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地下鐵銀座線

東京地下鐵銀座線

東京地下鐵銀座線(簡稱銀座線)是東京的地下鐵路線之一,由東京地下鐵公司經營。路線自東京都台東區的淺草站至澀谷區的澀谷站;路線及車站的英文字母代號為G(取自“銀座”羅馬拼音“Ginza”的第一個字母),代表色為橘色。在“都市計畫高速鐵道網”中的編號為3號線;由於路線貫穿繁華的銀座中心街區,因此將路線命名為銀座線。

(圖)進入澀谷站的01系電車進入澀谷站的01系電車

東京地下鐵銀座線(簡稱銀座線)是東京的地下鐵路線之一,由東京地下鐵公司經營。路線自東京都台東區淺草站澀谷區澀谷站;路線及車站的英文字母代號為G(取自“銀座”羅馬拼音“Ginza”的第一個字母),代表色為橘色。在“都市計畫高速鐵道網”中的編號為3號線;由於路線貫穿繁華的銀座中心街區,因此將路線命名為銀座線。

路線資料

(圖)銀座線01系列車銀座線01系列車

經營管轄:東京地下鐵公司
路線里程:14.3km
軌距:1435mm
車站數:19(包含起點站與終點站)
全程行車時間:約32分鐘
閉塞方式:車內信號閉塞式(CS-ATC)
雙線區間:全線
電化區間:全線(直流600V,第三軌集電式)
車輛基地:上野檢車區

簡介

(圖)接近澀谷站處的銀座線高架段接近澀谷站處的銀座線高架段

銀座線為亞洲日本第一條的地下鐵路線。最初通車的“上野站~淺草站”段路線(共長2.2公里),是由日本“地下鐵之父”—早川德次所創辦的“東京地下鐵道”公司,自1925年開始興建,而於1927年12月30日通車;1934年延伸通車至新橋站。與此同時,另一間由東京橫濱電鐵(今 東京急行電鐵)經營者—五島慶太所創辦的“東京高速鐵道”公司,也興建了“澀谷站~新橋站”段路線,全段於1939年通車。

原本兩間公司的路線相互獨立,並保持競爭關係,僅雙方路線的端點站於新橋站交會。直到1939年9月,在政府的協調下,雙方路線開始相互直通運轉。後來“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營團地下鐵,東京地下鐵公司前身)在1941年成立,兩段路線也正式合併,並將經營權讓渡給營團;“銀座線”這個路線名稱則是在1953年命名的,以2004年4月1日,營團地下鐵正式公司化為東京地下鐵當天,也在地下鐵創始地之一的上野站舉行發車儀式。

車站

車站編號站名接続路線所在地
G-01澀谷站東京地下鐵:半藏門線(Z-01)※、副都心線(F-16)
東日本旅客鐵道:山手線、埼京線、湘南新宿線
東京急行電鐵:東橫線、田園都市線※
京王電鐵:井之頭線
澀谷區
G-02表參道站東京地下鐵:千代田線(C-04)、半藏門線(Z-02)港區
G-03外苑前站港區
G-04青山一丁目站東京地下鐵:半藏門線(Z-03)
都營地下鐵:大江戶線(E-24)
港區
G-05赤坂見附站東京地下鐵:丸之內線(M-13)、有樂町線(永田町站:Y-16)、半藏門線(永田町站:Z-04)、南北線(永田町站:N-07)港區
G-06溜池山王站東京地下鐵:南北線(N-06)、丸之內線(國會議事堂前站:M-14)、千代田線(國會議事堂前站:C-07)千代田區
G-07虎之門站港區
G-08新橋站都營地下鐵:淺草線(A-10)
東日本旅客鐵道:東海道線、橫須賀線、山手線、京濱東北線
百合鷗:東京臨海新交通臨海線(U-01)
港區
G-09銀座站東京地下鐵:丸之內線(M-16)、日比谷線(H-08)、千代田線(日比谷站:C-09)、有樂町線(有樂町站:Y-18)
都營地下鐵:三田線(日比谷站:I-08)
東日本旅客鐵道:東海道線、山手線、京濱東北線(有樂町站)
中央區
G-10京橋站(明治屋前)都營地下鐵:淺草線(寶町站:A-12)中央區
G-11日本橋站(高島屋前)東京地下鐵:東西線(T-10)
都營地下鐵:淺草線(A-13)
中央區
G-12三越前站東京地下鐵:半藏門線(Z-09)
東日本旅客鐵道:總武線(快速)(新日本橋站
千代田區
G-13神田站東日本旅客鐵道:山手線、京濱東北線、中央線(快速)台東區
G-14末廣町站台東區
G-15上野廣小路站(松坂屋前)東京地下鐵:日比谷線(仲御徒町站:H-16)
都營地下鐵:大江戶線(上野御徒町站:E-09)
東日本旅客鐵道:山手線(御徒町站)、京濱東北線(御徒町站)
台東區
G-16上野站東京地下鐵:日比谷線(H-17)
東日本旅客鐵道:東北新幹線、上越新幹線、長野新幹線、山形新幹線、秋田新幹線、宇都宮線、高崎線、常磐線(快速)、山手線、京濱東北線
京成電鐵:本線(京成上野站
台東區
G-17稻荷町站台東區
G-18田原町站台東區
G-19淺草站都營地下鐵:淺草線(A-18)
東武鐵道:伊勢崎線
台東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