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嶽[上海浦宇銅藝裝飾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西嶽[上海浦宇銅藝裝飾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西嶽[上海浦宇銅藝裝飾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西嶽,上海浦宇銅藝裝飾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基本信息

海闊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中國五嶽之一的“西嶽”華山,北望黃河,南接秦嶺,海拔2160.5米。華山,自古就被譽為“奇險天下第一山”,登臨絕頂,人們會產生“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的感覺。 說來湊巧,今天記者筆下的人物也叫“西嶽”,大名、小名均叫西嶽,姓和名加起來,“李西嶽”是也。 李西嶽,1965年出生在江蘇海門德勝鎮。那個年代出生的人既幸運又不幸。 幸運的是,他在“小小少年”時代就經歷過海風吹、海浪打,一呼一吸都帶著濃重的海味,一吞一吐全跟“海”有關。無疑,這“海的滋味”鑄就了他“海納”“有容”的大器與大氣。 不幸的是,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均被海水浸泡。無疑,這“海的滋味”又苦澀又過鹹——那從小被人瞧不起,過於沉重的壓抑,幾乎使他窒息與虛脫。 所幸的是,李西嶽從小志存高遠。他說:“我做什麼都是要求做得最好,也能做得好,因為我是用心去做。做什麼都很有信心,做到最好!” 所喜的是,老天眷顧他,因為他滿懷信心與信念,自強不息的雄心一直在潛意識裡從不服輸,想乾一番大事的壯志一直深埋在心田。 這不幸與幸運,這幾番幾度的“海滋味”,鑄就了他的海派秉性。 海最低,能容;山最險,夠觀。 這位名叫西嶽的李先生,生在東海邊,卻偏偏擁有一個西部華山一樣的名字,這隱喻著什麼呢?山與水相依,水與山相傍,定會有故事發生。

海門

父親實業 母親教育

海門,因出江入海之門戶而得名,它與上海僅一江之隔。隨著滬崇蘇越江通道的建設,海門與上海將真正實現“零距離”。 這個人傑地靈,文化積澱深厚的地方,清末狀元、著名實業家張謇,現代著名畫家王個簃等名人輩出。海門經濟發達,三星繡品名揚天下,是中國最大的床上用品批發市場。 張謇(1853年~1926年)字季直,號嗇庵,海門常樂鎮人。1894年,考中狀元,當上翰林院修撰。鑒於甲午戰敗,國事日非,為了實現“救貧”、“塞漏”的抱負,他在兩江總督張之洞的支持下,在南通開始了“實業救國”的實踐。在興辦實業的同時,張謇按照“父實業,母教育”的思想,在南通興辦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事業,並被代代傳承。 李西嶽繼承了父親的聰明。其父叫李廣元,為設計工藝工程師,在南通很有名氣。年過90,頭腦仍然清醒,還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和日語。 李西嶽說:“父親畢業於蘇州老東湖大學,是熱血青年,打過仗。曾被日本人抓到黑牢里餓了3天,很多人常常被餓了幾天后,就拖出去餵了狼狗。父親看見牢房上面有一線光亮,產生了逃跑的念頭。但一個牢友怕鬼子發現,父親就先把他托出,然後自己再翻牆逃跑。父親說不管是誰,只要抗日,我就幫他!”但因為當過6個月的鄉長,李父解放後被定為反革命,直到改革開放才平反。解放前夕,他已跑到香港買了房子,安頓好後便返回南通。他與母親是連理枝,還收養了一個朋友的遺孤。沒想到,父親回來後就因身體問題再也無法出去了。 “父親在江蘇宜興芙蓉茶場度過了近30年。先是勞改,釋放後仍留下來工作,拿幹部的工資。他發明了705制茶機,用於制茶業,結束了‘芙蓉春’制茶工藝中摻和進口茶的落後歷史。那時我5歲,清楚地記得,當時農場開慶功大會,獎勵發明人一個紅皮筆記本。母親路秀芬‘文革’受牽連,下放到海門農村。母親出身大戶人家,念過私塾。母親曾說,就是要飯也要讓孩子們上學、接受教育!”李西嶽回憶道。 李西嶽說:“江浙一帶的人都知道‘芙蓉春’,但很少有人知道制茶機器的真正發明人是我父親。父親從農場退休後,便跟上海一位做銅門的商人有了早期接觸。許多人都知道父親能發明製作機器,便尊為‘高人’。而這個上海做銅門的商人每每遇到困難,都會上門尋求父親幫助。後來就乾脆讓父親做配件,兩人成了合作夥伴。” 噢,海門,其實就是李西嶽先生的“心門”。

