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赫咺

李赫咺

李赫咺,物理化學家。長期從事催化化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建立並領導了南開大學化學系催化研究 室。1926年出生於湖南長沙(今望城縣)。1948年入南開大學化學系學習,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信息

李赫咺-簡歷

1926年11月18日 出生於湖南省長沙縣(現望城縣)。

1948-1952年 南開大學化學系學習。

1952-1955年 南開大學化學系助教兼系務助理。

1955-1956年 北京俄語學院留蘇預備班學習。

1956-1960年 莫斯科大學化學系研究生,獲副博士學位。

1960-1978年 南開大學講師、化學系副主任。

1978-1983年 南開大學副教授、研究室主任。

1983-1986年 南開大學教授、化學系主任。

1986年 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赫咺-生平介紹

1952年畢業後留校任助教兼系務助理。1956年赴蘇聯莫斯科大學化學系就讀研究生,在托普切娃(K.V.Topcheva)教授指導下研究矽酸鋁催化劑孔結構的調變及對裂化活性和巨觀動力學的影響。1960年獲副博士學位後回南開大學化學系任教。籌建了催化實驗室,開展多相催化研究,開設了“催化與動力學”專門組課程。1962~1966年任化學系副主任。1978年任化學系副教授,負責籌建了催化研究室,任研究室主任,組織研究室的主要力量開展了分子篩的合成、改性和催化劑研究,並積極支持了校辦催化劑車間的建設,使研究室的某些研究成果能儘快轉化為生產力。1983年任教授。1983~1986年任化學系主任。1986年任博士生導師,並任中國化學會催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石油學會石油煉製學會分子篩學組成員,《催化學報》、《分子催化》、《精細石油化工》等刊物編委。

李赫咺自1983~1996年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關於分子篩催化基礎研究的兩項重大和一項重點項目課題及其他部委多項科研任務,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他與合作者研究了分子篩的合成,共合成了數十種不同結構類型、不同骨架組成的沸石分子篩、磷酸鹽分子篩、中孔催化材料,各種雜原子分子篩,以及超微粒分子篩和分子篩膜等特殊聚集態材料,系統考察了分子篩的結構、性質、催化性能及相互間的關係;廣泛探討了分子篩的改性方法,研究了分子篩表面性質和催化性能的調變規律和機制,並用核磁共振等系列新技術探討了改性過程中分子篩中鋁的狀態的變化和酸位的存在形式,為指導分子篩新催化劑設計提供了理論和實驗依據。他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近200篇。

李赫咺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注意將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密切結合,在分子篩合成與新催化劑研製方面與合作者開發出多項有套用價值的研究成果,已申請了14項發明專利,6項成果已用於工業生產,如:NKF分子篩(ZSM-5分子篩)的新合成方法——“直接法”,突破了合成這類分子篩的傳統方法和理論,不加有機模板劑合成了NKF分子篩,此成果已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和天津市十佳專利獎等多項獎勵。在分子篩改性研究的基礎上已開發多項新催化劑成果,其中:①合成乙二醇乙醚NKC-01催化劑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②乙醇脫水制乙烯NKC-03A催化劑獲國家發明四等獎;③乙苯、乙醇合成對二乙苯NKC-8912催化劑獲國家發明四等獎;④NKC-5碳五芳構化催化劑被國家科委、國家技委等單位列為1995年國家級新產品。上述分子篩催化劑研究成果均已在工業生產中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被選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第一批優秀成果。1990年國家教委和國家科委授予李赫咺“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李赫咺招收培養了碩士研究生20多人,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15人,為國家培養人才作出了貢獻。

李赫咺-主要論著

1 李赫咺,項壽鶴,吳德明等.ZSM-5沸石分子篩合成的研究.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1,2(4):517

2 李赫咺,藏雅茹,陶克毅等.高溫水蒸汽處理對HZSM-5分子篩上乙烯、苯烷基化反應性能的影響.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5,6(3):191

3 潘履讓,賈春娟,李赫咺.NKC-03A乙醇脫水制乙烯催化劑的活性位和失活規律研究.催化學報,1989,10(4):372

4 趙亞楠,項壽鶴,李赫咺.B-SiZSM-12分子篩的合成、結構與性能研究.催化學報,1990,11(4):323

5 王延吉,唐靖,李赫咺.-Fe2O3-Hβ-Al2O3催化劑製備方法對其表面性質和催化丙烯醚化反應性能的影響.催化學報,1995,16(5):381

李赫咺-成就及榮譽

1 李赫咺在分子篩合成方法、改性規律、催化原理和新催化劑開發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許多有特色的成果,申請了14項發明專利,獲得數項國家發明獎和市部級科技進步獎及十佳專利獎。培養了多名研究生及博士後,被國家教委和國家科委授予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