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熊貓燒香病毒製造者)

李俊(熊貓燒香病毒製造者)

但正如李俊所言,他們不是第一個製造病毒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製造病毒的人。 李俊說,其實,他對病毒還是有一定的了解。 李俊當了多年的“黑客”,攻擊過無數網站,但製作病毒,還是頭一回。

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那是一段中國網民遭遇浩劫的日子。
“黑客”出身的李俊研製病毒,碰上了擅長“病毒商業運作”的“生意人”王磊和張順,兩者在“暴利”誘惑下的結合,最終引發了“熊貓燒香”席捲網路的災難。短短的兩個多月時間,該病毒不斷入侵個人電腦、感染入口網站、擊潰數據系統,上千萬台次的電腦遭到病毒攻擊和破壞,給眾多個人用戶、網咖及企業區域網路用戶帶來巨大的損失,被《2006年度中國大陸地區電腦病毒疫情和網際網路安全報告》評為“毒王”。

..

人物檔案

李俊 今年27歲,新洲陽邏人,水泥廠中專學校畢業。先後在陽邏媧石水泥廠、洪山廣埠屯電腦城、網咖打工。2006年10月,製作“熊貓燒香”病毒,獲刑4年。目前,正在監獄服刑。李俊及該案中的另外3名獲刑者,成為中國第一批因製造病毒獲刑的人。 剛進監獄時,我常常躲在被子裡哭,日夜想自己的經歷,想自己的未來……想的東西很多,人都快瘋掉了。
虛擬的世界終歸回歸現實,在網路上幹了不該幹的事情,一樣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名詞解釋

“熊貓燒香”病毒

是一種蠕蟲病毒的變種,而且是經過多次變種而來的。尼姆亞變種W(Worm.Nimaya.w),由於中毒電腦的執行檔會出現“熊貓燒香”圖案,所以也被稱為“熊貓燒香”病毒。
用戶電腦中毒後可能會出現藍屏、頻繁重啟以及系統硬碟中數據檔案被破壞等現象。同時,該病毒的某些變種可通過區域網路進行傳播,進而感染區域網路內所有計算機系統,最終導致企業區域網路癱瘓,無法正常使用,它能感染系統中exe、com、pif、src、html、asp等檔案,它還能中止大量的反病毒軟體進程並且會刪除擴展名為gho的檔案。被感染的用戶系統中所有.exe執行檔全部被改成熊貓舉著三根香的模樣。

熊貓燒香病毒製造者將出獄維護網路安全

從案發到現在,兩年半過去了,猖獗的“熊貓燒香”病毒已經被消滅。該案3名案犯相繼出獄,只有“毒王”李俊仍在服刑改造。近日,本報記者經過輾轉聯繫,先後與李俊、雷磊、張順等3人首次面對面,他們講述了鮮為人知的作案細節,真實地還原了“熊貓燒香”的誕生和滅亡過程,這也是他們首次直面媒體。
因“熊貓燒香”案獲刑的李俊等人,被司法界稱為中國第一批因製造電腦病毒獲刑的人。但正如李俊所言,他們不是第一個製造病毒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製造病毒的人。計算機病毒的泛濫,拷問著中國發展僅10餘年的網際網路安全,顯示出國家的相關法律並不完善,在網際網路安全的管理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今年,因獲減刑的李俊即將出獄,他表示,出獄後要改邪歸正,他委託本報提前幫他聯繫一份網路公司的工作,他將投身於維護網路安全的戰鬥中。
6月29日,暴雨過後,湖北某監獄。雷磊拎著一袋零食,再次敲開了監獄的大門。記者陪同他看望正在服刑的李俊。
“最近怎么樣?還好吧?”監獄會見室內,雷磊一陣寒暄,李俊嬉笑著臉,顯得很精神。從鄰居到同學,他們相互熟悉,最後因為“熊貓燒香”病毒案件,兩人成為“患難”兄弟。
李俊稱,他製作病毒之初,只是為了炫耀技術。簡單心態的罪惡演變,源於認識擅長“病毒商業運作”的王磊和張順。在“暴利”的誘惑下,他們的結合,最終引發一場中國網路災難。

