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波[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

李少波,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博士、平面設計師。現任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

人物簡介

李少波,男,湖南人,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博士、平面設計師。現任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湖南設計家協會視覺傳達藝委會主任、北京大學中國文字設計與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文字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及碩博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方正字庫和華文字型檔設計顧問、江陰國際創意設計產業聯盟藝術顧問、湖南省青年聯合會第十屆常委委員。2011年,湖南省文聯與長沙市委宣傳部授予其“湖南十大創意設計人物”稱號,並獲得“湖南師範大學青年優秀人才”稱號。

學習工作經歷

李少波1999年-2003年任湖南師大美術學院設計系副主任、2003-2004年國家公派丹麥設計學院訪問學者、課程教師,並加入五角創始人MervynKurlansky工作室,擔任其助手,2005年-2008年於中央美院設計學院從事其博士課題研究併兼任平面設計專業教師。現任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

設計項目

李少波博士主持了中國國家大劇院形象空間導視系統設計、中南出版傳媒集團企業整體形象系統、海南博鰲國際旅遊論壇視覺形象系統設計、中共湖南省委組織部形象系統設計、中國郵政2012郵品設計、方正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委託項目《新黑體字型檔研發》等眾多大型項目。並主持有國家社科課題《中國漢字字型設計演進研究》、教育部課題《中國教科書專用字型研究與設計》以及《字之城——中國城市文字字型研究》等縱向課題。

國家大劇院導視系統設計國家大劇院導視系統設計

論文

2012issue29《ReflectionupontheChineseTypeDesignCompetition》,《Idpure》(瑞士)
2012.3《字裡行間——中文字型設計競賽之我見》,《裝飾》A類期刊
2011.10《構成主義在中國》,《裝飾》A類期刊
2011.3《中國黑體字源流考》,《裝飾》A類期刊
2011.3《馬修.卡特:字型指揮家》,《藝術與設計》中國設計藝術主導期刊
2007.6《傳統書法與現代平面設計》,《藝術與設計》中國設計藝術主導期刊
2006.5《溫故而知新——小林章的字型設計》,《藝術與設計》中國設計藝術主導期刊
2002.8《談談我國設計教育的幾個問題》,《裝飾》A類期刊
1996.3《淺談我國電視廣告的幾個問題》,《包裝與設計》權威設計專業期刊

所獲獎項

李少波博士獲得了包括中國設計藝術大展全場大獎、日本Morisawa國際字型設計評審委員獎、歐洲Sappi&Hannoart年度形象國際競標第一名、奧運會青島帆船競賽海報銀獎、BestoftheBest國際品牌標誌競賽第三名、北京國際商標雙年展評審獎、世界設計大會中國設計工作坊成就獎等在內的60餘項國內外專業獎勵,其作品被多家海內外博物館收藏,成績斐然。
近年來,他的作品也在一系列國內外展覽中展出。其中包括:世界設計大會“post-”國際經典海報邀請展(2009)、世界設計大會“文字•新生”國際字型設計邀請展(2009)、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主辦的韓國首爾第二屆TYPOJANCHI國際雙年展(2007)、“DesigninChina”國際平面設計師社團聯盟(Icograda)邀請展(2007)、日本富山(Toyama)海報三年展(2006)、第六屆特若瓦(Trnava)海報三年展(2006)、布魯諾POURFÉLICITER國際邀請展(2005)、第六屆莫斯科金蜂國際設計雙年展(2004)、第十四屆芬蘭拉赫第(Lahti)國際設計雙年展(2003)、“亞洲發現”台灣國際海報邀請展(2002)、IDN-CCPP亞洲巡迴展(1999);以及深圳平面設計協會GDC11漢字二十四時設計展(2011)、廣州美術學院VMD設計100展(2011)、IGDB6寧波國際設計雙年展(2010)、寧波市政府主辦的IGDB5寧波國際設計雙年展(2008)、北京奧運藝術設計大展(2008)、“xpower”海報設計邀請展(2007)等在內的知名設計展。

