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亢

李亢

李亢,1991年12月30日出生於安徽宿州,外文名Colin Lee。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宿州市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南社與柳亞子研究分會會員,江蘇省南社研究會會員,蘇州市南社研究會會員。著有《青春你好》、《半壁薔薇》等,文學影視作品《江南銹》、《我們的故事只講了一半》、《青春你好》、《半壁薔薇》等。曾獲得“中醫故事”微紀錄&創意文案大賽“金獎”,2015年“中華情”全國詩歌散文聯賽“特等獎”,首屆華夏散文獎“二等獎”,現任《青春你好》系列劇監製,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2015級學碩研究生黨支部書記。

基本信息

李亢(1991年12月30日-),曾用名李抗,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宿州市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南社與柳亞子研究分會會員,江蘇省南社研究會會員,蘇州市
李亢
南社研究會會員。
李亢李亢
著有《青春你好》、《半壁薔薇》等,文學影視作品《江南銹》、《我們的故事只講了一半》、
李亢
李亢李亢
《青春你好》、《半壁薔薇》等。曾獲得“中醫故事”微紀錄&創意文案大賽“金獎”,2015年“中華情”全國詩歌散文聯賽“特等獎”,首屆華夏散文獎“二等獎”,現任《青春你好》系列劇監製,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2015級學碩研究生黨支部書記。
李亢李亢
李亢李亢

生於書香門第,自幼接受嚴格寫作訓練,中學時期開始在華語文學網站發表文章,作品不僅去除了浮泛的庸俗化傾向,而且重要的在於詩人能夠從細小的事物出發重新發現了“詩化青春”這一地域的縫隙與隱秘地帶,站在獨有的維度對青春的遠景著色,隨著時光的推移,將愈加顯現出時間與典雅的重要性。詩人浪漫、幽深、悲憫的情懷閃現出知識分子特有的浪漫思維與擔當精神,同時也完成了對思想與修辭的雙重照亮。

基本信息欄


中文名李亢
別名李抗
民族漢
出生日期1991年12月30日
體重61kg
畢業院校延邊大學(在讀)

外文名Colin Lee
國籍中國
出生地安徽宿州
星座摩羯座
職業作家
主要作品《腳踏車上的夕陽》《青春 你好》

人物簡介

李亢(1991年12月30日-)
,李亢,筆名卜一、疏桐等。
李亢李亢
曾用名李抗,中國當代青年作家,詩人,導演,編劇,作詞人,攝影師,《青春你好》系列宣傳片監製,現擔任延邊影視製作中心藝術顧問等。攝影代表作品《東欄梨花》等,詩歌代表作品《青春你好》、《我們的故事只講了一半》等,散文作品代表作《往事深處的少年》等,影視代表作品《青春你好》、《畢業季》、《花出塵埃》等,小說作品代表作《腳踏車上的夕陽》等,歌詞作品代表作《在路上》、《少年游》等,曾出版《青春你好》等。開創首屆文字行銷項目研究並策劃舉辦首屆文字行銷大賽,現於延邊大學在讀。
李亢李亢

生於書香門第,自幼接受嚴格寫作訓練,中學時期開始在華語文學網站發表文章,作品不僅去除了浮泛的庸俗化傾向,而且重要的在於詩人能夠從細小的事物出發重新發現了“詩化青春”這一地域的縫隙與隱秘地帶,站在獨有的維度對青春的遠景著色,隨著時光的推移,將愈加顯現出時間與典雅的重要性。詩人浪漫、幽深、悲憫的情懷閃現出知識分子特有的浪漫思維與擔當精神,同時也完成了對思想與修辭的雙重照亮。
李亢李亢