初衷為炫耀編程技術 嘗試製作超級病毒

2005年9月,“黑客”出身的李俊,因沒有正規的計算機專業學歷,在廣州、深圳屢屢碰壁,最終失望而歸。為提高編程技術,他報名參加武漢某軟體培訓學校,學習“WEB”軟體設計,直到2006年9月。
李俊覺得編程課太枯燥,選擇了提前退學。之後的日子,他每天躲在關山關南小區的出租屋內玩電腦,和網友交流編程心得。一天,他所在的編程愛好者群里,一個網友突然問李俊,“我的電腦又中毒了,你可不可以做一個差不多的病毒出來?”
網友的試問,引起了李俊的興趣,“自己的電腦也經常中病毒,但我還從來沒有做過病毒。”李俊決定嘗試一下,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編程水平。“我試一下。”李俊給了網友一個不太肯定的答覆。 李俊說,其實,他對病毒還是有一定的了解。2003年至2004年間,雷磊以“whboy”的名義做過“QQ尾巴”病毒,他對製作病毒的基本流程是非常清楚的。
“以往的病毒,是通過人為傳播的,我製作的病毒必須是自動傳播。”李俊在設計病毒之初,就想讓別人不僅知道電腦中毒,還要知道中了什麼毒。李俊說,他製作病毒的目的就是想炫耀自己的技術,看自己的編程到底達到什麼水平。在網上,他選中一個可愛的“熊貓燒香拜佛”圖示作為病毒標誌。
雷磊說,這一段時間內,李俊不斷向他請教,在編程上如何實現某種功能,他一一作了回答。但是,雷磊壓根就不知道,李俊正在製作的是一個超級病毒。

試毒病毒完成後反覆試驗殺傷力

大約兩個月後,也就是2006年11月,李俊基本完成了“熊貓燒香”病毒。在編寫病毒的日子裡,除了吃飯、睡覺,其餘時間他就坐在電腦前查資料,編寫代碼。
雷磊說,李俊大部分是模仿“尼姆達”病毒編寫 “熊貓燒香”。李俊說,“熊貓燒香”是經過多種途徑交叉感染的超級病毒,它可通過隨身碟、區域網路感染,也可通過點擊網頁感染,總之,現今病毒感染的所有方式,“熊貓燒香”都具備了。
為驗證自己的病毒是否真正具有殺傷力,他將這個編好的病毒,放在自己的電腦里進行了試驗。李俊稱,儘管自己的電腦中毒,刪除了部分系統檔案,但他還是覺得效果只是一般。“熊貓燒香讓千萬台次電腦中毒,你覺得效果只是一般?”對於記者的疑問,李俊只是淡淡一笑,“熊貓燒香病毒的危害本來就很一般,只不過它的感染方式有些厲害。”
李俊當了多年的“黑客”,攻擊過無數網站,但製作病毒,還是頭一回。試驗成功後,他很興奮,在編程愛好者群里“大吼”:“我做好了一個病毒,誰想要的話,可以給你看。”在李俊看來,他有了一個讓他值得炫耀的本錢。

