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炤

李文炤(1672—1735),字元朗,號恆齋,湖南善化(今長沙)人。清經學家。

基本信息

簡介

李文炤(1672—1735)清經學家。字元朗,號恆齋。湖南善化(今長沙)人。年13為縣學生員。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舉人。授谷城教諭,未赴任。從此潛心程朱之學,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任嶽麓書院山長,與同邑熊超、寧鄉張鳴珂、邵陽車無咎、王元復等友善,相與切磋問難,湖湘理學興盛一時。著《學庸講義》,論篡宋五子書,解《春秋》,訂《禮》正《詩》、《樂》,釋《易》卦象,皆有創見。通經史百家,輿地象緯、內經、參同契諸書,被稱為繼王夫之而後的大學者。雍正初年,朝廷令湖北、湖南分闈鄉試,湘撫魏廷珍有拖延意。李作《南闈賦》以諷之,並代擬解決辦法,事遂定。其後兩省又以名額分配問題互爭,李向廷珍建議,兩省平均分配,魏廷珍據其意疏請朝廷,遂成定製。卒祀鄉賢祠。著述宏富,尚有《周禮集傳》(《四庫全書存目》)、《家禮拾遺》、《春秋集傳》、《中庸講義》、《恆齋文集》、《道德經釋》等多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