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是一所電子信息特色明顯,經濟管理學科優勢較強,工、經、管、理、文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高等院校。學院成立於1999年,是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由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申辦的獨立設定的全日制本科院校。2004年11月,經教育部批准確認為獨立學院。2005年初,圓滿通過教育部對獨立學院的辦學條件和教學工作的專項檢查。

基本信息

簡介

校園夜景校園夜景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是1999年首批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獨立學院,是由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舉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辦,2004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確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院充分依託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在電子信息和經濟管理等學科的專業優勢,設有電子工程系、計算機系、財經系、管理工程系等10個系,開設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軟體工程等20個專業,涵蓋工、經、管、理、文等多個學科,學科結構合理,專業特色明顯。學院共享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優質辦學資源,實驗、實踐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其中40%的教師具有高級職稱,65%的教師具有碩士、博士學位。學院堅持“以人為本、全員育人”的辦學理念,“以社會需求與就業為導向,面向地方和區域經濟發展,培養能夠適應為浙江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基礎知識紮實,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競爭力的套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社會聲譽與日俱增。學院將積極更新辦學理念,拓寬辦學思路,繼續營造和諧育人環境,進一步強化辦學特色和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的高水平教學型大學。

辦學條件

學院採用靈活的辦學機制,具有一流的辦學條件。學院現有下沙、東嶽和文一三個個校區,在建的臨安校區將於2012年啟用。師資力量雄厚,主要聘任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中高級職稱教師授課,其中35%的教師具有副高以上職稱,50.4%的教師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學和實驗設施完備,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337萬元,各類紙質圖書23.79萬冊和電子圖書15.35萬冊,建有完善的多媒體教室、語音室、計算中心、電子閱覽室,以及和母體共享的50餘個專業實驗室。

辦學特色

信息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浙江,順應浙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充分依託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在電子信息、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學科優勢,設定社會需求量大、發展前景良好的專業。目前設定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電氣工程與自動化、電子商務、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軟體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工商管理、金融學、英語、市場行銷等17個專業。
學院採用靈活的辦學機制,具有一流的辦學條件。學院現有下沙和東嶽兩個校區。師資力量雄厚,主要聘任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中高級職稱教師授課,其中35%的教師具有副高以上職稱,50.4%的教師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學和實驗設施完備,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337萬元,各類紙質圖書23.79萬冊和電子圖書15.35萬冊,建有完善的多媒體教室、語音室、計算中心、電子閱覽室,以及和母體共享的50餘個專業實驗室。
學院堅持以“基礎知識紮實,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競爭力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不斷深化以素質教育為主題的教育教學改革。針對學生特點,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大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貫徹“通識教育,按類教學”的思想,強調電子信息知識和經濟管理知識的相互滲透和融合;注重對學生外語和計算機套用能力的培養;實施課外教學計畫,通過語文水平測試、課外讀書活動、資格證書考試、形勢政策課、各類學術文化講座等豐富的課外活動取得學分的形式,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學院高度重視學風建設,配備了一支學歷層次高、業務能力強的思政隊伍,通過教學質量監控制、晚自習制、獎學金激勵制、學校家長聯繫制等一系列制度,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探索水平。

管理理念

校園風景校園風景

學院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有利於學生自由完美的發展為出發點。每年都有一批同學拿到高級程式設計師、軟體設計師、網路工程師、中級物流師等得到社會認可的證書,還有同學拿到微軟認證和思科認證國際通用的證書。學院鼓勵優秀畢業生積極報考碩士研究生,2004年和2005年分別有12名和14名學生考取研究生。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工作,將就業指導課正式列入培養計畫。畢業生就業率在90%以上,就業地點主要集中在地級市以上城市,行業分布主要是IT企業、金融、政府部門、中介機構和高等院校。學院經過六年的開拓進取,在人才培養上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信息工程學院作為浙江省獨立學院的一支重要力量,正在發展中崛起。學院將著力探索和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凸現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的特色,為科教興國、人才興省戰略的實施作出較大的貢獻。

現任領導

董事長:傅進軍,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現任信息工程學院董事長,兼任浙江省留學人員和家屬聯誼會顧問;浙江省思政研究會理事;浙江省社會科學聯合會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管理分會理事等職。
長期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管理、教學和研究。撰寫、主編出版了《大學生活動論》等12部著作和教材。公開發表了30餘篇論文。主持承擔國家科委、中國教育學會、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浙江省社聯、浙江省教育廳共20餘項課題。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優秀著作三等獎1項、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優秀著作二等獎1項,優秀論文一等獎1項等15個獎項。被評為浙江省“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結對幫扶先進個人,浙江省高校就業先進個人,優秀黨務工作者等。