轉變月入40萬病毒帶來的暴利讓人瘋狂

李俊製作病毒目的的轉變,從認識王磊開始。
對於和李俊的關係,王磊始終不願再提,他稱自己只想過一段平淡的生活。李俊說,他最開始還不知道病毒可以賣錢。
2006年12月底,一名網友向李俊介紹,“王磊需要獲得流量掛木馬。”隨後,王磊通過QQ加李俊為好友,並問道:“你是不是有一個病毒?我幫你賣錢。”李俊說,他頭一次聽說病毒還可以賣錢。“賣就賣吧,無所謂。”李俊覺得好玩,他沒有意識到自己開始滑向犯罪的深淵。
張順和王磊沒有什麼電腦技術水平,但卻都是很有“生意頭腦”的人。張順說,他不懂電腦技術,但懂得如何利用黑客和病毒賺錢。每天,張順不斷在網上尋找黑客和病毒,然後將自己買來的木馬程式,掛在病毒上盜號搞錢。
在認識李俊之前,張順一直和王磊合作,找他要流量掛盜號木馬。2006年年底,王磊告訴張順,他和一個人合作搞了個病毒,有很多流量,並藉此要求提高獲利提成。張順將盜號木馬給王磊後,每日可收到10多萬個遊戲信封,日賺數萬元。
從12月底到1月20日之間,李俊的銀行賬戶里每天日進斗金。李俊說,“每天賬戶都會打進3000到5000元,最高時有1萬多元進賬。”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李俊賬戶里的資金曾高達40多萬元。
王磊幫忙銷售病毒的時候,李俊感覺到王磊從中賺走了很多錢。於是,他通過QQ聊天記錄發現,王磊可能是在和群里的網友張順聯繫。李俊的猜測得到證實。李俊決定撇開王磊,直接與張順合作,那樣賺的錢會多一些。
雷磊說,錢來得太容易,那段日子他和李俊過得很奢侈,“吃最好的東西,住最好的賓館”。 平時,李俊喜歡白天睡覺,晚上上網,一般不出去玩,但他見起網友來,出手非常大方,經常飛機來飛機去,最多一天消費上萬元。

出獄後期望就業於大型網路公司

暴雨過後。湖北某監獄大門前的水泥路,積水已淹沒至膝蓋。“嘎吱”一聲,沉重的鐵門緩緩打開。
在獄警的帶領下,記者穿過兩重鐵門進入監獄辦公樓。李俊很忙,他正在維修監獄的一台電腦。一名獄警開玩笑說,李俊是監獄裡的電腦“醫生”,只要電腦出現了問題,他一擺弄就好了,“我們恨不得他50年都不出去”。 他穿著花短褲、短袖T恤、拖鞋,很靦腆。從水泥廠工人到全國關注的“毒王”,再到囚犯,李俊的人生猶如坐過山車一樣。“當媒體大量報導‘熊貓燒香’病毒時,我都沒有想到我會進監獄,當時只是覺得把事情搞大了。”
2007年2月3日,他被抓了。那年,他才25歲,從未想過自己的人生軌跡會與監獄有過交集。“剛開始的時間,我常常躲在被子裡哭,日夜地在想自己的經歷,想自己的未來……想的東西很多,人都快瘋掉了。”
兩年來,獄警的特別關照,對於監獄裡的生活,李俊說,雖有些艱苦,但已適應。鑒於李俊各方面的表現,法務部門已經為其減刑一年多。李俊掐著指頭算,“還有5個月就可以出獄了。”李俊望了望窗外的天空。他渴望自由。
 

把讀高中的機會讓給弟弟

李俊的父母是陽邏媧石水泥廠的退休職工,家中有兩個兒子,李俊是老大。因生活拮据,父親仍在外地打工,母親在陽邏街頭做清潔工。
在母親的眼裡,李俊是一個老實的孩子,從不和別人打架。但李俊卻很聰明,很小的時候,喜歡拆些舊收音機和舊手錶之類的東西,拆完了再裝好。
原本,李俊的中考成績不錯,考上了高中,但是因為家裡窮,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父母只能做李俊的工作,讓他給弟弟讓出讀高中的機會。李俊和父母達成了協定,給他買一台電腦,他放棄讀高中,轉讀媧石水泥廠的中專。

