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里社區

東北里社區

東北里社區隸屬雲南省德宏州潞西市勐煥街道辦事處,地處芒市城區東北部,距勐煥街道辦事處所在地0.5 公里,交通方便。現有農戶225戶,有鄉村人口1270人。主要以傣族為主。

基本信息

社區概況

東北里社區隸屬雲南省德宏州潞西市勐煥街道辦事處,地處芒市城區東北部,距勐煥街道辦事處所在地0.5
社區全景
公里,到街道已通公路,交通方便,距潞西市人民政府1公里。東鄰城市規劃線,南鄰闊時路,西鄰團結大街,北鄰南喊河。現有農戶225戶,有鄉村人口1270人,男性508人,女性762人。主要以傣族為主。
到2008年底,社區農業人口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70人,占人口總數的39.7%;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270人,參合率達100%。其中農業人口1184人,勞動力83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74人。社區國土面積2、28方公里,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44畝,人均耕地0、47畝,主要種植糧食、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49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95畝,主要種植茶葉、杉木、糧食、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49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95畝,主要種植茶葉杉木。農民人均純收入3319元。傣族篤信小乘佛教,村寨里幾乎寨寨有“奘寺”處處有佛塔。五雲寺就是其中之一。五雲寺是芒市始建的第一座佛寺,殿中供奉著當年芒市土司方定正從緬甸迎入芒市的第一尊佛像“帕拉過勐”,十分珍貴。

社區經濟

社區耕地面積444畝,人均耕地0.47畝,林地495畝。農業人口較多,農村經濟比重較大。社區緊緊圍繞農民
無公害蔬菜種植
增收和農業增效兩大課題,深入實施農民萬元增收計畫,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挖掘鄉鎮企業潛力,壯大集體經濟積累,並鼓勵社區居民從事二、三產業,增加收入。社區現有從事餐飲服務、交通運輸、釀酒、加工等個體工商戶584戶。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人,在省內務工7人,到省外務工9人。社區的主要產以加工豆腐、加工豆芽,主要銷往市內。社區將繼續按照"以地生財、以財建市、以市興商、以商富民"的滾動發展路子,壯大集體經濟積累,帶動居民增收致富。該社區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加強財務管理,並定期以張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開展村務財務公開。財務每年公開一次。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利用資源優勢,發展種植業及第二、三產業;引進先進技術,發展種植業,五雲寺開發旅遊景點。

社區設施

截止2008年底,社區48個居民小組已全部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2個居民小組安裝了路燈。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為135戶,占農戶總數的60%,裝有太陽能的農戶數為96戶,占農
社區辦公樓
戶總數的43%。 社區到街道辦事處道路為柏油路,進社區道路為水泥路,社區內主幹道均為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1公里。全社區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15輛,機車225輛。社區居民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7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社區投資20萬元建成占地面積496㎡,建築面積220㎡,綠化面積20㎡。社區建有文化室一個,面積160平方米。 全社區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藝宣傳隊7支。居民的醫療主要依靠社區衛生所和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所面積為28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3人,距離街道衛生服務中心0、5公里。全社區建有公廁3個,建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5個。建立門前衛生包乾制度,保持轄區內的環境衛生。社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區、街道各級黨委、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嚴格按照"四個統一"要求規劃建設新農村,現有48個居民小組中已有2個居民小組安裝路燈。城村道路建設、抗震安房。

自然資源

社區有耕地總面積444畝,人均耕地0、47畝,主要種植糧食、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49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95畝,主要種植茶葉杉木。

特色產業

社區的主要產以加工豆腐、加工豆芽,主要銷往市內。社區將繼續按照"以地生財、以財建市、以市興商、以商富民"的滾動發展路子,壯大集體經濟積累,帶動居民增收致富。

人口衛生

社區現有4138戶,總人口10903人,其中農業人口1270人男性508人,女性762人。主要以傣族為主。
到2008年底,社區農業人口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70人,占人口總數的39.7%;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270人,參合率達100%。居民的醫療主要依靠社區衛生所和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所面積為28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3人,距離街道衛生服務中心0、5公里。全社區建有公廁3個,建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5個。建立門前衛生包乾制度,保持轄區內的環境衛生。

文化教育

社區建有文化室一個,面積160平方米。 全社區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藝宣傳隊7支。

人文地理

傣族篤信小乘佛教,村寨里幾乎寨寨有“奘寺”處處有佛塔。五雲寺就是其中之一。五雲寺是芒市始建的第一座佛寺,殿中供奉著當年芒市土司方定正從緬甸迎入芒市的第一尊佛像“帕拉過勐”,十分珍貴。大殿屋頂為歇山式的重疊層檐,上小下大.殿內正麵塑一尊高大的佛像,異常莊嚴靜穆。寺內金塔由8座小塔環主塔組成,小塔下的佛龕內都放有佛像,塔頂吊有黃銅鏤刻的纓絡,金光閃爍。五雲寺在傣語中名為“奘罕”意為金寺。
因傳說門口樹上有五隻白鷺居住,遠看象五朵白雲而得名。
抗日戰爭中,佛寺和金塔毀於戰火,今已全部修復。

新農村建設

2008年以來,社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區、街道各級黨委、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嚴格按照"四個統一"要求規劃建設新農村,現有48個居民小組中已有2個居民小組安裝路燈。城村道路建設、抗震安房。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一部分村內道路為砂石路、土路,需要硬化。2、需修建垃圾堆放場地及生活排水溝渠。3、五雲寺開發旅遊景點。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利用資源優勢,發展種植業及第二、三產業; 2、引進先進技術,發展種植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