海品

虛懷若谷 寬以待人

採訪中,李西嶽先生說:“我對一切人,只有人負我,我從不負人;我對一切人,都仁至義盡。” 當年,李西嶽老家的門口有一條大河,母親帶著兄妹4人住在一間20幾平米的平房裡,屋後是竹園。西嶽母親相夫教子,特別重視孩子讀書。但因為是反革命家屬,一家5口不能享受任何照顧;生產隊分糧食,最後才會輪到他們。生為“狗崽子”,學費不能減免。每學期2元的學費,常常是賣了口糧去交,母親說哪怕要飯也要讓孩子上學。 在西嶽的記憶中,母親一年兩次帶4兄妹去芙蓉茶場望父親,直到他徹底平反。西嶽的大哥現已去世,他是父親朋友的孩子,因為父母雙亡,仗義慈悲的父親便領養了他。西嶽的大哥吃了很多苦,年輕時,家裡就靠他支撐。西嶽記得,他們上學沒用過書包,就用籃子提著書本。 艱難的日子一天天地熬著。西嶽終於考上了南通大學附院工藝美術系中專,學藝術鑄造和工藝美術,他對來之不易的學習特別有感覺。 好景不長,他只上了一年中專就為生活所迫退學了。家裡剛分了地卻沒人種,西嶽的哥哥姐姐都成家了,二哥頂替父親去農場工作,父親生病很厲害,母親年邁,家裡根本沒能力供小兒子讀中專了。 剛展開幼翅的西嶽,只有一個選擇:折翅、退學! 退學後,西嶽開始種地。這個十六七歲的小伙子,個頭卻很小。可憐他還要每天挑兩大桶水澆地,在田間地頭沒日沒夜地苦幹…… 彼年,西嶽種的棉花大豐收!他不僅還清了生產隊的欠糧欠錢,而且第一次把家中的糧缸米櫃裝得滿滿當當。看著用自己汗水換回來的糧食,西嶽心裡又酸又甜,真是苦樂年華呀! 農閒時,西嶽就做小生意。他沒本錢,便在學校門口和街頭賣江米棍,這些用空心米花炸的棍子,一分錢一根,是孩子們愛吃的零食。賣出3根,才賺1分錢。賺到一點本錢後,西嶽又去販大米。常常是挑十幾里路,賺一斤一分錢的差價,一天跑好幾趟。 西嶽說:“那些日子,我常常回憶我的教室、老師和同學。印象最深的是蔡老師,想像著她的美麗和善良,她沒有因為貧窮而瞧不起我,還在許多場合都說‘西嶽很優秀’!我永遠也忘不了離開學校時多么捨不得,覺得對不起我的老師……之後,我乾過許多工作,雖然都幹得很好。但是,只有做鑄銅時,才感覺真正找到了歸屬。我從鑄造的軌跡中尋覓藝術的真諦,在質的感悟中尋找到了自身的空間!”

