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鉅

李澤鉅

李澤鉅(1964年8月1日-),祖籍廣東潮州潮安縣,香港出生。香港商人李嘉誠之長子,李澤楷的哥哥,加拿大國籍。1985年畢業於美國史丹福大學。獲土木工程學士學位、結構工程碩士學位,同年起加入長江實業。曾分拆長江基建上市,並擔任長江基建主席。李澤鉅的總資產值達73億加元。獲選時代雜誌“2003年度全球商界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李澤鉅李澤鉅
李澤鉅於1985年大學畢業,同年起加入長江實業,現任長江實業董事局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澤鉅的總資產值達7.3億加元。
1989年任長江實業集團副主席。
1991年任長江實業集團副董事總經理。
1994年任長江實業集團副主席。並身兼長江集團系內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職位,包括長江基建集團及長江生命科技集團主席、和記黃埔副主席、香港電燈集團執行董事及赫斯基能源公司聯席主席。是香港電燈執行董事、滙豐銀行董事、香港策略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區政府營商諮詢小組成員、中美洲巴貝多名譽駐港領事、港事顧問、總督商務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等。
1999年李澤鉅成為長實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同年,李澤鉅宣布進軍網路,創辦網站“tom”。
2000年“tom”在香港,高達200倍的超額認購,刷新了公司的招股成績。隨後,李澤鉅更擊敗精於重組及出售瀕臨破產企業的美國資產管理公司Cerberus,成功以38億港元買入加拿大航空31%的股權。
2003年美國《時代》雜誌(TIME)和美國世界新聞網評出“2003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企業家”,共有來自全球電信、汽車、媒體、食品及金融等行業的20位企業家入圍。其中,長江實業副主席李澤鉅和萬向集團總裁魯偉鼎成為僅有的兩名殺進龍虎榜的中國面孔。
李澤鉅曾於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區火炬接力擔任第25棒(青馬大橋段)擔任火炬手。
2009年45歲的長江實業副主席李澤鉅被認為,很可能子承父業,接手李氏家族的企業王朝。李澤鉅畢業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工程系,他運營的和記黃埔除了在傳統項目房地產上有頗多建樹外,同時控制著歐洲第三代行動電話網和世界最大的港口運營業。和記黃埔在香港的業務涉及電訊傳播網、超市和藥店等。2009年10月,李澤鉅下注加拿大航空公司,成為加航的最大單一股東。

2018年3月14日,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2018年3月16日16時36分,長和發布公告稱,李嘉誠正式退休,兒子李澤鉅接任李嘉誠所在公司職務。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24日,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李澤鉅當選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18年3月1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選舉李澤鉅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擔任職務

李嘉誠長子李澤鉅,畢業於美國史丹福大學,是土木工程學士及結構工程碩士,回港後協助父親發展加拿大溫哥華的萬博豪園計畫,1993年擔任長江實業集團董事,副董事長總經理,並於1994年初升任為副主席。時年不過是三十開外,已出任長江實業集團董事總經理一職,關乎一個4200億元的商業帝國管治權逐步交棒於他,可見李嘉誠並不擔心後繼無人。要數李澤鉅成功上位,登上權勢榜,可追溯到1996年他分拆長江基建上市,並獲25倍認購額的功績。長江基建上市後,李嘉誠曾表示,李澤鉅該次的表現有90多分,如果李澤鉅不是他的孩子,更會給他100分。由此可見,李嘉誠對下一代有很高的期望,不過“小超人”亦沒有令他失望。
在長江實業集團擔當要職的李澤鉅,亦兼任多家大集團的董事,當中包括和記黃埔執行董事,香港電燈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董事。在政界,李澤鉅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2013年3月當選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