姓 名 職 務 分 工 辦公室 電 話
王曉萍 院 長 主持學院行政全面工作。負責人事管理、學科建設、財務等工作。 下沙校區 10教229 86915170
黃核成 黨委書記 主持學院黨委全面工作。負責黨建、組織、宣傳、統戰、工會、教代會等工作。 下沙校區 10教231 86915131
管力明 副院長 負責學院本科教學、科研工作、實驗室建設等工作。 東嶽校區 禮賢樓306 87790306
馬建軍 副院長 負責招生就業工作、學生學科競賽等工作。 下沙校區 10教223 86919059
傅君英 副書記 負責學生事務、學生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共青團等學生工作。 文一校區 行政樓203 88809211
劉宗陸 組織員 全面負責學生黨建等工作。 下沙校區 10教210 87713504

院系設定

工學分院

校園風景校園風景

工學分院下設電子通信系、機械控制系、計算機系三個系,開設專業有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信息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工程等15個專業,在校學生約4280餘人。分院現有專職專任教師6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8人。
學院學生在電子設計、數學建模、ACM程式設計和智慧型汽車等大學生學科競賽中獲得獲省級以上獎項231項,其中國際級獎項6項,國家級獎項18項,省級及華東賽區獎項207項;畢業生因基礎紮實、動手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好評。

經管分院

經管分院下設財經系和管理系,開設專業有會計學、財務管理、金融系、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物流管理、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10個專業,在校學生約3830餘人。分院現有專職專任教師3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人。近三年,教師承擔各類科研項目43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3項,論文95篇(檢索42篇),著作教材5部。為了提高學生培養質量,分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研活動,培養創新精神和實際能力,學生在“挑戰杯”、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等各類大賽中獲多項獎勵。學院還與多家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實踐基地,開展產學研合作,為學生、教師提供教學實踐和科研環境。近三年的初次就業率均在96%以上,在社會上頗受企事業單位歡迎。

外國語分院

外國語分院下設基礎外語系和專業外語系,設有英語專業,在校學生420餘人。分院現有專職專任教師3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29人。近三年,教師承擔各類科研項目3項,公開發表論文48篇,著作教材7部。分院教師承擔了全院所有專業的大學外語教學任務和專業外語學生的培養,教學質量優良,學生在二年級時,各專業英語四級平均通過率達50%左右。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都較高。近三年,分院本科生一次性就業率高於全國同類院校平均水平。每年都有畢業生考取國家公務員,其中有學生被上海出入境邊防總站、浙江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浙江省安全廳及部分地區的地稅局、安全局、台州海事局等國家機關錄用,用人單位反映學生表現出色。

基礎教學部

基礎教學部下設數學教研室、物理教研室、人文社科教研室和體育教研室等4個教研室,現有專職專任教師42人,其中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3人。分院教師承擔了全院所有專業的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教學效果良好。近三年,教師承擔各類科研項目6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3項,專利3項,論文84篇(檢索38篇),著作教材15部,省級精品課程一門,省級規劃教材1部。

專業設定

校園風景校園風景

機械工程系: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
電子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工程
財經系:會計學、金融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
管理工程系:工商管理、市場行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通信工程系: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外國語系:英語
自動化系:自動化、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新聞出版系:印刷工程
生命科學系:測控技術與儀器

人才培養

校園風景校園風景

學院堅持以“基礎知識紮實,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競爭力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不斷深化以素質教育為主題的教育教學改革。針對學生特點,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大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貫徹“通識教育,按類教學”的思想,強調電子信息知識和經濟管理知識的相互滲透和融合;注重對學生外語和計算機套用能力的培養;實施課外教學計畫,通過語文水平測試、課外讀書活動、資格證書考試、形勢政策課、各類學術文化講座等豐富的課外活動取得學分的形式,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學院高度重視學風建設,配備了一支學歷層次高、業務能力強的思政隊伍,通過教學質量監控制、晚自習制、獎學金激勵制、學校家長聯繫制等一系列制度,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探索水平。

學院管理

學院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有利於學生自由完美的發展為出發點。每年都有一批同學拿到高級程式設計師、軟體設計師、網路工程師、中級物流師等得到社會認可的證書,還有同學拿到微軟認證和思科認證國際通用的證書。學院鼓勵優秀畢業生積極報考碩士研究生,2004年和2005年分別有12名和14名學生考取研究生。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工作,將就業指導課正式列入培養計畫。畢業生就業率在93%以上,就業地點主要集中在地級市以上城市,行業分布主要是IT企業、金融、政府部門、中介機構和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居浙江省同類高校前列。學院經過六年的開拓進取,在人才培養上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