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
杯形和高杯基礎的區別
當採用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柱時,在基礎中應預留安放柱子的孔洞,孔洞的尺寸應比柱子斷面尺寸大一些。柱子放入孔洞後,柱子周圍用細石混凝土(比基礎混凝土強度高一級)澆築,這種基礎稱為杯口基礎(又稱杯形基礎)。 杯口基礎根據基礎本身的高低和形狀分為兩種:一種叫普通杯口基礎;另一種叫高杯口基礎。 高杯口基礎和杯型基礎的區別是基礎本身的高低不同。所以有人說:高杯基礎是指在截面很大的混凝土柱子上面再做杯口基礎。
質量控制
杯形基礎是單層廠房常見的基礎形式。施工過程中常出現質量問題。一般從模板安裝開始進行質量控制。施工時混凝土澆築宜對稱下料。
(一)施工程式
定位放線→人工挖土→基坑土質驗收→澆砼墊層→扎承台鋼筋→支模→驗收鋼筋→澆築砼→支地梁底模→扎地梁筋→支地梁側模→砼澆築→人工養護→局部基礎砌體→驗收→土方分層回填。
(二)承台施工
杯口基礎施工略。
現澆承台基礎
經驗槽後,做磚模澆搗砼C10墊層,然後按紅線定位樁將軸線引至墊層面上,準確放出柱基承台梁模板與柱子邊線,再按設計間距彈線分格,嚴格控制承台底板鋼筋綁孔間距,並按施工規範綁紮成型。KJ柱、排架柱插筋綁紮成型時,必須在最下面用一道箍筋固定,就位後柱筋腳保證與底板筋點焊牢固,柱身根據工程軸線橫成排,縱成列,形成網狀整體用滿堂鋼管腳手架牢固定位,從而防止柱筋振搗移位。
承台基礎採用18mm厚九夾板,50×100mm木枋,@500mm夾箍,並支撐牢固,砼等級C30採用現場攪拌,用雙輪斗車送至工作面,確保砼強度及和易性,用插入式振搗器,每層厚度300mm,承台內振搗順序先邊角後中間,振搗密實,按施工規範要求一次成型。現澆柱子施工縫留於承台表面。承台基礎終凝後澆水養護,不少於14天。
(三) 土方回填
結構驗收合格後,砼強度達到規定要求後,進行土方回填工作。
根據工程特點,填料種類,設計壓實係數,施工條件等合理確定填料含水率控制範圍8%,鋪土厚度300mm,打壓遍數,一般蛙式打夯機每層至少夯打三遍,分層夯實時,要求一夯壓半夯。2、清除基坑內積水,有機雜質3、回填前必須檢驗回填土方含水量;如偏高,可採用翻鬆晾曬均勻摻入乾土或換土措施,如偏低,可採取預先灑水濕潤。嚴禁採用澆水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
上、下水管必須理設牢固,回填房心及管溝時為防止管道中心線位移,套用人工先在管道周圍填土夯實,並且兩邊同時進行,直至管頂0.5m以上時,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採用蛙式打夯機夯實。在抹帶接口處,防腐絕緣層或電纜周圍,應使用細粒料回填。5、土方回填後,採用環刀法分層取土測定土方回填的密實度不小於90%。
計算
杯形基礎的混凝土計算
杯形基礎混凝土工程量的計算方式與錐形獨立基礎相類似,一般可以將杯形基礎分為(如圖中)底部立方體VⅠ、中部稜台體VⅡ和上部立方體VⅢ。然後將三個部分體積相加後,再減去杯口的虛空體積VⅣ。
V杯基= VⅠ + VⅡ + VⅢ – VⅣ
底部立方體體積: VⅠ =AB*h1
中部稜台體體積: VⅡ =1/3 *h2[AB+ab+SQRT(AB*ab)]
上部立方體體積: VⅢ =ab*h3
杯口虛空體積: VⅣ =S杯口*h4
式中: A、B —-杯基中部稜台體下底長寬 (m)
a、b —-杯基中部稜台體上底長寬 (m)
S杯口—-杯基上口與下底平均面積 (m2)
按杯口的尺寸,一般比杯底兩邊各大50mm,因此杯口與杯底的平均面積可按下式計算:
S杯口=(杯口長 – 25mm)* (杯口寬 – 25mm)
h1 —-杯基底部立方體高度 (m)
h2 —-杯基中部稜台體高度 (m)
h3 —-杯基上部立方體高度 (m)
h4 —-杯口虛空體深度 (m)
上海2000計算規則、清單計算規則中杯形基礎的模板計算
斜模板傾斜角度小於45度時,不計算中部稜台體斜模板
S = S1 + S2
底部立方體側模板面積: S1 =2*(A+B)*h1
上部立方體側模板面積: S2 =2*(a+b)*h3
斜模板傾斜角度大於45度時,需要計算中部稜台體斜模板
S = S1 + S2 +S3
底部立方體側模板面積: S1 =2*(A+B)*h1
上部立方體側模板面積: S2 =2*(a+b)*h3
中部稜台體斜模板面積: S3 =(B+b+A+a)*h2
提示:消耗量中已包括杯芯模板
SQRT() 就代表對括弧中的內容開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