個性特點

李澤鉅李澤鉅
李澤鉅:低調沉穩的李嘉誠大公子
香港長江實業副主席李澤鉅(VictorT.K.Li)的名字頻繁見諸報端。這位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大兒子向來行事低調,為何成為傳媒關注的焦點?事件源於加拿大航空公司(AirCanada)2003年11月9日在總部蒙特婁發表的一份聲明:李澤鉅通過一家私人控股公司,以3億港元成功取得加航3%的股權,成為加航最大單一股東。這是李澤鉅首次以私人名義投資,也是李氏家族首次大規模涉足航空業。
加拿大航空公司是加拿大最大、全球第十一大航空公司。由於經營不善,效率低下,加之“9·11”和伊拉克戰爭等一系列事件的影響,過去三年半,加航共虧損151.32億港元,負債120億加元(約合763億港元)。為走出困境,2003年4月1日,加航申請破產保護。
分析人士認為,縱觀李氏家族幾筆收購行動,都是在收購對象股票價格急劇縮水,收購價低於公司淨資產的時候動手的。加航的股價也已經與淨資產相差無幾。李氏家族此次入股加航,可以說是“最佳時機”,相信這個投入會給李家帶來不菲的收益。
身為長子,其家族使命感與責任感似乎與生俱來
身為長子,李澤鉅具有的家族使命感與責任感似乎與生俱來。早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學習時,李澤鉅便遵照父親的意思,選擇了土木工程系,後來又讀了結構工程碩士學位———他無疑已將家族日後的發展方向與自己的未來牢牢地拴在了一起。畢業後,李澤鉅加入長江實業,再次順從父意,入了加拿大籍。他的這一身份,是李嘉誠得以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權的關鍵。
如今,長江中心大樓頂層是李嘉誠辦公室,而李澤鉅則留守九樓長江實業大本營。俗話說,創業難,守業更難。這位由李嘉誠一手培養和造就的商界才俊,正按著父親安排的道路一步一個腳印地小心往前走。所幸李澤鉅做得還很讓老爸滿意。據說,“長和”系內不少投資的策劃者都是這位行事低調的李澤鉅。
最忌諱的詞是“接班”,最不願聽到的詞是“接班人”
與作為亞洲新經濟風雲人物的弟弟李澤楷張揚的風格截然不同,現年47歲的李澤鉅更多地承襲了父親低調及沉實穩重的風格。除了為自家企業的項目宣傳之外,李澤鉅的照片甚少見諸媒體。而且,與哥哥的蒸蒸日上相比,弟弟李澤楷的日子也有點不太好過。不過,“小超人”對新經濟的投資熱情依然不減。
李澤楷通過私人持有的盈科拓展,落實參與收購日本第三大固網電話公司———日本電信。據透露,交易完成之後,李澤楷將成為日本電信的第五大股東,並會加入日本電信董事會,出任董事一職。有分析家指出,這次日本電信對外出售固網業務,對海外投資者來說,是個最佳的進場機會。而且,由於日本電信財團中只有盈科拓展擁有電訊業務管理經驗,相信李澤楷在該公司管理中的參與度會更大一些。
李嘉誠將選擇誰為李家王國的接班人,是外界最為關注的問題。但李澤鉅曾多次說過,他最忌諱的一詞就是“接班”,最不願聽到的一詞就是“接班人”。“父親正年富力強,精力智力旺盛,他不會這么快退休。他讓我們兄弟負一些責任,僅僅是分擔父親的部分擔子,使他更能集中精力處理大事,同時,這也是對我們兄弟的鍛鍊,現在傳媒談接班問題,為時過早。”
李嘉誠2005年9月在北京接受《香港商報》訪問時透露,會將香港的上市公司交給長子李澤鉅打理,他個人在海外的投資則歸次子李澤楷所有。李澤鉅會接掌以長實及和黃為首的9家香港上市公司,這批公司總市值超過6300億港元,而單計李嘉誠直接持有的4家公司股權,價值已高達920億港元。而相對行事低調的李澤鉅也深得李嘉誠之心,無緋聞,家庭美滿,據稱一早被視為父親的接班人。

