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的鄭和記憶與文化詮釋

東南亞的鄭和記憶與文化詮釋

32文字:中文原價:20.00元內容簡介《東南亞的鄭和記憶與文化詮釋》關注的重點是東南亞視野中的“鄭和”。 我們希望通過這套叢書的學術探尋,為我們的家園尋求更多的文化認同感。 社會評價鄭和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正是為了進一步建立和鞏固中國與周邊鄰國的朝貢關係,使其制度化和經常化。

基本信息

書名:東南亞的鄭和記憶與文化詮釋
東南亞的鄭和記憶與文化詮釋
作者:曾玲主編
出版社: 黃山書社
版次:第1版 (2008年6月1日)
開本: 32
文字:中文
原價:20.00元

內容簡介

《東南亞的鄭和記憶與文化詮釋》關注的重點是東南亞視野中的“鄭和”。《東南亞的鄭和記憶與文化詮釋》借鑑王明珂關於“歷史記憶”的理論架構,以東南亞的“鄭和記憶”和文化詮釋為題,從鄭和下西洋六百年來東南亞社會發展與歷史變遷的脈絡,研究一個文化範疇中的“鄭和”。

作者簡介

曾玲,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目錄

總序
導論(曾玲)
上篇:學術論文
印尼歷史記憶中的鄭和及其隨從的神話(李炯才)
鄭和與暹羅(段立生)
從開拓先驅到友好使者:馬來西亞華社的鄭和敘述(安煥然)
前言:鄭和像的故事
一、歷史敘述與當代詮釋
二、開拓先驅的形象
三、種族偏見與文化優越
四、鄭和的族裔
五、“鄭和”下跪又坐牢
六、我們都是一家人
七、簡短的結語
馬來西亞的“鄭和記憶”及其在當代的意義:從鄭和廟和鄭和“遺蹟”切入的討論(蘇慶華)
一、前言
二、馬來西亞各地著名鄭和廟與鄭和“史跡”
1.馬六甲的“寶山亭”
2.登嘉樓的“三保公廟”
3.砂拉越尖山的“義文宮三保廟”
4.檳城杏都茅“鄭和三保宮”
綜合討論
一、馬來西亞歷史記憶中的“鄭和”
二、文化“鄭和”在當代馬來西亞
一個閩南僑鄉的鄭和傳說、習俗與崇拜形態及其社會
文化意義——福建省漳州市角尾鎮鴻漸村“太保公”廟的田野調查(曾玲)
一、前言
二、鴻漸村:福建閩南一個傳統僑鄉的社會發展史
三、鴻漸村的太保公廟與鄭和傳說、習俗及崇拜形態
(一)廟宇出現與神明來源
(二)廟宇的神誕慶典內容
1.太保公鄭和的誕辰日
2.“番客節”、“番客戲”與神誕祭典
3.“太保公蔭外洋”與祭典的主要參與者
四、鴻漸僑鄉“鄭和記憶”的社會文化意義
(一)兩類神明系統與鴻漸僑鄉的多元文化形態
(二)“鄭和記憶”與鴻漸僑鄉的跨境歷史文化網路
五、簡要的結語
鄭和庇佑華僑(陳毅明)
一、神奇的海和“鄭和竹”
二、印尼三寶壟的鄭和廟和鄭和船“鐵索”
三、中國閩南僑鄉鴻漸村的鄭和廟
下篇:文獻資料輯錄
一、鄭和與東南亞的回教
1.華人與伊斯蘭教在爪哇的傳播(劉宏)
2.鄭和、東南亞的回教徒與《三保壟編年史》(陳達生)
前言
回教在中國的傳播
15世紀的東南亞
《編年史》的出現
《編年史》的作者
《編年史》的歷史價值
《編年史》在宗教史上的價值
《三寶壟編年史》
一、序言
二、中國對外擴張的開始
三、爪哇島上的華人回教徒
四、三寶公在爪哇
五、顏英祖在杜板(Tuban)
六、黃瑞和事業的開始
七、爪哇島上華人王國勢力的衰亡
八、黃瑞和在泗水(Suraboya)的活動
九、淡目王任文的創業
十、汶文在淡目及三寶壟的統治
十一、黃瑞和時代的結束,向滿者伯夷的首次進攻
十二、金山和顏西長(Gan Si Tjang)統治三寶壟
十三、巴布大拉(PaBu TaIJa)在滿者伯夷
十四、三寶壟的華人船廠
十五、對滿者伯夷的第二次進攻
十六、淡目的第一任統治者
十七、滿者伯夷的滅亡
十八、慕明(Muk Ming)在三寶壟
十九、淡目的滅亡與三寶壠的瓦解
二十、井裡汶((Ceribon)第一個華人社區在柚木山(Djadi)成立
二十一、淡目向西爪哇擴張勢力
二十二、井裡汶蘇丹王朝的基礎
二十三、陳三才在井裡汶的事業
二十四、附錄
3.東南亞鄭和研究的新動向
——從爪哇的回教化談起(廖建裕)
一、冷戰時期的印尼鄭和研究與爪哇回教化
二、冷戰後的鄭和研究與爪哇回教化
三、蘇曼托的論文與華人回教徒
四、中國史籍與有關回教的記載
五、龍牙門與鄭和官廠
六 結語
二、東南亞的鄭和傳說、“遺蹟”、神話與廟宇
第一部分:序言
第二部分:三保公廟的歷史
第三部分:(中國)古籍中的登嘉樓(張子深輯)
第四部分:其他
三、當代東南亞的“鄭和“詮釋

序言

《台海歷史文化研究叢書》,顧名思義,就是研究福建、台灣海峽兩岸以及相鄰東南沿海地區人文歷史的叢書。我們之所以要組織編寫這樣的一套叢書,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東南沿海地區以其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最活躍進行與外部世界交流的區域。這種區域特徵,一方面孕育了其內部富有海洋文化氣息的社會經濟人文景觀,另一方面也為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增添了更加絢麗的色彩。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進步,我們的世界將日益呈現文化多元化的趨向。然而祖先的傳統是值得驕傲和自信的。我們希望通過這套叢書的學術探尋,為我們的家園尋求更多的文化認同感。第二個原因是,廈門大學有著一批學養優秀、敬業勤奮的人文學者,值得我欽佩。

社會評價

鄭和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正是為了進一步建立和鞏固中國與周邊鄰國的朝貢關係,使其制度化和經常化。這就是所謂的“宣揚王化”。事實上,通過鄭和的不懈努力,不僅亞洲鄰國不斷派使節來中國朝貢,就是中亞和非洲一些遙遠的國家,也派使節來中國朝貢,形成“萬邦來貢”的局面。朝貢成為中外官方外交接觸的一種重要途徑。朝貢往來達到了有史以來從未見過的高潮時期。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網路的形成,按照濱下武志的觀點,標誌著“亞洲經濟圈”和“前近代亞洲市場”的形成。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不能不重新評價鄭和航海所具有的重大歷史意義。鄭和的航程,超出了亞洲的範圍,遠達非洲,甚至有可能實現了環球航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