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李衛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李衛平,男,教授、博士生導師,IEEE FELLOW。 1977年高考恢復後第一年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無線電系77級。他於1982年獲得中國科技大學學士學位後立即赴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攻讀研究生,於1983年獲得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碩士學位,於1988年獲得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學位。他於1987年被聘為美國理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電機工程及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於1993年被提升為副教授並授予終身教授(Tenure),於1998年被提升為正教授。

教育經歷

•1983年-1988年,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電機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博士。

•1982年-1983年,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電機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碩士。

•1977年-1982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無線電系(現在的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學士。

工作經歷

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副總工程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教學與學術委員會委員 。

•2010年3月初出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

•2002年辭去美國里海大學正教授職位,加入美國矽谷八達網路(Bada Networks)公司,全力投入了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分散式多媒體通訊系統的研發工作,現任該公司副總裁和首席技術官。該系統於2005年通過了美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之一的測試。他為研製成功該系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998年,美國里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電機工程及計算機科學系,正教授。

•1993年,美國里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電機工程及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終身教授(Tenure)。

•1987年,美國里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電機工程及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

公共服務工作

•曾任國際標準組織(ISO)運動圖像專家組(MPEG)成員、MPEG-4國際標準編輯、以及國際MPEG-4工業協會首屆董事。

•在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中,曾擔任視頻技術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的首席編輯(Editor-in-Chief)、學會會刊(IEEE Proceedings)的客座編輯(Guest Editor)、數個技術委員會的主席、以及電路與系統協會學術會議多媒體及通訊課題主席。

•曾任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學術會議最佳學生文章授獎委員會的主席。

榮譽獎項

•2004年獲國際標準組織(ISO)特殊貢獻證書

•2001年獲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期刊主編獎勵證書

•2000年獲IEEE會議主席獎勵證書

•2000年獲IEEE技術委員會主席獎勵證書

•2000年獲選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IEEE Fellow)

•1999年獲IEEE期刊副編獎勵證書

•1997年獲IEEE會議系列主席獎勵證書

•1995年獲國際神經網路與信號處理會議最佳論文獎

•1992年獲美國里海大學優秀教學獎(Spira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

•1980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屆郭沫若獎學金

研究領域

多媒體通信

圖像及視頻編碼

網路

1.

多媒體通信

2.

圖像及視頻編碼

3.

網路

學術成就

•因其對圖像及視頻編碼算法、標準、及實現的貢獻,李衛平被選為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IEEE Fellow)。

•李衛平不僅在學術界有傑出成就,而且對國際標準也作出了許多貢獻,其中他發明的精細可調視頻編碼技術和圖形自適應小波編碼技術被MPEG-4國際標準採納。

•根據Google Scholar上的統計,他於2001年3月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上發表的論文“Overview of Fine Granularity Scalability in MPEG-4 Video Standard”被其他論文引用了七百多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