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林州市接待辦副主任]

李蕾[林州市接待辦副主任]

李蕾,河南省林州市市委、市政府接待辦公室副主任。曾多次為黨和國家領導人講解過紅旗渠的工程和事跡。2007年五一期間,《百家講壇》開講《紅旗渠的故事》,主講人不是易中天,也不是于丹等學術明星,而是河南省的公務員。就是這位的美女主講人李蕾。

個人簡介

李蕾李蕾
畢業於林州市三職高中學,讀本科函授。河南省安陽市著名講解員,林州市市委、市政府接待辦公室副主任。參加工作是在民政局做講解工作,曾多次為黨和國家領導人講解過紅旗渠的工程和事跡。當年為江澤民游紅旗渠當導遊而聞名的。

上世紀60年代,李蕾家鄉的紅旗渠因為一部電影而成名,她所講的就是該渠的光輝歷程。

《百家講壇》製片人萬衛等人到紅旗渠考察,她作為對外聯絡接待辦公室副主任負責接待。畢業於職業學校、本是講解員出身的她,為萬衛等人講解了紅旗渠故事。結果萬衛很欣賞她的表達能力,就決定讓她上《百家講壇》試一下。只用了十天收集資料,李蕾就“鬼使神差”地走進《百家講壇》錄製現場。

李蕾在多次接待來林州景區視察、參觀的國內外政要中,練就了一種從容,並在走向《百家講壇》中,為她非凡的人生經歷平添了又一抹濃重的色彩。

偶然機遇

李蕾紅旗渠
2007年四月份時,《百家講壇》製片人萬衛等人到紅旗渠考察,她作為對外聯絡接待辦公室副主任為萬衛等人講解了紅旗渠故事。結果萬衛很欣賞她的表達能力,就決定讓她上《百家講壇》試一下。只用了十天收集資料,李蕾就走進《百家講壇》錄製現場。《紅旗渠的故事》只有四講,但是在北京卻錄了一個月,李蕾中途只回過一次家。有易中天、于丹、王立群這些響噹噹的名字在前,李蕾感到誠惶誠恐,“緊張,心理壓力特別大”,“最厲害的時候,連續三天失眠。”

配合背景

李蕾李蕾
《紅旗渠的故事》是一個主鏇律意味很強的選題,萬衛也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告訴李蕾儘量多講故事,挖掘感人的細節,並提醒她講解和講座有很大區別,“不能簡單背書,要投入情感,還要不時和觀眾互動。”李蕾說,《百家講壇》給了自己很多演講技巧方面的指導。萬衛常安慰她,說就連易中天、于丹上節目也會緊張,遇到這種情況,他們通常會停下,想一想,再繼續講。

為上百家講壇,李蕾準備了4套衣服,她最中意的是一件藍色正裝。“但《百家講壇》的背景是藍色的,我不得不穿紅色的那件衣服。”她還猜測,劇組所以這么決定,可能因為和她講的主題有關。

《紅旗渠的故事》

李蕾《紅旗渠故事(三)英雄悲歌》
2007年五一黃金周期間,中央電視台第10套節目的《百家講壇》欄目推出一個關於紅旗渠的專題講座《紅旗渠的故事》,這是繼紅旗渠精神全中國巡迴展後宣傳紅旗渠精神的又一重大活動。關於紅旗渠的這個專題講座是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受中宣部委託作為黨史內容推出的。

早在2007年1月到2月,《百家講壇》的策劃解如光和編導那兒蘇、張佳彬連續兩次到林州市採訪,廣泛深入地徵求意見和蒐集資料,於3月底完成節目錄製。該專題講座定名為《紅旗渠的故事》。

共分四講,分別是:

5月1日 《紅旗渠的故事(一)惜水如命》
5月2日 《紅旗渠的故事(二)修渠風波》
5月3日 《紅旗渠的故事(三)英雄悲歌》
5月4日 《紅旗渠的故事(四)修渠奇觀》

李蕾《紅旗渠的故事》

主要通過講述人物和故事反映紅旗渠的修建歷史和紅旗渠精神的鍛造歷程,其中也披露了紅旗渠修建過程中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該講座由林州市著名的講解員、林州市接待辦副主任李蕾主講。林州市委書記來亮說,《紅旗渠的故事》安排在五一勞動節五四青年節期間播出,有其獨特的政治意義和教育意義。

主要內容簡介:人們每天都在接觸水,水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可以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李蕾要向大家講的這個水的故事卻是一組凝結了許多人汗水、鮮血甚至於生命的故事。以前,林縣有一個比較怪的現象,雖然現在一般人家的家裡來了客人,一般都是先給客人端水,端茶,但是在當時的林縣,卻有著客人來了不倒水的習慣,當時有一位剛剛上任的縣委書記叫楊貴,當時他第一次下鄉到老百姓家裡面,因為是大熱天,大汗淋漓的,他就跟老鄉說,想洗把臉,然後老鄉就給他端出來一個大碗,他以為老鄉聽錯了,他說“我想洗把臉”,他以為老鄉要讓他喝水,結果老鄉就還挺大方的跟他說,洗一洗,洗一洗好。那沒辦法,楊貴書記就在這個大碗裡面洗了洗手,順手就把這個碗裡的水給倒掉了,沒想到,這就讓老鄉心疼的當時臉都紅了,事後楊貴書記才知道,林縣非常地缺水,這碗水讓老鄉心疼了好長時間。老書記很後悔,但是這件事在楊貴書記的心裡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當時林縣還有一個更怪的現象,那就是一般男女搞對象談婚論嫁,就是一個字,水。