海風

吹往雲南 刮向海北

《聖經·舊約》載:造物主造了一男一女,說:“人要離開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兩人成為一體”。因此,他們不再是兩個人,而是一體了。 李西嶽的夫人叫朱衛紅,原是家鄉鎮子的村黨支部書記的千金。也許是緣於小伙子的聰明與孝敬,朱衛紅的朋友就把她介紹給了西嶽。當時,西嶽家在隊里是最窮的。她家裡人自然堅決反對。西嶽說:“我當時向衛紅髮誓:我們今後什麼都會有。我夫人非常善良,為人也很誠實,她相信我。現在看來,我沒有讓她失望!” 結婚後,夫婦雙雙到雲南昆明做豆芽,好似黃梅戲裡的董永與七仙女,在風景如畫、四季如春的宜人之鄉過著現代田園生活。不久,卻被父親的一個電報給打亂了。電文說“父急病,快回。”父子心連心啊,西嶽雖然捨不得走,心疼耗時兩年才打開的豆芽市場,他還是毫不遲疑地就處理了攤位。 夫妻趕回海門才知道真相。原來,父親早年與合作做銅門的施老闆有一筆活要加工,打來的定金卻被人騙走,廠里陷於停產困境。父親無法面對合作夥伴,這才讓西嶽回來救急。西嶽沒有讓父親失望。一個月後,工件如期交付,工廠正常運轉,西嶽便離開了父親的工廠。 之後,聽說邊疆貿易好做,西嶽就去了內蒙古;西嶽到了滿洲里,跟俄羅斯人做床上用品。當時別人都做低檔產品,而當時已經開始流行席夢思,西嶽看準:“做高檔,做床上用品,特別是海門的繡品。進大商場,總經理很賞識,大百貨商場的床上用品全用我的貨源!” 可是,不久家中又出事了!母親打電報說,父親中風了。中風的父親手腳不靈,第二次便說不出話來。病危通知書都發了,西嶽說:“好多貨款都沒來及得收就趕回家了!”

海潮

大浪淘沙 真誠本色

西嶽回海門後的當務之急就是“打理工廠”,許多活計是有工期的。父親生病,西嶽便全權打理。西嶽真心實意地幹了一個月,祈禱了一個月。一月後,西嶽父親的病竟奇蹟般地好了。 西嶽感謝上蒼,同時又跟日漸衰老的父親說:“兒子是學工藝美術、鑄造的,讓我來乾吧!您也該享福了,陪媽媽一起盡享晚年吧!或是給兒子當軍師、做參謀吧!” 1994年,西嶽父親的朋友、上海商人施老闆,想請西嶽到公司上班做管理,待遇開到了天價。但西嶽說:“我想做自己的事業,要有創意性。我們可以合作,我就先幫你加工活兒。” 那個夏天,長久的悶熱天氣,廠里老工人集體請假休息,而客戶又催活兒。緊急時刻,施老闆急電請西嶽“救駕”。第二天,西嶽從海門調了兩個人過去。3個人不分白天黑夜的乾,半個月就完成了十幾個老工人幾個月乾的活兒!那可是炎炎夏天呀,西嶽和兩個夥伴硬是半個月沒洗澡,只衝沖涼水,吃饅頭充飢,死拼苦幹拿下了差事。 後來,施總在趙巷的車間承包給西嶽,專門給施總搞加工,實行單獨核算。次年,施總要求交房租,西嶽同意了。這意味著是西嶽自己的廠子了。 李西嶽立即註冊了自己的公司:上海浦宇銅藝裝飾製品有限公司!他站得高、看得遠,不計較一年幾萬元的房租。 歲月雖崢嶸,但李西嶽並沒有蹉跎光陰。 是的,西嶽結婚時造樓房,是他們隊里的第一個,父親親自設計的下三間上三間,大落地窗引得方圓幾十里的人都來參觀。有人當年瞧不起他們,斷言他們兄弟都不可能討到老婆。1987年時,西嶽家窮,無房子,只有兩間小磚房。父親被聘到鎮辦工廠里,西嶽外出打工,回來就只能住父親廠里的宿舍。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每年春節,他都親自開著寶馬車,風風光光地陪妻子回家過年;對當年瞧不起他們的人,西嶽、衛紅夫婦一直以德報怨,村里修橋修路、村書記有難、幾個村的社會保險都是他們出錢。 西嶽沒讓夫人失望!