家庭情況

李氏家族早在上世紀60年代已投資加拿大,在加拿大人際關係廣泛,而李澤鉅更注定與加拿大有緣———加拿大不但是他事業有成的地方,也是他與愛妻王富信相識的地方。
王富信1969年生於香港,比李澤鉅小5歲。婚後,李澤鉅家庭事業兩得意。1996年,大女兒燕寧出世,1997年,李澤鉅獲香港青年傑出領袖獎,次女於2000年6月出生,2004年8月5日,李澤鉅的第三個女兒出世,2006年李澤鉅兒子出生,這是李嘉誠的第一個男孫。
王富信婚後一直專心相夫教子,非常賢淑,為人低調,與李澤鉅十分恩愛。知道太太鍾情於音樂,李澤鉅不時會陪太太聽音樂會,一有空閒更會陪太太逛街購物。王富信亦曾經透露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太太要順從老公,老公要尊重太太。”

為人做事

他素來低調,行事穩健,卻在全球航空業的低谷出手,巨資收購瀕臨破產的加拿大最大航空公司。
20年來,李氏家族的任何一次商業計畫,無不被賦予遠超商業行為之外的意味深長的含義,赫斯基石油收購案也好,“ORANGE”計畫也罷,這一次也不例外。10月初,李氏家族宣布以38億港元收購破產的加拿大航空公司31%的股份,瀕臨成為加航最大的單一股東。在全球航空業如此低迷的當口,這一手筆對業界和媒體的震動可想而知。
當然,這次事件的另一奪人眼球之處,是歷來低調為人所知之不多的李嘉誠長子李澤鉅被推到了前台。一直以來,似乎是弟弟李澤楷占盡了世紀之交李氏家族的風頭,他和默多克的談判,與李顯揚的競爭,幾乎都已成為香港商界最新的傳奇。於是,被冠以“小超人”稱號的是李澤楷而不是李澤鉅,某種意義上,李澤楷在更多人心中贏得了“超人”接班人的領先地位。
只是2000年以來,大幅縮水的股價和上百億的巨額債務令盈科神話回落塵土,曾經的數碼英雄開始顯得力不從心,而李嘉誠本人的全球3G業務也未見明朗,人們才開始把目光投注到一直不甚活躍,卻在長實作為父親的左膀右臂,穩健行事的李澤鉅。也許,在李嘉誠看來,該是由李澤鉅來續寫家族傳奇的時候了。

參照

傳遞火炬傳遞火炬
李氏兄弟在香港被稱為“龍兄虎弟”,但和李澤楷鋪天蓋地、長篇累牘的報導傳記相比,能搜尋到的李澤鉅的資料少得可憐,即使有,也多是作為父親或弟弟的陪襯。事實上,一個獨立的李澤鉅幾乎是意義缺失的,如果說,長實係為他提供了一個坐標,那弟弟李澤楷則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參照。
兄弟倆儘管只相差兩歲,但性格的差異自小便顯現,也許因為這種差異,交流顯得不那么容易。15歲,李澤鉅在香港還沒讀完中學,便前往美國讀大學預科,李嘉誠於是把李澤楷一併送去,原意是好讓他們有個照應。可是兩兄弟在美國反而甚少來往。李澤楷後來形容說,“在美國頭一年的生活,可說是一生中感到最寂寞的歲月”。因為英文不太好,根本不能與人溝通,只能打電話向母親訴苦。
其實,李嘉誠在安排兒子“承繼衣缽”的問題上可謂“處心積慮”。當兒子們八九歲時,便讓他們坐在會議室一角的小椅子上,出席董事會議,看自己如何與其他商人談生意,希望通過此等潛移默化,令兒子們對商業產生興趣。
李澤楷年紀小又調皮,每每坐不定不老實,李嘉誠便阻止:“NO!”但10年後,在兒子們的專業選擇問題,特別是李澤楷的專業問題上,李嘉誠便不能再輕易說NO了。
17歲時,李澤鉅聽從父親的安排,進入史丹福大學念土木工程。若從家族事業考慮,李澤楷應讀商科、法律等適宜管理綜合企業的專業,並與李澤鉅的建築專業互補相輔,但李澤楷選擇專修自己喜歡的電腦工程,這顯然不是父親的意思,但李嘉誠尊重小兒子的選擇。