黑客生涯源於中美黑客大戰

1997年,從新洲陽邏鎮媧石水泥廠街出現第一家網咖開始,李俊就是那裡的常客。“剛開始的時候,我主要是玩遊戲,一呆就是一天。”
對於網路的深入,始於1998年。那一年,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引發了中美黑客大戰。李俊在鄰居兼同學雷磊的帶領下,第一次接觸了“黑客”。
李俊說,1998年,雷磊早已是黑客論壇“小刀會”的會員。他經常在論壇里玩。有一次,他在網咖里看到雷磊在黑客論壇里聽課,覺得很好奇。在雷磊的指導下,他第一次接觸到了神奇的“黑客世界”。 經雷磊介紹,李俊也加入“小刀會”。他說,接觸黑客軟體後,他對電腦遊戲不再感興趣,而是成天在“小刀會”上課,逛黑客論壇,學習、研究一些黑客技術。 “攻擊別人的網站,我沒有搞過破壞,只是覺得這樣做很有成就感,很刺激。”李俊的善意提醒,也讓他結交了很多“網管”。他說,“長江數據”的一個網管,經常向他請教問題。“有時候,有網管會請我過去做安全維護,這樣我還可以賺些生活費。”

出獄後想就業於大網路公司

“犯得了罪,就要坐得了牢。”李俊很淡定。他說,自己造成這么大的損失,獲刑是應當的處罰。 原以為,自己在網上的所有行為,不會有事,但最終還是觸犯了法律。他提醒所有的網友,虛擬的世界終歸回歸現實,在網路上幹了不該幹的事情,一樣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李俊說,今年,因盜竊搜狐遊戲幣的付強被法院判處10年有期徒刑。付強曾是李俊的好朋友,2007年,還曾去仙桃看守所看望過他,但沒有想到付強也進了監獄。 對於將來,李俊很彷徨,“我現在想的,不一定能在未來實現。”李俊說,還有5個月,他就可以出獄了,還是希望再到深圳去闖一闖,進大網路公司做網路安全維護。不過,李俊說,能留在武漢最好,對於薪水,他沒有太高的期望,只要能發揮他的長處就行。
李俊特別地自我介紹一番,“我對windows的技術病毒很了解,擅長於對病毒攻擊的防護和反追蹤。”

網監民警揭露“黑客產業鏈條”

病毒入侵、獲取流量、掛馬、出信、拆信、洗裝備……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地下黑客產業鏈條”。 據網監民警介紹,李俊將“熊貓燒香”病毒,以每個病毒500元至1000元的價格出售近20套。但這並不是李俊獲利的主要手段,他的更大獲利來源於賣“流量”。 據介紹,計算機被“熊貓燒香”病毒感染後,等於失去了一切信息保護能力,病毒傳播者就會獲取電腦的控制權,也就是獲取電腦“流量”。
專業人士介紹,“熊貓燒香產業鏈條”的操作模式大致是:李俊要根據“市場需要”改寫自己的病毒程式代碼,從而控制中毒電腦自動訪問病毒購買者所設定的網站,“掛馬人”在病毒上掛上木馬程式入侵中毒電腦,木馬程式從中毒電腦中“盜竊”QQ幣、遊戲裝備等虛擬物品,通過電子郵件以“信”的形式傳送到張順指定的地址,“收信人”張順再把這些有價值的電子郵件“拆信”,獲取遊戲裝備和QQ幣,然後再將其出售給普通網民,所獲利由張順和李俊進行分成。
據仙桃警方辦案人員介紹,張順的“工作室”,已經形成了病毒產業,由專人負責“拆信”,專人負責兌換QQ幣,猶如一條流水線。李俊說,和張順合作的日子,他的賬戶里每天會打進少則5000元,多則1萬元的資金。賬戶資金最多時達到了40萬元。

相關人物

雷磊:今年27歲,新洲陽邏人,中專畢業。愛好和擅長電腦編程。為“熊貓燒香”病毒提供修改建議,於2007年1月對病毒原始碼進行修改。獲刑1年。2008年2月出獄。
張順 :25歲,浙江麗水人。曾當過廚師、鞋匠、服務員。購買李俊網站流量後,利用木馬盜取“遊戲信封”,並進行“拆封”,轉賣獲利。2008年12月,張順因改造表現良好減刑2個月,提前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