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媽媽

李媽媽

李媽媽是梁山[《水滸傳》故事發源地]一女將,武藝高強,一雙刀神出鬼沒,更有用繩套的絕技,陣前用繩套捉人十分厲害。隨宋江征討方臘時,李媽媽被南軍將領鄭彪[《水滸傳》中人物]一槍挑死,李媽媽急去救應,被鄭彪擲來的鋼磚打中門面而死。

基本信息

簡介

《水滸傳》《水滸傳》
李媽媽是梁山一女將,武藝高強,一雙刀神出鬼沒,更有用繩套的絕技,陣前用繩套捉人十分厲害。宋江攻打祝家莊時,李媽媽首戰便捉了“矮腳虎”王英。李媽媽後被林沖所捉,由宋江主婚與王英成了夫妻。同掌梁山三軍內采事,是梁山第五十九條好漢。隨宋江征討方臘時,李媽媽被南軍將領鄭彪一槍挑死,李媽媽急去救應,被鄭彪擲來的鋼磚打中門面而死。

人物故事

《水滸傳》《水滸傳》
詩曰:

混沌初分氣磅礴,人生稟性有愚濁。聖君賢相共裁成,文臣武士登台閣。主

忠良聞者盡歡忻,邪佞聽時俱忿躍。歷代相傳至宋朝,罡星煞曜離天角。知

宣和年上亂縱橫,梁山泊內如期約,百單八位盡英雄,乘時播亂居山東。古

替天行道存忠義,三度招安受帝封。二十四陣破遼國,大小諸將皆成功。齋

清溪洞裡擒方臘,雁行零落悲秋風。事業集成忠義傳,用資談柄江湖中。主

話說梁山泊好漢,水戰三敗高俅,盡被擒捉上山。宋公明不肯殺害,盡數放還。高尉許多人馬回京,就帶蕭讓、樂和前往京師聽候招安一事。卻留下參謀聞煥章在梁山泊里。那高俅在梁山泊時,親口說道:“我回到朝廷,親引蕭讓等面天子,便當力奏,親自保舉,火速差人就便前來招安。”因此上就叫樂和為伴,與蕭讓一同去了,不在話下。且說梁山泊眾頭目商議,宋江道:“我看高俅此去,未知真實。”吳用笑道:“我觀此人生的蜂目蛇形,是個轉面無恩之人。他折了許多軍馬,廢了朝廷許多錢糧,回到京師,必然推病不出,朦朧奏過天子,權將軍士歇息。蕭讓、樂和,軟監在府里。若要等招安,空勞神力。”宋江道:“似此怎生奈何!招安猶可,又且陷了二人。”吳用道:“哥哥再選兩個乖覺的人,多將金寶前去京師,探聽訊息,就行鑽刺關節,斡運衷情,達知今上,令高太尉藏匿不的,此為上計。”燕青便起身說道:“舊年鬧了東京,是小弟去李師師家入肩。不想這一場大鬧,他家已自猜了八分。只有一件,他卻是天子心愛的人,官家那裡疑他。他自必然奏說,梁山泊知得陛下在此私行,故來驚嚇。已是奏過了。如今小弟多把些金珠去那裡入肩。枕頭上關節最快,亦是容易。小弟可長可短,見機而作。”宋江道:“賢弟此去,須擔干係。”戴宗便道:“小弟幫他去走一遭。”神機軍師朱武道:“兄長昔日打華州時,嘗與宿太尉有恩。此人是個好心的人。若得本官於天子前早晚題奏,亦是順事。”宋江想起九天玄女之言:“遇宿重重喜”,莫非正應著此人身上。便請聞參謀來堂上同坐。宋江道:“相公曾認得太尉宿元景么?”聞煥章道:“他是在下同窗朋友。如今和聖上寸步不離。。此人極是仁慈寬厚,待人接物,一團和氣。”;宋江道:“實不瞞相公說。我等疑高太尉回京,必然不奏招安一節。宿太尉舊日在華州降香,曾與宋江有一面之識。今要使人去他那裡打個關節,求他添力,早晚於天子處題奏,共成此事。”聞參謀答道:“將軍既然如此,在下當修尺書奉去。”宋江大喜,隨即教取紙筆來。一面焚起好香,取出玄女課,望空祈禱,卜得個上上大吉之兆。隨即置酒與戴宗、燕青送行。收拾金珠細軟之物兩大籠子,書信隨身藏了,仍帶了開封府印信公文。兩個扮作公人,辭了頭領下山。渡過金沙灘,望東京進發。戴宗托著雨傘,背著個包裹,燕青把水火棍挑著籠子,拽札起皂衫,腰繫著纏袋,腳下都是腿繃護膝,八搭麻鞋。於路上離不得渴飲,夜住曉行。不則一日,來到東京,不由順路入城,卻轉過萬壽門來。兩個到得城門邊。把門軍當住。燕青放下籠子,打著鄉談說道:“你做什麼當我?”軍漢道:“殿帥府有鈞旨:梁山泊諸色人等,恐有夾帶入城。因此著仰各門,但有外鄉客人出入,好生盤詰。”燕青笑道:“你便是了事的公人,將著自家人,只管盤問。俺兩個從小在開封府勾當,這門下不知出入了幾萬遭,你顛倒只管盤問。梁山泊人,眼睜睜的都放他過去了。”便向身邊取出假公文,劈臉丟將去道:“你看這是開封府公文不是?”那監門官聽得,喝道:“既是開封府公文,只管問他怎地!放他入去。”燕青一把抓了公文,揣在懷裡,挑起籠子便走。戴宗也冷笑了一聲。兩個逕奔開封府前來,尋個客店安歇了。有詩為證:兩挑行李奔東京,畫夜兼行不住程。盤詰徒勞費心力,禁門安識偽批情。

思想意義

《水滸傳》劇照《水滸傳》劇照
《水滸傳》以它傑出的藝 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水滸傳》的社會意義首先在於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作品開頭寫了一個一向被人厭棄的破落戶 子弟高俅,靠踢球被端王看中,後來這位端王作了皇帝(徽宗),高俅一直被提拔到殿帥府太尉,而這位皇帝也不過是個專會串瓦走舍的浮浪紈絝兒。他的親信大臣還有蔡京、童貫和楊戩等,他們構成了一個 最高統治集團,蔡、高等人以他們的親屬門客為黨羽心腹,如梁世傑、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賀太 守之流,在他們的下面,則是一些貪官污吏、土豪惡霸,從上到下,狼狽為奸,殘害忠良,欺壓良善,對 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形成了一個統治網。《水滸傳》在揭露這些貪官污吏、土豪惡霸如何欺壓人 民的罪行時,首先敘述了高俅迫害王進的故事,因為王進的父親早年比武時,一 棒打翻了高俅,高俅任殿帥府太尉後,到任的第一天就公報私仇,無端責罰王進,害得王進連夜奉母逃走。 作者還寫了高俅為了讓兒子霸占林沖的妻子,千方百計謀害林沖。高俅作為那個統治集團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他身上體現了兇殘、陰險的權臣特點,也體現了封建統治階級的醜惡和腐朽的本質。此外,《水滸傳 》中還寫了地主惡霸的種種作惡行為,如鄭屠霸占金翠蓮,西門慶害死武大郎,毛太公勾結官府構陷獵戶解珍解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