攻守

說是李嘉誠的遠見也好,巧合也好,時至今日,我們不得不驚嘆他當日的無心插柳。李澤鉅在長江實業穩紮穩打的時候,李澤楷在上世紀90年代把電視和數碼業務做得風生水起,不僅極大地拓展了李氏家族生意的領域,甚至可以說再次擦亮了李氏的金字招牌。一守一攻,誰說不是李超人的匠心獨運?
李澤鉅心無二用學習家族生意,可謂“守”。獲得史丹福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學位後,24歲的李澤鉅回到香港,被安排在中環華人行長江實業的辦公室上班,跟隨父親學習經營之道,李嘉誠精心安排了前董事總經理周年茂、副董事總經理甘慶林等資深元老輔佐其熟悉業務。公開場合的傳媒採訪,也常有意把機會讓給兒子,說他對這方面情況較熟悉,回答更合適。
李澤鉅25歲時,李嘉誠大膽提拔他為長江實業的執行董事;26歲時,被委任為機場諮詢商務委員會委員,27歲時被委為總督商務委員會委員,為父親的逐漸“淡出”作平穩過渡。李嘉誠著力栽培家族事業接班人,可謂用心良苦。
在長實期間,李澤鉅曾作為加拿大溫哥華萬博豪園計畫的主要策劃者。雖然此後由於加拿大地產市場不景,長實最終退出此項目,但這確實是李澤鉅的得意之筆。除此之外李澤鉅個人的建樹似乎乏善可陳,這也難怪,長實系原本是一部結構精良、運行經典的大機器。在父親的提攜下,1994年1月李澤鉅開始擔任集團副主席。在這期間他還曾任香港滙豐銀行非執行董事、和黃集團執行董事、港燈集團董事等,踏踏實實,穩穩噹噹,和弟弟李澤楷的作風大相逕庭。

