-1937),數學系成為理學院的六個系之一。在抗日時期的中央大學(1937-1939),理學院調整為7個系,數學系仍是其中之一。1940-1945,學校更名為南京中央大學,數學系更名為數理系,屬於理工學院。抗戰勝利後的中央大學(1945-1949),重新設立理學院,數學系是其中的8個系之一。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在中央大學本部的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學院,學校把所有基礎學科合併成立基礎課系。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後,當時的基礎科學系即開始招收本科生,稱為數學師資班。1982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4年成立數學力學系,1997年力學專業分出(併入土木工程學院),改名為套用數學系。2002年改名為數學系。

院系領導


職務

姓名

工作分工

黨委書記

李 濤

全面負責黨委工作

系主任

劉繼軍

主持全系工作

副書記

曹海燕

分管學生工作

副系主任

薛星美

分管科研和研究生培養工作


林金官

分管專業建設和行政工作


陳文彥

分管面上教學工作


曹海燕(兼)

分管學生工作

主任助理

關秀翠



王 峰

傑出校友



熊慶來:中國著名數學家  熊慶來(1893.09.11 - 1969.02.03)字迪之,中國著名數學家。1907年,考入昆明方言學堂。1909年,升入雲南英法文專修科。1911年進入雲南省高等學堂學習,1913年赴比利時學習採礦公費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只得轉赴法國,在格諾大學、巴黎大學等大學功讀數學,獲理科碩士學位。他用法文撰寫發表了《無窮極之函式問題》等多篇論文,以其獨特精闢嚴謹的論證獲得法國數學界的交口讚譽。1915-1920年先後就讀於法國格倫諾布爾大學和蒙彼利埃大學獲得理學碩士學位。



唐培經:中國數學家,統計學家,教育家  唐培經(1903.04.30-1988.10.22),江蘇省金壇人。1923年考入國立東南大學數學系。1928年任金壇中學校長。1929年至1934年任教於北京清華大學數學系。193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留學,1937年獲統計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應聘為國立中央大學教授,抗戰時期曾任中央大學柏溪分校主任、中央大學教務長。1948年,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1949年3月,任美國衣阿華州學院教授。1951年,受聘為聯合國糧農組織技術顧問,改進農業普查和農產統計;後任拉丁美洲區區域農業統計顧問七年。



吉 敏:中科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吉 敏,東南大學數學系77級學生,1984年在東南大學獲碩士學位,1987年在中國科學院數學所獲博士學位。現為中科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曾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成果一等獎(與王光寅合作,1995),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1995),中國科學院(首屆)“十大傑出青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997),香港求是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2001),陳省身數學獎(2007)。曾受到江澤民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姚琦偉: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統計學系主任、教授  姚琦偉,東南大學數學系77級學生,1984年在東南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87年獲武漢大學統計學博士學位,現任國際著名的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統計學系主任、教授。姚琦偉教授至今已在公認的統計學國際頂尖雜誌上發表許多重要論文, 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專著,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姚琦偉教授為國際數理統計學會Fellow,國際統計學會Electedmember,英國皇家統計學會Fellow。擔任許多著名統計雜誌編委。




程崇慶:民革中央副主席、省委主委,南京大學副校長  程崇慶,江蘇泰州人,工學博士、教授、博導、民革成員。1978年3月南京工學院基礎科學系力學師資班學習;1982年2月南京工學院數學力學系一般力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984年7月南京工學院數學力學系教師;1988年3月南京大學天文學系博士後;1995年6月南京大學理學院副院長;2002年2月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理學院副院長;2006年8月南京大學副校長;2007年12月起民革中央副主席、省委主委,南京大學副校長。



鄭家茂:東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鄭家茂,江蘇泗洪人。1979年在南京工學院數學師資班進行本科階段的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1983年在南京工學院套用數學專業進行碩士階段的學習,1986年獲理學碩士學位,同年進入東南大學數學力學系任教;1988年在職攻讀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博士,1992年獲工學博士學位。歷任東南大學套用數學教研室主任、東南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東南大學校長助理兼浦口校區管委會主任、東南大學校長助理兼教務處處長等職,2006年9月起任東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