海魂

商海無情 心誠則靈

又苦又鹹的海水,經過結晶,就能變成“海鹽”。而“鹽”在聖經故事中是“不變味”的象徵。苦難是財富,也許正是海鹽的精髓所在。 光陰荏苒。2000年北京人民大會堂國宴廳裝修。 西嶽先生既懂裝修安裝,又懂雕塑澆鑄。10年磨礪,他曾被生活折斷的翅膀又再度重生而豐羽了。 通過招標,李西嶽的浦宇公司拿到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的項目——這可是一個至高的榮譽啊!契約很快簽訂了,但由於各種原因,西嶽需要與合作夥伴分享榮譽——將部分項目轉包給他。然而長期的合作者卻違約了,推說“圖紙要改”,不但拒付已承諾的資金還要西嶽補償。對方認為工期總共才兩個月,在拖延十幾天后,西嶽便會就範。他要給西嶽一個措手不及! 西嶽火了!這個上海老闆實在太會算計!浦宇公司當晚就上陣,抓緊一分一秒搶活兒。 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活兒沒有難倒李西嶽和浦宇公司,工程一次性通過了驗收,還獲得了榮譽證書。李西嶽說:“生意歸生意,做人歸做人。以前,我顧前顧後,總想著朋友義氣第一,沒想到這件‘逼上梁山’的事情,卻讓我一下子聲名大振,壞事變成好事。此後,我和他成為競爭對手。後來他通過別人接了大會堂的一些活,因為偷工減料被罰,損失了20萬元。前不久,他遇到官司來找我,我還是毫不猶豫地幫了他!”

海韻

風吹浪打 捲起堆雪

艱難困苦,玉汝而成。 經過“海水浴”的李西嶽先生,或許也經歷了“海水的洗禮”。黑黑的眼珠、黑黑的頭髮、黑色的穿著打扮,更襯映出了他的皮膚——古銅色的黃皮膚!這是否注定他要跟“銅”打一輩子交道呢? 上海浦宇銅藝裝飾製品有限公司在12年前成立了,總經理就是李西嶽。這是國內較早從事設計、鑄造大型城市雕塑、銅工藝品、金融銅門、星級賓館銅裝飾工程的銅加工生產基地,並於2003年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老天不負苦心人啊! 李西嶽從當初的家庭作坊型加工,如今已擁有6000多平方米的4個大型車間;從最初的單一翻砂鑄造,到今天擁有整體精密鑄造、整體石膏型精密鑄造、樹脂砂鑄造的所有鑄造手段;從開始只能澆鑄幾十公斤銅藝製品,到擁有大型熔爐一次澆鑄7噸銅水;開始只能做幾十厘米高的雕塑,如今能做10多米高的巨型雕塑和大型雕塑群的能力;開始只有幾個人幹活,如今卻有了160多名職工的規模,設計管理人員和掌握較高技術水準的工人占全廠職工1/2…… 12年來,他們承接了110項大型工程:上海科技館青銅渾天儀高7.8米,重14.8噸;北京中華世紀壇“中華世紀鼓”重25噸;“銅胎精密鑄造”陳列在人民大會堂首長休息室;高6.5米的“秦始皇”陳列在山東煙臺;“母與子”矗立於南京大學雕塑藝術研究院;中國進出口銀行大型浮雕1.8米×15米;江蘇江陰三毛集團廣場雕塑集群;山東力諾集團名人雕塑18尊及龜魚噴水池;雲南大理市文化局大黑天神等7尊銅像高5米;江蘇張家港沙鋼大型銅浮雕50米;浦東發展銀行(上海、天津、鄭州等分行)銅獅;上海美蘭湖會議中心群雕;海南三亞寶宏大酒店直徑22.6米,高42米穹頂銅板飾面;北京鑄銅18羅漢;浙江上虞步行街人物雕塑群;江西南昌開發區銅雕塑,高11米;徐悲鴻青銅精密鑄造像高5米、重約3噸;上海東方綠舟名人群雕;北京人民大會堂國宴廳、上海廳有關工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門窗、銅裝飾工程);上海紫都佘山房產有限公司別墅(銅門、窗、銅裝飾);江西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門窗) ;溫州寬頻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銅工程);上海路易凱鏇宮(門、窗)(1000平方米);寧夏中級人民法院有關工程;江西南昌商業銀行有關工程(1500平方米)(施工中);遼寧丹東博物館(抗美援朝紀念館)銅裝飾工程;遼瀋戰役紀念館銅裝飾工程;上海郵政博物館(遠東第一郵政大廈)銅裝飾工程;江蘇無錫海關(銅門);銀川市政府(銅門);福建省高級法院(銅門);武漢市漢陽區人民法院(銅門);佳木斯行政大樓(銅門窗);上海浦東香格里拉大酒店銅裝飾;上海世茂皇家艾美大酒店銅裝飾;中央統戰部銅工程等。 風吹浪打,鑄就了不俗的鑄造藝術品,給人們視覺帶來了凝固之美、思索之美。