傳承

李澤楷2000年併購香港電信,雖成為亞洲最大併購案之一,然而在巨額債務和納斯達克的雙重影響下,盈科的股價開始走低,李澤楷的威信也開始大打折扣。但由其發端的李氏對家族生意新領域的開拓,絲毫未受影響。兄弟倆的接力合作得很好。
早在1999年4月,已擔任長實主席的李澤鉅宣布通過長江實業、和記黃埔來共同投資網路。最初定下的方向是綜合性入口網站,投資額是10億美元。當年12月7日,李澤鉅花了近2000萬港元買下他想要的域名。2000年,在香港創業板上市時,一度掀起香港市民的認購熱,高達200倍的超額認購刷新了香港上市公司的招股成績。
2003年3月,李澤鉅再攜巨資殺入內地網路業,在北京成立金融信息服務網站世界匯金網,這是中國首家外商獨資網站,長實集團作為最大股東,與世界金融集團合作,意圖在金融界與網路界稱雄,先後投入資金1.2億港元。
接下來,就是這一次,李澤鉅通過自己控股的公司TrinityTime投資公司,擊敗精於重組及出售瀕臨破產企業的美國資產管理公司Cerberus,以6.5億加元(約合38億港元)買入加航31%的股權,從而使這家加拿大最大、全球第11大的航空公司向擺脫破產困境邁出了一大步。
雖然有分析師提醒說,李氏家族的收購不是靈丹妙藥,它同樣有過不成功,甚至最終被迫清盤的併購案例,但人們更願意相信,李澤鉅能演繹航空業的赫斯基石油神話,這其中,有李嘉誠的威望壟斷,小超人的餘音尤在,人們關心的只是,李澤鉅會如何續寫其家族傳奇的下一章。
此次收購行動花落誰家雖未定論,但Cerberus屬紐約基金,根據加拿大法例,即使成功競投加航,亦只擁有25%的股權,而已入加拿大國籍的李澤鉅則可以全權操控。加上加航員工憂慮Cerberus一旦得手,會對加航進行大裁員,所以外間估計,李澤鉅勝算較高。
李澤鉅本人對此卻不置可否,只是說:“加航是一間複雜的公司,現在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研究相關的數據,收購行動只是踏出第一步。”說到具體交接時間,他聲音十分平靜:“財經界普遍知道加航正面對的困難,何時能夠正式完成收購,要待分析交易數據後才會有具體的時間表。”
對於李澤鉅領銜此次行動表現,外界評論有不同的見解,而最終結果會做出相應的結論。有趣的是,外界輿論對收購行動本身的關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李氏家族透過此次行動把這位大公子推向前台,也受到普遍的關注。李氏二兄弟誰會正式接掌“李家王朝”,似乎已經初露端倪,而能否得到各方首肯,則有待日後靜觀發展。
李澤鉅,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長子。李嘉誠祖籍潮州,而重視子息成長是潮州人傳統。潮州人如果有兩個兒子一起出行,絕不會讓他們同時乘坐一架飛機——萬一遇難,不至於滿門俱滅。這一方面看出潮州人對兒子的看重,另一方面反映出這種“看重”的側重點在於繼承自己“衣缽”。
身為上市公司長江基建主席、長江實業集團副主席的李澤鉅,畢業於美國史丹福大學,獲土木工程學士學位。自幼受父親培養,具有強烈使命感的家族觀。讀大學的時候,他就遵從父親意願,選擇了土木工程系,後來又讀了結構工程碩士學位——他無疑已將家族日後的發展方向與自己的未來牢牢地拴在了一起。畢業後,李澤鉅順理成章地加入長江實業家族生意,後再次順從父意,入了加拿大籍。他的這一身份,是李嘉誠當年得以由李澤鉅出面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權的關鍵,也是李氏家族收購加航的前提條件。因為根據加拿大法律,非加拿大籍人士不可持有加航超過25%的股份。這件事情上,一方面是李嘉誠高瞻遠矚,另一方面,李澤鉅的服從與照程式辦事,更是他家族觀念的體現。
1999年12月7日,李澤鉅花了2000萬港元從美國vortexx那裡買到了他想要的域名。其註冊用戶短短兩個月里就超過了四萬人,新生的湯姆備受關愛,香港創業板為它預留了8001的號碼,聯交所先後豁免了對該公司經營超過兩年,上市申請滿25個交易日等例行要求,將其公眾股以最快的速度推向市場。當年2月23日,湯姆出售4.28億新股,香港上演了萬人空巷認購湯姆的場面,認購人數超過40萬人,超額認購約為1500倍,超過了兩年前瘋狂搶購“北京控股”的水平,1.78港元的招股價,被“一級半”市場狂炒到10港元,上市首日終盤價飆升了335.4%,創下了創業板上市首日漲幅的紀錄。
早在上世紀60年代,李氏家族便與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進行物業發展,而加拿大不但是李澤鉅初試牛刀的地方,也是他與愛妻王富信相識的地方。王富信1969年生於香港,比李澤鉅小五歲。1990年,王富信在溫哥華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工商管理,李澤鉅當時在加拿大處理地產業務。在一次燒烤聚會上,王富信與李澤鉅邂逅,雙方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李澤鉅返港後即對其展開追求,兩人於1993年喜結連理。

