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礦務局

開平礦務局

開平礦務局成立於1878年7月24日(清光緒四年六月二十五日),位於唐山開平鎮。是清末創辦的大型近代化煤礦。美國前總統胡佛曾在此任總經理。

簡介

開平礦務局 開平礦務局

礦區在直隸(今河北省灤縣開平鎮(今屬唐山市)西南,明清兩代已有為數眾多的小煤窯,1876年(光緒二年)李鴻章派唐廷樞籌辦,次年擬定官督商辦章程,招集商股。1881年全面投產,日產量300噸,1883年超過600噸,1894年已達2000噸,平均增長率為19.37%。唐廷樞注重改善產銷條件,先後修建了運煤專用運河和鐵路,還自備6艘煤輪,在上海、天津、牛莊等港口有專用碼頭和堆疊。1892年張翼接任督辦,開始大借外債。1900年,英商墨林公司借八國聯軍侵華的武力威懾誘騙張翼,攫取開平,改名開平礦務有限公司,名為中外合辦,實為英國資本控制。1912年又吞併灤州煤礦,合稱開灤煤礦。抗日戰爭勝利後,為國民黨政府接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收歸國有。

歷史

早在明永樂年間(1403-l424),河北灤縣的開平礦區已用土法開採。

開平礦務局 開平礦務局

1876年,李鴻章唐廷樞籌辦,擬訂官督商辦章程,招商集股。

1878年7月24日(清光緒四年六月二十五日)在直隸唐山開平鎮正式成立“開平礦務局”。

1881年全面投產。僱工3000人。1882年,年產煤38000噸,1898年達730000噸。歷年擴充設備,改善運輸條件,備有運輸煤輪,設有專用碼頭和堆疊。到19世紀末,總資產已近白銀600萬兩。

1892年唐廷樞死後,張翼接任督辦,礦權逐漸為外商控制。

9月,俄國軍隊占據開平煤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收歸國有。

盈利能力

開平礦務局建有焦炭廠、磚廠、細棉土廠(水泥廠),還在新河購置幾萬畝土地,開辦了機器墾殖的農場,並放眼省內外,在熱河境內的永平金礦、承平和建平銀礦,中國鐵路公司、天津煤氣公司等一些新興企業中投股參股,跨地區、跨行業,多渠道地開展了多種經營,使開平礦務局的經濟實力不斷增長,影響日益擴大。

據當時報載:“開平舊股票每百兩值160至170兩”,一時,市面上爭相投資開平產業,到1900年2月底,開平煤礦已招集股金158.38萬兩,生產原煤670餘萬噸,實現的利潤相當於股本的3.06倍,還從盈利中支付股息187.9萬兩,提取公益金296.3萬兩。

礦區

一、二號井均為圓形井筒,直徑4.2米;井壁都是用料石砌成,牢固且造價昂貴。拱型巷道用料石、塊鐵築成,十分堅固。
一號井架為木結構,德國式井架,高70英尺(23米),鋼絲繩罐道,天輪直徑2米,500馬力蒸汽絞車,滾筒直徑4.5米,兩層罐籠,可裝4個礦車,提煤兩噸。

二號井也是木結構的德國式井架,高20米,鋼絲繩罐道,天輪直徑4.3米,蒸汽絞車,單層罐籠,帶一個礦車。

井口天橋設有選煤機,從井下提上之煤,經選煤機,通過漏斗,裝入鐵路煤車,由火車直接外運。

西方先進的採礦技術和採煤機械的使用,帶來了中國採煤業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尤其是大維式抽水機、蒸汽絞車和蒸汽風扇機的引進,是中國採礦史上第一次使用當時世界一流的先進採煤機械,為中國採煤機械的發展起到了示範作用。

美前總統胡佛與開平礦務局

美國前總統胡佛親筆簽名的清代股票。 美國前總統胡佛親筆簽名的清代股票。

1897年,英國礦業巨頭墨林採礦公司公開招聘具有長期找礦工作經驗的地質學家,並要求應徵者的年齡必須超過35歲。當年胡佛才剛剛23歲,他在應聘時採用虛報年齡的招數矇混過關,並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了這份工作。

