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科普作品自選集:擁抱壯美宇宙

李元科普作品自選集:擁抱壯美宇宙

一、天文館與天文台事業 現代天文館事業的發展 中圍第一座天文館的誕生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2月22日)


平裝: 20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42852823, 7542852825
條形碼: 9787542852823
商品尺寸: 23 x 16.6 x 1.8 cm
商品重量: 399 g
ASIN: B006OY1JI8

內容簡介

在他60多年的科學普及、宣傳教育工作生涯中,李元編著譯校科普圖書幾十種,發表科普文章千餘篇,是我們著名的科普作家。同時,李元也是科普活動的積極倡導者與組織參與者,幾十年來,由他親自主持與參與的科普報告、專場講座及諮詢活動難以計數。
《李元科普作品自選集:擁抱壯美宇宙》收錄的文章皆由李元本人親自選編,共精選各個時期的科普作品30多篇,分“天文館與天文台事業”,“星座、天文美術與科普”、“人物剪影”、“書海漫遊”4部分,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李元多年科普工作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作者簡介

李元,山西朔州人,先後在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從事天文觀測和天文科普工作,北京天文館的創建人之一。曾獲“天文館事業的先驅者”和“建國以來有特殊貢獻的科普作家”稱號。太陽系第6741號小行星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為“李元星”。

目錄

王綬瑭序(以詩代序)
席澤宗序
一、天文館與天文台事業
現代天文館事業的發展
中圍第一座天文館的誕生
兩訪柏林蔡斯大天文館
紫金山天文台隨想曲——紀念紫金山天文台建立60周年
我看美國天文台——美國天文台百年回顧
二、星座、天文美術與科普
光輝的星座
太空美術史話
紀念哥白尼誕生500周年
中南海里談科普
探索大自然的125年——訪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迪斯尼世界——全球最大的科普遊樂園
嘹望世界的視窗——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百年史話
三、人物剪影
余青松——中國現代天文事業的奠基者
李珩——天文學著譯第一人
張鈺哲——望遠鏡旁60年
陳遵媯——他將一生獻給天文事業
毛主席在天文台
我陪周總理看星
我陪少奇同志“去宇宙旅行”
席澤宗——從超新星到小行星
藤井旭——為宇宙唱讚歌的人
卞德培——獲弗拉馬利翁獎的中國人
四、書海漫遊
透視《牛頓》雜誌——一本科普期刊的成功歷程
祝您更上一層樓——《科學畫報》創刊60周年紀念
《大眾天文學》的傳奇故事
為宇宙立傳——評《大爆炸——寧宙通史》
《天文愛好者》走過50年
美周自然雜誌剪影
獻給國際化學年的一本傑出科普讀物——《視覺之旅:神奇的化學元素》
探索我們的宇宙:人類永恆的主題
……
後記
附錄
賀李元科普生涯60年
李元年表
李元主要編著譯校目錄

精彩書摘

新中國誕生之後,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科學普及工作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我國第一座天文館——北京天文館——已經在首都興建。未來的北京天文館將具有最新式的蔡斯天象儀,在可容納600人左右的23米直徑的圓頂大廳內進行人造星空的表演,向廣大民眾進行唯物宇宙觀的宣傳。
天文館是以天象儀為主的天文普及機構,全世界曾建有30座天文館,其中有10座天文館(德國9座,日本l座)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民主德國的耶拿天文館成立於1926年,蘇聯的莫斯科天文館成立於1929年,它們成立很早,都有較長的歷史。此外史達林格勒的天文館於1954年開幕,捷克的布拉格天文館和波蘭的哥白尼天文館正在建造,不久即可完成。
我們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天文館,將是世界上第31座天文館。
天文館以天文普及教育幫助人們正確地認識星空,了解宇宙,並和一切偏見迷信作鬥爭。它可以激發人們愛好科學、研究自然的熱情,因此天文館的工作對科學的發展,特別是天文科學的發展,起著激發和推動的作用。天文館對於天文教學和航空、航海教學也有著顯著的功效。無論從思想教育還是實際套用方面來說,它都有重大的意義。
在歷史上,天文學家很早就製作天象儀,但那是作為研究天文的設備。其中最早的是我國東漢時張衡(公元78~139年)在公元117年所製作的渾天象(儀)。後來其他國家中也有很多類似的儀器,但多半是以一個金屬的大球代表天球,把恆星固定其上,轉動起來十分笨重,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光學放映式的天象儀就應運而生。
現代光學天象儀已有30年的歷史,在1919年前後,德國慕尼黑科學博物館委託耶拿的蔡斯光學工廠設計一種現代化的能為很多觀眾同時觀看的天象儀,經過5年的苦心鑽研,1924年,工程師博爾斯斐德終於製造出第一架現代的光學天象儀。他完全創新,採用了新的方法:用一個巨大的固定圓頂代表天球,用位於圓頂中心的放映機來放映天象,得到了極好的效果,但當時的天象儀只能表演一個固定緯度上的天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