準備接班

2012年5月25日,李嘉誠旗下的長實系公司股東大會在港舉行。李嘉誠公開表示,長子李澤鉅將管理長和系全部資產。李嘉誠同時稱,看好內地經濟,預計今年仍可取得不俗增幅。對於歐債問題,他坦言歐洲生意受到的影響有限,不擔心歐債問題繼續惡化。
李嘉誠透露,對於兩個兒子未來的資產分配,已經於多年前做好詳細考慮,預計長和系的資產會全部交由長子李澤鉅管理。長和系包括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長江基建、香港電燈集團、和記電訊等近十家公司,市值近萬億港元。
他表示,次子李澤楷個人持有數家具有相當規模的公司,相信兩人不會在資產問題上有衝突。他會全力支持李澤楷發展其事業,幫助的資金規模會為李澤楷現有資產的數倍。
對於內地經濟,李嘉誠表示,內地經濟情況目前處於收放自如的狀態。過去一年多,雖然政府一直在收緊銀根,出現鬆動跡象。他預計內地經濟仍會有不俗增幅,有望超過5%。
對於歐債問題,李嘉誠表示不太擔心。歐洲發生的問題不會是大問題。集團在歐洲的生意受到影響有限,由於多數業務與生活及必需品有關,相信前景可保持正面。基建業務持續增長,零售以藥物及化妝品為主,有關業務跌幅不大。
華人新首富李澤鉅有遠見重紀律岳父家非巨富
在李澤鉅的人生中,1996年是個關鍵年份。那一年,長江基建上市,25倍認購額的功績讓厚積薄發的李澤鉅登上了李家的權勢榜單。李嘉誠曾表示:李澤鉅的表現可以打90多分,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會給他100分。
同樣是1996年,李澤鉅曾遭悍匪張子強綁架,李嘉誠救子心切,沒有報警,付給綁匪10.38億港幣。不過,這次身心摧殘並沒有影響李澤鉅進取。1998年,李嘉誠逐漸淡出長實集團,將集團管理權逐步交至李澤鉅手中。
李澤鉅是個孝子,從讀土木工程到持有加拿大護照,均聽從父親安排。他至今仍和父親同住香港深水灣道79號的李家大宅,處處維護父親“尊嚴”,最忌諱“接班”一詞:“父親正年富力強,精力智力旺盛,他不會這么快退休。現在談接班問題,為時過早。”
抄底歐洲“幾乎買下英國”
李澤鉅在商業上日臻成熟。自他2000年進入集團核心管理層後,長江集團從香港華資企業逐步轉型為國際企業,資產和業務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員工多達30萬人,海外業務占八成,香港地區業務只占16%。
其中,由他掌控的長江基建不斷向歐洲拓展公用設施業務。歐債危機後,擴張速度更是加快。由於天然氣正在成為新的投資天堂,李澤鉅以此為契機,開始加速擴張抄底歐洲。
李嘉誠宣布分家後,李澤鉅以77.53億港元收購了英國天然氣供應商WWU。這是李澤鉅繼承父業後拍板做的第一筆大買賣,引起了市場極大關注。2010年至2012年,長江基建共斥資270億港元完成了對英國電網和供水網路兩大業務的收購。英媒稱李澤鉅“幾乎買下了英國”。

長江實業

如果說長實與和黃是由李嘉誠打下的天下,長江集團旗下第三大上市公司長江基建則更似李澤鉅的“畢業作”。
1996年,李澤鉅負責分拆長江基建上市,獲得超額認購25倍的功績。在長江基建上市後,李嘉誠曾表示,李澤鉅的表現可得90多分,“如果他不是我的孩子,更會給他100分!”
實際上,李澤鉅一直擔任長江基建的主席,從2000年至今斥資逾2000億港元海外收購了11項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的基建項目,涉及電力、水務、天然氣供應等項目。
海外收購在金融海嘯後到達了高峰。2010年10月,長江基建以700億港元作價收購英國電網,成為李氏父子海外收購的最大項目,也令長江集團成為英國最大電力供應商之一。2009年10月,長江基建以588億港元作價收購供水網路NorthumbrianWater,而這兩項收購均成為推動長江基建盈利增長的主要因素,其中英國電網項目的回報率就達到了11%。