1899年2月,墨林公司將胡佛派往中國進行探礦事業。興奮的胡佛立即向相處多日的女友求婚,並在結婚的第二天便偕同妻子奔向萬里之外的中國。

當年3月,胡佛夫婦抵達天津,在今天的重慶道國小西樓舊址安頓下來,他們還分別給自己取了一個中文名字,胡佛名為“胡華”,他的妻子名為“胡潞”,夫妻兩個在天津生下了兩個兒子—赫伯特和艾倫。

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他除了在天津的寓所附近救下後來擔任北洋政府總理唐紹儀的女兒唐梅外,還夥同德國人德璀琳騙取了開平礦務局的所有權。
最初,英國人以“飼養信鴿為義和團傳遞情報”為由,將開平礦務局督辦張翼抓了起來。正當這位張大人被嚇得半死的時候,他的德國顧問德璀琳前來探監,並使其當日即獲釋放。但是德璀琳向張翼提出要以保礦為名成為開平礦務局總辦,膽小怕事的張翼在未奏請朝廷的情況下,擅自答應了德璀琳的無理要求。
德璀琳畢竟只是一個被中國政府聘請來華的顧問,他手握總辦大印卻無法以此獲得利益。胡佛經過廣泛收集資料和考察,在《開平煤礦報告》中胡佛做出這樣的結論:“這項產業肯定值得投資100萬英鎊,這個企業絕不是一種投機事業,而是一個會產生高盈利的實業企業。”

於是,胡佛與德璀琳共同炮製了《出賣開平礦務局契約》,1900年7月30日,德璀琳以開平礦務局代理總辦的身份,將開平礦物局“賣給”代表墨林公司的胡佛。然後,胡佛和德璀琳兩人又採取恐嚇加欺騙的手段脅迫張翼在契約上籤字,1901年2月,胡佛憑藉這個“大功”被墨林公司任命為英商開平礦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清政府知道這件事後,於1904年底派人赴倫敦勞倫斯法庭打了一場國際官司。官司表面上是清政府勝訴了,但判決書只是“無法強制執行”的一紙空文,清政府根本無法收回開平煤礦。

但是胡佛並沒有長期在開平礦務有限公司任職,1901年,比利時商人成為開平礦務有限公司的大股東,胡佛便辭去了總經理一職,於次年帶著妻子離開了中國。胡佛在中國的“打工”經歷,使他成為美國人裡面第一個在中國發財的百萬富翁,並利用這些資產在返回美國後繼續發展,繼而轉戰政壇。在1929年當選為美國第31任總統。

主權歸屬

1892年開平礦務局總辦唐廷樞逝世,清廷任命張翼為繼任者。
1898年,張翼升任開平礦務督辦兼直隸熱河礦務督辦。時任開平礦務局會辦的周學熙,擢升為開平礦務局總辦。為了修造秦皇島煤碼頭,張翼向英國墨林公司借款20萬英鎊,而後又向德華銀行借款四十五萬兩,外資的比重不斷增加,改變了開平礦務局的資金結構。開平礦務局股本為一百五十萬兩,原有官、私借款八十四萬兩,合計二百三十四萬兩。而所借用外資達一百八十五萬兩,占全部資金四百一十九萬兩的44%。

1900年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戰亂直接影響天津塘沽乃至開平煤礦。5月,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塘沽,9月,俄國軍隊占據開平煤礦。張翼在天津英租界被拘押,罪名是疑與拳匪相通。隨後,胡華夥同德國人德璀琳騙取了開平礦務局的所有權。

1901年2月英國騎兵旅以護礦的名義占領開平煤礦,升起了英國國旗。從此清政府開辦的開平礦務局被英國商人占有。

英商經過短期的修整,開平煤礦於1901年3月恢復生產。大批採用外國員司,採用西方經營方式管理開平煤礦,建起發電廠,以電力代替蒸汽,擴大了生產能力。此外為了提高運輸能力,還完善了秦皇島碼頭裝卸設備。1901—1912年6月開平煤礦共產煤炭1160萬噸,獲利潤二千六百餘萬銀元。1902年2月27日,胡華和東方辛迪加公司代表吳德斯,被任命為開平礦務有限公司的總辦。7月,將開平礦務局股東的舊股票換成新公司的股票。同時成立德璀琳、嚴復、梁誡等組成的臨時股東部,而公司的實權仍由胡華、吳德斯操縱。

1912年,與灤州煤礦合併,成立開灤礦務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