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飛蝗災害遙感監測機理與方法:以環渤海灣地區為例

版次: 裝幀: 2.1東亞飛蝗的地理分布

基本信息

作 者: 馬建文
出 版 社: 科學出版社
ISBN: 9787030129925
出版時間: 2004-05-01
版 次: 1
頁 數: 152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科學與自然>生物科學

內容簡介

《東亞飛蝗災害遙感監測機理與方法:以環渤海灣地區為例》在對環渤海地區東亞飛蝗進行遙感監測機理和方法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野外實驗,提出了根據東亞飛蝗生育周期即孵化期、發育期、成蟲期三個階段遙感監測的論點等內容。近年來,我國14個省(區、市)中200多個縣暴發蝗蟲災害,已對中國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威脅。《東亞飛蝗災害遙感監測機理與方法:以環渤海灣地區為例》在對環渤海灣地區東亞飛蝗進行遙感監測機理和方法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野外實驗,提出了根據東亞飛蝗生育周期即孵化期、發育期、成蟲期三個階段遙感監測的論點;通過兩年連續野外與遙感同步實驗,建立了東亞飛蝗生長發育期環境指標、樣方統計、地面光譜測試與遙感影像提取參數之間的相關分析,為實現蝗災預測預警提供了三階段監測的新模式;綜合分析氣象數據、蝗災歷史數據可以輔助排除預測預警中的一些不確定要素。 《東亞飛蝗災害遙感監測機理與方法:以環渤海灣地區為例》可供從事農業、林業等大規模病蟲害防治的管理人員、遙感災害套用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蝗蟲遙感監測研究的現狀
1.3 主要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1.4 本書主要特色
第2章 東亞飛蝗生物性
2.1 東亞飛蝗的地理分布
2.2 東亞飛蝗的生物學特性
2.3 東亞飛蝗生育條件分析
2.4 東亞飛蝗的發生動態分析
2.5 蝗害測報模型
第3章 東亞飛蝗生育環境要素的野外實驗
3.1 土壤溫度和濕度實驗
3.2 野外光譜實驗
3.3 野外樣方實驗
第4章 東亞飛蝗生育環境要素的遙感監測
4.1 數據處理
4.2 基於modis的地表溫度反演
4.3 基於MODIS的地表土壤濕度反演
4.4 東亞飛蝗其他環境要素的遙感監測
4.5 綜合分析東亞飛蝗災害
4.6 ASTER數據的自組織神經網路降維分類研究
第5章 東亞飛蝗災害遙感監測實驗的綜合分析
5.1 氣象數據與遙感反演參數的相關分析
5.2 環境要素的綜合分析
5.3 遙感反演數據與實測數據的對比分析
5.4 綜合分析
第6章 東亞飛蝗災害遙感監測系統的建立
6.1 東亞飛蝗蝗情速報“3S+C+W”系統
6.2 “3S”蝗災監測、預警技術系統
6.3 蝗災速報網路發布
6.4 結論與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蝗蟲名錄
際錄2 植物名錄
彩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