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沁芬

杜沁芬

杜沁芬,1987年出生於湖南,陶瓷藝術家,現任教於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陶瓷教研室。2007年,考入中國美術學院。2011年以學院第一名,保送攻讀中國美術學院陶藝系碩士。2013年,作為新銳陶藝家與丁乙、宋冬、邱志傑等共同參與在北京當代藝術館舉辦的“墨測高深”當代空間水墨展,至此陶瓷材料被更多當代藝術形式套用介入。

人物簡介

杜沁芬 ,陶瓷藝術家,廣州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專業教師。1987年生於湖南。擅長當代陶藝器物、陶藝新材料的創作,陶藝作品多採用紙纖維瓷、香灰釉等陶瓷新材料。現任教於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陶瓷教研室。

2007年,考入中國美術學院。2011年以學院第一名,保送攻讀中國美術學院陶藝系碩士。2013年,作為新銳陶藝家與丁乙、宋冬、邱志傑等共同參與在北京當代藝術館舉辦的“墨測高深”當代空間水墨展,至此陶瓷材料被更多當代藝術形式套用介入。

人物經歷

2007-2011本科期間多次榮獲中國美術學院年度優秀作品獎,2011年畢業作品《殼系列》獲當年畢業生優秀作品獎。本科畢業後對陶瓷新材料不斷深入探索,結合紙纖維、紫砂、德化瓷泥、雞翅木等不斷拓展創作。2013年,獲第四屆國際ICMEA新秀陶藝家競賽一等獎。2014年陶藝系研究生畢業,畢業創作《不器》獲獎並被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曾被邀請參加韓國京畿陶藝雙年展、日本現代陶藝交流展、台灣中日韓陶藝交流展、土耳其issca陶瓷教育年會作品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主辦的陶藝教育年會。

作品在大陸、台灣、澳門及日本、韓國、土耳其、澳大利亞等地美術館和博物館等公共機構展出。

作品被北京當代藝術館、山東省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土耳其地中海大學美術館、陝西富平國際陶藝村美術館等藝術機構及個人收藏。

代表作品

《殼》、《殼之再生》《木土山》、《不器》、《香灰釉系列》

參展經歷

2011中國第三屆新秀陶藝家作品雙年展陝西西安

2012杭、澳陶藝交流展中國澳門

2012世界華人教育大會作品展浙江杭州

2012中、日、韓陶藝家邀請展湖北武漢湖北美術家協會

2012中國首屆當代陶藝大展中國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

2013亞洲現代新陶藝日本金澤21美術館

2013第四屆國際ICMEA新秀陶藝家競賽陝西富平國際陶藝村

2013界尚當代實驗陶藝展山東山東省美術館

2013美術報藝術節陶藝專場浙江浙江省美術館

2013“墨測高深”當代空間水墨展北京北京當代藝術館[1]

2013ISCAEE國際陶藝教育年會交流展土耳其地中海大學展覽館

2013禪茶一味——生活品質展浙江杭州杭州博物館

2014第九屆中國當代青年陶藝家作品雙年展浙江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2

2014第十三屆浙江省美展浙江杭州浙江美術館

2014第十二屆全國美展陝西西安大唐美術館

2015第十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銀獎湖南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2015亞洲現代陶藝交流展浙江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3]

2016第二屆中國當代陶藝大展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

2016“凝.器”亞洲當代陶藝邀請展四川峨眉國際旅遊交易博覽中心[4]

2016陶陶之萃——藝術器物展廣東廣州逵園藝術館[5]

2017韓國京畿陶藝雙年展韓國韓國驪州陶瓷世界

2017亞洲當代陶藝交流展日本愛知縣陶瓷博物館

重要收藏

作品《木土山》收藏於北京當代藝術館、

作品《殼之承II》收藏於山東省博物館、

作品《殼》系列收藏於中國美術學院、

作品《殼之再生》收藏於陝西富平陶藝村博物館、

作品《殼細胞系列》收藏於土耳其地中海大學美術館

人物評價

杜沁芬一直在嘗試將材料語言和工藝技術運用於當代陶藝創作,作品《不器》系列,以印坯塑型,保留了印坯時手、工具產生的手感痕跡,其形態、材質與點線工藝的對話和意象流露,構建出富有感染力的造型語言。她的作品背後在向人們喻示著一個令人深思的文化境遇問題,這也是作者對於當代藝術創作的深層思考。她作品的創作特徵是作者創造力、思想性過人的真實記錄,同時也是其具備良好藝術綜合學養的明證。從杜沁芬的作品創作中,可以看到她紮實的專業功底、突出的學術研究能力,對材料敏銳地創造力,認真的敬業態度和嚴謹治學的精神。

“殼”系列

杜沁芬設計的《殼的重生》以德華瓷泥為基礎,吸收了紙纖維等元素,燒制出來的質感有如“殼”一樣,既可以作為盛放東西的器具,單獨擺放也是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同樣以“殼”為主題的金缽、銀缽,添加了金箔、彩漆等各種元素,讓傳統陶藝中的“缽”變得更豐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