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

基本信息


作 者:

黃俊傑

出 版 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條 形 碼:

9787561758847 ; 978-7-5617-5884-7


I S B N :

9787561758847

出版時間:

2008-6-1

開 本:

16開

頁 數:

331

定 價:

38 元


本書目錄

余序
自序
儒學史研究的新視野
一、東亞儒學史研究的新視野:儒家詮釋學芻議
(一)引言
(二)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學研究之目標
(三)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學研究方法芻議
(四)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學的研究方向
(五)結論
引用書目
二、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二)儒家詮釋學的特質與經典詮釋者的“歷史性”
(三)解經者的“歷史性”是開發經典潛藏涵義的催化劑
(四)經典與解釋者的對話是創造經典之永叵性的活水源頭
(五)結論
引用書目
三、儒家論述中的歷史敘述與普遍理則
(一)引言
(二)儒家的歷史敘述是證立普遍理則的手段
(三)儒家歷史敘述與普遍理則之間的緊張性:經典中的“道”與聖人
(四)解經以求“道”的兩種方法及其問題
(五)結論:兼論儒家經典詮釋的關鍵點
引用書目
四、試論儒學的宗教性內涵
(一)引言
(二)儒家傳統中的宗教性:涵義與淵源
(三)儒學的“宗教眭”之特質
(四)兩項質疑及其回應
(五)結語
引用書目
日本儒學與經典詮釋
五、伊藤仁齋對孟子學的解釋:內容、性質與涵義
(一)背景與問題
(二)仁齋孟子學之內涵
(三)仁齋孟子學的性質與方法
(四)仁齋孟子學的思想史涵義
(五)結論
引用書目
六、中井履軒的孟子學:善性的“擴充”與“道”之人間性的重建
(一)引言
(二)中井履軒釋孟的方法:歷史的解讀方法
(三)中井履軒對孟子性善論的再詮釋:“擴充”而不是“克治”
(四)中井履軒對孟子的“道”的解釋:“道”的人間性的重建
(五)中井履軒孟子學的思想史定位
(六)結論
引用書目
七、中井履軒對朱子學的批判:從《四書》的再詮釋出發
(一)引言
(二)朱子學脈絡中“心”與“理”之關係
(三)中井履軒批判朱子學的途徑與方法
(四)中井履軒批判朱子學的內容:“心”、“理”及其關係的重建
(五)結論:丸山論旨的再思考
引用書目
八、山田方谷對孟子養氣說的解釋
(一)引言
(二)山田方谷的孟子學解釋:以孟子“知言養氣”說為中心
(三)從孟子學詮釋史脈絡看山田方谷的孟子學
(四)從日本儒學史脈絡看山田方谷的孟子學
(五)結論
引用書目
九、20世紀初期日本漢學家眼中的文化中國與現實中國
(一)引言
(二)日本漢學家眼中的文化中國
(三)日本漢學家眼中的現實中國:事實與解釋
(四)日本漢學家的中國觀:洞見與局限
(五)結論:日本漢學研究方法的再思考
引用書目
儒家身體思維探索
十、傳統中國的思維方式及其價值觀:歷史回顧與現代啟示
(一)前言
(二)傳統中國的“聯繫性思維方式”及其內涵
(三)“聯繫性思維方式”的三種表現
(四)傳統中國“聯繫性思維方式”下的價值觀
(五)儒學與現代民主政治
(六)傳統價值觀與現代人權理念
(七)結論
引用書目
十一、中國古代思想史中的“身體政治論”:特質與涵義
(一)引言
(二)中國古代“身體政治論”的特殊面向:一個比較思想史的觀點
(三)中國古代“身體政治論”論述中的思想涵義
(四)結論
引用書目
十二、古代儒家政治論中的“身體隱喻思維”
(一)前言
(二)古代政治思想史所見的身體隱喻及其涵蘊的問題
(三)“自我轉化”是“世界轉化”的起點:古代儒家的身體觀與政治觀
(四)孟子與荀子的身體隱喻中的政治意涵
(五)餘論:身體與政治組織的空間性與時間性
引用書目
十三、“身體隱喻”與古代儒家的修養工夫
(一)前言
(二)“具體性思維方式”中的“身體隱喻”:“四體不言而喻”
(三)作為實踐場域的身體及其在空間的展現
(四)作為內在整體性概念的身體及其工夫論:“心”、“氣”、“形”的分野及其統一
(五)結論
引用書目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作者介紹

黃俊傑,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博士,曾任新加坡儒家倫理小組顧問,美國華盛頓大學、馬里蘭大學、Rutgers大學等校客座教授、東吳大學東吳通識講座教授、台灣通識教育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2005起)。現任台灣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兼“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總主持人、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獲得學術榮譽包括美國王安漢學研究獎(1988)、傑出人才講座(1997—2002)、胡適紀念講座(2005—2006)、台灣大學學術研究傑出專書獎(2006、2007)、中山學術著作獎(2006)。
著有:《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2007)、《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2006)、Taiwan in Transformation(1895—2005)(Trarisaction Plablistlers,2006)Mencian Hermeneutics:A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s in Chian(2001)、《孟子》(1993)、《孟學思想史論》(卷一)(1991)、(卷二)(1997)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