人物爭議

王儷橋走在夫婿李澤鉅身後王儷橋走在夫婿李澤鉅身後
李嘉誠正式分家
具體情況
現年85歲的李嘉誠將次子李澤楷持有的三分之一家族信託權益轉讓給長子李澤鉅,李澤鉅持股量將增至三分之二,餘下三分之一繼續由李嘉誠持有。該安排已於2012年7月16日生效。
此次“分家”後,現年48歲的李澤鉅將正式掌控以長江實業、和記黃埔為代表的LiKa-ShingUnityHoldingsLimited(李嘉誠家族信託,以下簡稱:LKSUnity)22家上市公司,這22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逾8500億港元,使得李澤鉅個人名下資產達2900億港元,身家已超越其父李嘉誠。
據《福布斯》(Forbes)雜誌估計,李嘉誠的淨資產約為255億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九。他敏銳的商業嗅覺和他對香港經濟的深刻洞見讓他在當地頗受尊敬,他也因此成為散戶緊密追隨的對象。李嘉誠說,作出繼任安排是為了讓兩個兒子之間沒有業務方面的衝突。
據港交所披露權益最新顯示,LKSUnity持有共22間上市公司,除“四大”旗艦: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長江基建、電能實業外,還包括TOM集團、匯賢產業等。
收市價計算,上述公司市值合共8521億元,占總市值18.51萬億元的4.6%。LKSUnity所持的長和系及其它上市公司資產市值達435億元,以其三分二權益計,李澤鉅名下上市資產逾290億元。
前後對比
分家之前家族資產是“三分天下”,家族信託的權益是分別由李嘉誠、李澤鉅、李澤楷各持有1/3,李澤鉅名下並無太多私人資產,他也並未入圍2012香港福布斯富豪榜。
分家之後家族資產幾乎由李澤鉅“一統天下”,其所持家族信託權益增至2/3,涉及總共22間,包括“四大”旗艦: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長江基建、電能實業。而李澤鉅名下資產達2900億港元,超越其父李嘉誠,成華人新首富。
不過,儘管李澤鉅是李嘉誠精心培養的接班人,但李嘉誠的精心培養,卻也讓李澤鉅的接班蒙上了一層陰影。據稱,在每年與李嘉誠一起出席長和系業績會時,李澤鉅都只有在李嘉誠示意後,才會有簡短的看法。
因此,對於李澤鉅獨立執掌長和商業帝國後,是否能夠將長和系推上新的高峰,外界也有所質疑。

曾被綁架

2013年11月29日,台灣TVBS報導,華人首富李嘉誠首度透露,他的長子李澤鉅李澤鉅在10多年前遭綁架的內情。這起事件當時轟動全港,綁匪張子強向李嘉誠索討約20億港幣的贖金,李嘉誠爽快答應。
據悉,張子強當時要求贖金20億港幣,李嘉誠當場答應,但稱現金只有10億港幣;張子強疑問李嘉誠為何可以這么冷靜,李嘉誠當時回應稱,“因為這次自己錯了,自己家族在香港知名度高,但一點防備都沒有。”
李嘉誠的反應出乎綁匪意料,在交付贖金後的某一天,張子強居然又大膽聯繫李嘉誠。原來因為好賭,綁匪張子強已經將贖金花得精光,他電話李嘉誠想要討教如何保險投資。
綁匪張子強已在1998年被捕,同年被處死;不過,李嘉誠這番話曝光,也讓人再度見識到綁匪的囂張行徑,已經不足以用膽大包天來形容,而李嘉誠首度自曝整起交涉過程,則更是令人傻眼。
此外,電影《16億港幣大綁架》講述的就是李嘉誠大兒子李澤鉅被綁架的過程。由港星呂良偉飾演的“大賊王”戴富強,專乾大型非法勾當,從打劫金鋪到綁架富商,越來越囂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