寧波國際雙年展寧波國際雙年展

專訪及作品

2012.11專欄採訪《Designer:LiShaobo》,《g:》(韓國)
2011.7專訪及作品《字型控的春天》,《Design360》亞洲主流設計雜誌
2011.2專訪及作品《設計師訪談》,《包裝與設計》權威設計專業期刊,
2011.2專欄採訪《Thestyleisthemen》,《Idpure》(瑞士)
2007.4專欄採訪《2007한중일손글씨디자인워크숍》,《書藝文化》(韓國)
2007.3專欄採訪《손글씨디자인워크숍의김종건、이소파、히라노소겐》,《Design》(韓國)
2005.5專欄採訪《ArevelationinYoungChineseGraphics》,《novum》(德國)
2004.2專欄介紹《民間味道—李少波作品》,《藝術與設計》中國設計藝術主導期刊
書籍作品收錄於國內外二十餘種專業雜誌期刊與專業書籍中,並被國內外多家博物館收藏;另外,包括中央電視台、湖南衛視在內的多家電視媒體也對其個人和作品進行了報導。

課程教學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積極投身於發展湖南師範大學設計教育的同時,他的身影也活躍在各大院校的講台上,被邀請到各大院校講學教學。其中包括丹麥設計學院、韓國弘益大學、韓國筆墨學院、香港理工大學、中央美院、北京大學、廣州美術學院、江南大學、南京藝術學院、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如:
2004年《文字的設計》課程,丹麥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
2005年《畢業設計》,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第11工作室
2006年《品牌形象》課程,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
2006年《標誌設計》課程,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2006年《畢業設計》,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第7以及11工作室
2007年《畢業設計》,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第11工作室
2007年《畢業設計》(本科以及研究生),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第7及11工作室
2012年《字型設計》,廣州美術學院
2012年《圖形與文字的創意設計》,韓國筆墨學院

學術交流

李少波博士作為會議主持人或演講嘉賓,應邀出席國內外各大論壇及專業研討會。如:
2003年《設計與市場》講座,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
2004年《5YEARS》講座,丹麥設計學院
2004年《丹麥的設計與生活》講座,湖南設計家協會平面設計委員會
2004年《小國大設計》講座,湖南大學建築系
2005年《中庸之美——李少波設計談》講座,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
2005年《Citytype》,英國V&A博物館高級研討會“DesigninChina”
2006年《MyDesign&Research》,PechaKucha國際創意論壇
2007年《calligraphyofLiShaobo》,韓國舉辦的韓中日書法設計國際研討會
2007年《字之城》“Typotomorrow”漢字字型價值重構國際研討會,北京大學
2007年策劃主持《字之城——中國城市文字字型研究》研討會
2008年《中國傳統文化與設計》講座,北京˙中國印鈔總公司
2008年《中國文字設計的歷史與文化》講座,北京大學方正集團
2008年《從平面到空間——李少波的設計》講座,湖南設計家協會
2008年《設計與研究》講座,湖南設計家協會
2008年《黑體字研究》講座,湖南大學設計學院
2009年《有關<黑體字探源>的研究》演講,全國青年設計理論研討會
2009年《我的設計》演講,中國青年設計師先鋒論壇
2009年學術主持人、策劃,世界設計大會字型設計國際論壇
2009年《李少波的設計》講座,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無錫)
2009年《設計宣言》演講,寧波國際雙年展
2010年《與字有關》日本中島英樹設計展暨“Commun”設計研討會
2011年論壇嘉賓,無錫設計創意產業論壇
2012年學術主持、論壇嘉賓,中國語境——中文字型設計與套用論壇
2012年《中國黑體字源流考》演講,國際文字設計協會(ATYPI)香港研討會
2012年《G》演講,韓中書法設計研討會
2012年《文字研究》講座,湖南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與此同時,李少波博士也應邀擔任國內外一系列設計賽事的評審。如2009年俄羅斯“BestoftheBest”國際品牌標識大賽中國評審,2009年國家工商總局“中國商標設計競賽”評審,教育部“高校廉政主題設計大賽”評審,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方正獎中文字型設計大賽評審,湖南省出版政府獎裝幀設計、湖南之星設計大賽等評審。

