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五

李慎五初應童子試,覽題後一氣呵成,文不加點,洋洋灑灑數千言。 李慎五一笑置之。 李慎五家貧,有一子一女,妻早去世,晚年生活甚為艱苦,其兒子因家貧對父親奉養不周。

百科名片

李慎五,大黃鎮李樓村人。清道光元年(1821年)貢生,曾任州判。李慎五性豪放,喜詼諧,倜儻不群博學強記,才思敏捷,下筆如行雲流水,隨意而出不為八股所拘。善書法,尤工大草,與沈丘李仲寶、周口李潤科齊名,世稱“沙河三李”,蜚聲豫東皖北。

人物生平

李慎五初應童子試,覽題後一氣呵成,文不加點,洋洋灑灑數千言。卷格不能夸其意,有隙必書,淋漓滿紙,天頭地頭、夾縫皆為之塞。主考觀其文,甚愛其才,然試文限七百字,要求點、句、勾股、端楷,逾矩者取消資格,是以名落孫山。其妻知道後說,八股文是仕途的敲門磚,中試後,再棄之不寫不可惜,但如今你不應該當作兒戲呀!李慎五一笑置之。
來年再試,李慎五一反常態,為文僅百餘字,而言簡意賅,文采橫溢,並與文後戲附打油詩一首:“江南有個李慎五,做的文章如糞土,大人這番不中我,回家對不起妻侄的姑”。主考官憐其才,破例取之。主考官接見時問他,這回對得起令正否?李慎五也裝作一臉嚴肅地回答,非為功名,只求床頭能交差耳!主考官大笑。
秋季的一天,馬姓友人請李慎五飲酒,到馬家,見滿院觸目皆菊花,枝蔓橫生,高低參差,斜立倒臥,姿態百出,雜若野生。然奼紫嫣紅,爭芳鬥妍。座間主人奉紙筆求書,李慎五略一思考,揮筆寫下:“滿院菊花亂如柴,黃的歪來白的斜,天公憐爾殷勤意,動叫菊花勉強開。”滿座為之叫絕。
李慎五家貧,有一子一女,妻早去世,晚年生活甚為艱苦,其兒子因家貧對父親奉養不周。李慎五時有饑寒之憂。一日,晨炊已過,慎五尚未吃飯,大雪紛紛,肚飢難受,盼兒子送飯不到,隔窗戶向外觀看,看到兒抱子圍爐嬉戲,笑聲咯咯。李慎五憤嘆,即占一詩:“隔窗望見兒抱孫,我兒只與他兒親,但等他兒成人後,他兒餓斷我兒筋。”悽然淚下。慎五女兒出嫁,無物陪送,自書中堂、對聯、條幅等作陪嫁之物。其女兒與女婿不知字之珍貴,李慎五去世後,盡作陰天灶下之物,付之一炬,識者見而止之說,此是珍貴之物,可售重金。急揀之,焦頭爛額者救出約十餘幅,攜之入市,被搶購一空,獲谷十餘石,解決了家中一時困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