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瓊友松圖卷

杜瓊友松圖卷

《友松圖》卷,明,杜瓊作,紙本,設色,縱28.8cm,橫92.5cm。 ”又據杜瓊文集中有關魏友松的詩文可知,杜瓊姊丈魏本成,號友松,魏氏一家都是仕宦文人。 圖中,杜瓊有意突出魏友松的形象,以體現主題。

杜瓊友松圖卷

友松圖》卷,明,杜瓊作,紙本,設色,縱28.8cm,橫92.5cm。
此圖無款,鈐“東原齋”、“杜用嘉”、“一丘一壑”三印。後有文伯仁跋,說明為杜瓊之作。據張醜《清河書畫舫》著錄:“東原先生為其姊丈魏友松寫號圖,當時有題詩,不知何時脫落,尚賴劉完庵長句具存,足稱藝林雙璧。”又據杜瓊文集中有關魏友松的詩文可知,杜瓊姊丈魏本成,號友松,魏氏一家都是仕宦文人。此圖的創作背景是魏友松到杜瓊的“東原齋”做客,兩人興致極高,交談十分投機。事後,杜瓊便乘興作畫題詩紀之,並送與魏友松。
《友松圖》以魏本成的別號為題作畫,開吳門畫派同類題材之先河,這類“別號圖”主要流行於早期的吳門畫家之中,而止於吳門畫派衰落之時,在此前後則較為罕見。《友松圖》是一幅典型的庭院小景畫,描繪了庭院內的景物和人物的活動。卷首坡石上古松挺立,房屋隱露,樹木叢圍。正房內二人促膝而談,身著紅色官服、頭戴官帽者為魏友松;身著藍色布衣、手持書卷者是杜瓊本人。此外還有兩名書童侍茶。畫卷中段為園內比較開闊之處,設有盆景、棋案,繪有兩組文人活動,一為伏案作畫,一為賞景漫遊。卷尾面假山數峰,錯落有秩,結構密而不塞。假山上建有小亭,當是杜瓊文集中所言的延綠亭。圖中,杜瓊有意突出魏友松的形象,以體現主題。值得注意的是,《友松圖》的創作目的不同於一般的文人畫,它在寄樂於畫的同時,又是為紀念友人相訪而創作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紀念性,其中的人物及景物都有所指,同時還配有詩文說明或友人的題跋。這種創作方式在後世吳門畫派的作品中普遍流行,如沈周的《京江送別圖》卷、文徵明的《惠山茶會圖》卷等。在畫法上,此圖繼承了元代黃公望、王蒙的傳統,青綠淡著色,筆法於嚴謹縝密中見蒼健勁逸,設色秀潤雅致,從中可見畫家溫文爾雅的風範。
清張醜《清河書畫舫》收錄。
撰稿人:楊麗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