設計風格與評價

李少波的設計和創作獨具個人特色。海外留學及工作經歷使他能自由吸收國際前沿的養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則賦予他作品更多的氣韻和張力。他的設計風格融合東方與西方特色,充滿思想內涵和學術意味。
中國設計藝術主導期刊《藝術與設計》社長、總編輯的錢竹先生在《民間味道—李少波作品》一文中這樣描述和評價他——
我至今沒有見到過李少波。第一次知道他,是在我們舉辦的“首屆中國設計藝術大展”上。評審們給了他的作品全場金獎。後來我又去過湖南師大,那時他還不是系副主任,而是去深圳了。其後通過幾次電話,始終沒有謀面。
最近見到肖勇轉過來少波的作品,覺得很是美麗,而且美得大氣。少波的作品和國外大師的作品不同,不那么險峻,但卻安靜。他的作品有著極其溫柔的安詳,也有著明快的清爽,也有著肅穆的高遠。有時,喧鬧與熱鬧,有時是一些呻吟,都在少波的作品中被清洗出來。肖勇說“少波的作品透露出儒雅的品格與清秀的俊美。設計的理念達到雅俗共賞比曲高和寡更有親和力。具有功底的設計者能將美感與信息用樸素的語言去傳達。對稱與平衡的構圖和版面法則在少波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這也充分體現出他穩定與成熟的個性。在他的作品中仍然感悟出清新與靈性,特別是傳統元素的運用,符號與圖形運用巧妙而考究,典雅地融合在視覺對比與統一的基調中,如一杯杯濃茶令人回味無窮。”我認為是對的。
但是,少波的東西多少有些天啟的味道。我在想,少波曾經站在資本的前方——深圳,卻少有南方諸城的燈紅酒綠和那些高樓大廈,也少有螢光色。而總有些碧玉纏綿和草木山水的地造天投,他少有受到深圳的影響。他來自惟楚有材的長沙,中南的靈府給他染上的圖像辭彙是他洗也洗不去的東西……也許,少波就是總在流浪中思鄉,在思鄉中流浪的那一個人吧。我聽說,少波又回到了長沙。看來,人生的行動充滿了“來而又去”與“去而又來”的往復,作品如人,離不開情感與肉體的歸依。
我談少波的作品,始終離不開一個中心情節,那就是從“藝術”到“商業”,由“商業”到“藝術”的來和去的過程。“藝術”中大有人在,“商業”上也大有人在。當設計師往返於藝術與商業中時,你會看到,商業是如此雲蒸霞蔚,錦華榮誘,也充滿著金錢的力量。而當他沉湎於藝術時,又覺得那是屋檐下的雨滴,田野中的霧靄,坡上的陽光,桌上的茶香,人們俊朗的面孔……都是那么快樂。只懂商業的人未必能夠盡享藝術帶給人們的享受。而少波卻往返於藝術與商業之間,深圳與長沙之間。或許少波的立場還沒有站穩,但我卻認為,你不能因“去”而否定“來”的理由,也不能因“來”而放棄“去”的願望,或許只有這樣,你才能發現這其中紛紜無盡、不絕如縷的人生況味。
順便說一下,在少波簡歷上,我知道他已經三十歲了。雖然,這個年齡在副系主任這個職務上有些年輕,但按照中國的說法,三十歲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生主題,三十歲的時候,少波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在雜誌上登出自己滿意的作品,看到的還是來自湖南,中國的味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