四大爭議

《百家講壇》2007年五一開講《紅旗渠的故事》,也引起部分觀眾議論,他們表示,該欄目拋棄歷史風雲,卻轉向充滿政治意味的主鏇律故事,有點煞風景;讓一位政府官員來開講座,是否有資格?《百家講壇》的製片人萬衛。他否認推出美女官員李蕾是在炒作的說法,並稱,目前該節目收視率中上等。

李蕾《百家講壇》《百家講壇》
疑問一:不講歷史了嗎?回應:探索講解近現代史

媒體評論人張敬偉認為,“《百家講壇》開講的是文史百家,因而,人們對於紅旗渠這樣的人造工程,只會發出現實的讚嘆而不會產生對歷史迷霧的好奇追索,注定不會打動人。”

萬衛:《百家講壇》的定位是文化歷史,《紅旗渠的故事》就是在講文化歷史。這是我們的一個嘗試,百家百家,既要講古代歷史,還要講近現代史。可以說《紅旗渠的故事》,就是《百家講壇》變化的一個信號。

疑問二:是否過於主鏇律?回應:《百家講壇》就是主鏇律

張敬偉還批評李蕾,“不是文化的傳播更像是道化的宣傳,不是歷史的言說更像是現實的煽情”。他指出李蕾的口才愈好,愈是感覺到表演的成分多,並建議“主鏇律的紅旗渠精神可以在央視一套、二套等時政經濟頻道弘揚。”

李蕾李蕾

萬衛:《百家講壇》本來就是主鏇律的,不主鏇律還叫中央電視台嗎?即使講歷史故事,也會滲入現代的政治思想。

疑問三:美女官員PK明星學者?回應:他們的類型各不同

網友質疑:于丹、易中天畢竟是明星學者,是他們所在領域的專家,但是李蕾只是一個普通的政府工作人員,她有資格來講這段歷史嗎?

萬衛:她和于丹等人是不同的,各有特色。《百家講壇》從不拘泥於一種類型的人,觀眾喜歡聽就好。

疑問四:美女像在背書?回應:講解也是一種風格

網友質疑:李蕾講的時候總像在背書,缺少生動幽默詼諧的感覺,覺得她只是在解說那段歷史,而不是在做講座。

萬衛:她講的時候感情充沛,況且講解也是一種風格。這個故事畢竟講的是黨史,而且和現實生活隔得近,不太可能加入調侃和戲說的東西。

不拘一格降人才

看《百家講壇》節目,每當看到一個新面孔,總想知道他或她是哪所大學的教授。因為大家腦海里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凡是能上百家講壇的,一般都是大學教授。比如:易中天、于丹、錢文忠等。但是,這種思維定式被李蕾打破了。

事實說明,一個普通的人也可以上百家講壇。李蕾是基本上不看講稿的,這一點就連錢文忠、于丹、易中天他們都很難做到。並且李蕾的學歷只是一個34歲的職高畢業生。

所以,李蕾創造了中央電視台上百家講壇的兩個最:學歷最低,年齡最小。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只要你有真才實學,百家講壇是不會把你拒之門外的。”

評價

對歷史的研究並非專家、教授、學者的專利,作為一名普通人,他完全有自由、有興趣去鑽研歷史。回到美女官員李蕾的身上,李蕾作為對外聯絡接待辦公室副主任,是講解員出身,這就決定了她對紅旗渠那段歷史的了解,而她在為《百家講壇》製片人萬衛等人講解紅旗渠的故事,也得到了萬衛的賞識。說明李蕾不論是歷史知識,還是語言表達上,都具有專業水準,完全有能力走上《百家講壇》,其得到了《百家講壇》製片人萬衛的賞識,就是很好的證明。

相關詞條

《百家講壇》

紀連海康震劉心武馬瑞芳毛佩琦蒙曼孟憲實隋麗娟王立群姚淦銘易中天于丹

資料來源

1、百家講壇請美女主講有何不可:http://www.hangzhou.com.cn/20070425/ca1307658.htm
2、《百家講壇》用美女官員做主講人引發質疑: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70511/100970.shtml

基本情況

姓名:李蕾
任教專業:工學-土木工程
在職情況:是
性別:女
所在院系: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
所教課程:
研究方向:1、建設項目造價管理2、建設項目評價與投資決策分析3、建設項目知識管理

個人簡介

1992年本科畢業於武漢工業大學建築工程系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98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武漢工業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1年至今,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1992年至1998年,在中國五環化學工程總公司(原化工部第四設計院)工程經濟室從事工程經濟分析;1998年至今在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2005年被評為武漢理工大學副教授和碩士生導師。多年來從事建設工程經濟與管理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並擔任國家註冊造價工程師、註冊建造師、註冊諮詢工程師等執業資格考試考前培訓的主講老師。近年來主持和參與了多項縱向及橫向科研項目的研究,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

主要學術成果

代表性論文:《AHP法在知識管理項目策略中的運用》,《基於DEA方法的建設項目集成化管理績效評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