踏海

鑄就人品 鑄造可能

崢嶸歲月,催人攀登。 李西嶽說:“我總結了一條道理,到任何地方,要有誠意、信心;真誠對人,自己就很自由;遇到困難,別人也會幫助你。” 2006年11月份,西嶽先生曾隨全國門窗協會前去歐洲考察,他到了荷蘭、比利時、羅森堡、法國、奧地利、德國、義大利等國。羅浮宮建築之美,西方雕塑之精,令他感嘆:“件件都是藝術品哪,他們追求完美!我每天總是最晚回賓館,硬是把一雙鞋底磨破了!” 2005年,正值上海浦宇銅藝裝飾製品有限公司、上海浦宇金屬裝飾製品廠成立10周年。期間,他們與上海春季藝術沙龍合作,邀請上海和全國20多位著名藝術家舉辦了“鑄造的可能”雕塑創作活動。造型、雕塑、鑄造3大家熱論雕塑鑄造歷史;探討中外鑄造冶煉銅藝的比較和著色處理的差異;並在工廠現場,通過創作實踐研究提高雕塑鑄造的工藝技術、材料選擇、翻模技藝、蠟模的後期處理技藝。他們與藝術家們一起,熱忱地憧憬上海城市雕塑的發展前景,期盼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及全國各地的環境雕塑的宏偉藍圖貢獻一份真摯的藝術情愫。 活動中,西嶽先生提出了4點建設性建議:“其一,鑄造師的稱謂。建議將鑄造工藝的主要負責者稱為“鑄造師”,建立鑄造師的評選制度與機構,這將對今後的鑄造工藝的提高產生巨大推動作用;其二,鑄造的工期。從藝術家作品小樣的提供,到放大的鎊銅作品的最終完工,整個過程的工期都太短,鑄造工藝的狀態與氣氛根本說不上進入藝術狀態;其三,鑄造的價格。這是一個十分敏感卻必須涉及的話題,因為鑄造的價格必須以藝術質量為前提;其四,材料的定位。應大力開展科學實驗與研究,建立我國藝術鑄造的銅材牌號與分類,為建設我國的藝術鑄造系統工程做出貢獻。”“鑄造的可能”建立起了鑄造與藝術家的良好合作,提高了澆鑄公司的藝術質量。東方文化雕塑藝術之美的事業便會取得更大成功。西嶽先生對此堅信不疑。 是的,無限風光在險峰。

登山

鑄造詩意 藝術神韻

青銅融化為沸騰的熱流,注入范模後,藝術家的心再次激騰起來,等待那冷卻後的模樣。這模樣便是有著靈性的奇妙作品,這就是鑄造的過程。 鑄造,充滿詩意,充滿靈性,充滿精神,它能成為一種氣質,一種文化,有時也能成全一座城市。 耶穌說:“你們要走窄門。”他告誡我們:“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西嶽華山,中國境內最險的大山,自古只有一條路,雄險、偉奇,應是不易走的“窄門”;但李西嶽先生執著地從這條如絲般的“狹窄之門”出發,向另一扇“窄門”攀登,而這道“窄門”卻能走到遙遠的天邊。 記者不由得想起華山的“千尺幢”,它是西嶽華山的“咽喉”,是在山崖最陡處開出的一條小路,共有370多級石梯,只能容納一人。登山的人只能抓著兩旁的鐵索,艱難地向上攀登。崖壁上還刻有“太華咽喉”、“氣吞東瀛”的大字,難怪登臨絕頂的勇士會產生“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的感嘆與豪邁。 難怪李白也要賦詩讚嘆這華山:“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記者似乎一下明白了山與水、水與山的隱喻:OK!壯哉,西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