中學時期開始在《青蘋果》等刊物發表新詩,在《詩刊》《新詩界》《星星》《揚子江》《詩探索》《安徽文藝》發表作品。小說題材多圍繞城市中青年人的心靈生活,探索人之內心與自身及外界的關係。
李亢生於書香門第,
自幼接受嚴格寫作訓練,寫過詩和劇本,學過書法,畫過畫,搞過音樂並從事過傳媒工作,曾在藝術領域裡四處摸索,試圖找到精確的方向。 喜歡觀察世界的節奏,用速度追求內心的豐腴和滿足。風格濃厚,語境清潔,以內向自省和自我認知回歸為側翼寫作觀,試圖在哲學層面深刻探討諸多人生繁雜矛盾的困境和難題。

中文名: 李亢
外文名: Colin Lee
民族: 漢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安徽省宿州市
出生日期: 1991年12月30日
職業: 作家,編輯,作詞人
畢業院校: 延邊大學(在讀)
徵稿信箱:信息許可權保密
星座:摩羯座
喜歡的運動:短跑,散步,登山
最喜歡的顏色:黑,白
喜歡的作家或作者:尼采,魯迅,錢鍾書,林清玄,余秋雨
興趣:音樂欣賞、美食旅遊、登山健行、攝影繪畫

相關報導

用鏡頭關愛特殊群體,他是最有才華的公益人

創作經歷

在《青蘋果》《詩刊》《新詩界》《星星》《揚子江》《詩探索》《安徽文藝》發表詩作。
新聞稿件參見延邊大學官方新聞網。
出版《青春 你好》香港亞洲出版社(國際統一書號:ISBN 978-962-492-216-5 出版日期:2013-05-01)

代表作

《秋之況味》《青蘋果》2009年第11期
《路上》小說集
《腳踏車上的夕陽》小說集
《夢遊者》收錄在散文集
《李亢散文選》
《路上》歌詞
《為堅韌塑像》《作文與考試》2012-07

作品語錄

●花事結束,花蕊墜落,砸碎明媚的遊戲
●讓世界展示另一種世界的原型
●這個世界最不能理解的是每個人都以為別人理解不了自己的世界
● “你只能理解你所能理解的那一部分。”在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喜歡這樣拒絕人
●漸漸發現筆如墳墓,囚禁著有限範圍內相識或不相識的淚
●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虛擬的知音
●風箏誤,風箏又誤,到了一個嶄新的春天,微風把感情和歷史的餘燼吹起,過往的一切沉積在我們的睫下
●常常想起去過的那座山,走在山上就像山路走在山中,山走在版圖上
●我依然走在雲深不知處,走向時間最後的秘密
●我在夢裡把馬拴在了母親的詩旁,想起一些舊時光,想起那個時節百花開遍的內心
●我靠錯覺來感受世界的本質
●我不想像那些帶著軛的作家,去耕耘欽定的和尚未欽定的無意義

個人作品

青苔 · 江南銹
梅雨畫地為牢,以時間為代價,把青苔圈住.
青苔畫地為牢,以幽靜為樊籠,把綠色禁足。
我覺得最能體現江南氣質的不是青磚黛瓦粉牆, 不是月亮門、菱花窗,也不是八角亭、馬頭牆,而是那最普遍而又最獨特、最古老而又最新潮的“建築”——苔痕。
青苔半壁,細細端詳,可見綠色深淺不同,花紋繁複,如雲錦交織。這是一抹被時間耽擱的銹跡,沿著記憶氤氳的青石板蔓延,滋生著一個關於回歸的故事。
自然生長的青苔總是有很寫意的邊緣,如飽蘸濃墨筆尖在宣紙上洇開,力透紙背,深陷歲月中。苔痕在時光的牆面上,是一位安靜的行者,走在回歸綠色的路上,守著自己一成不變的單純和嚮往。青苔是配角造型的主角,是主角身份的配角,也是一個故事的書寫者。在青石板的舞台上,青苔形態各異,有的像團扇,有的像琵琶,有的像綢帶,她們擁有神秘的生長節奏,像團扇輕搖,琵琶反彈,綢帶飄舞,遊走在現實與夢的邊緣,不斷在園林里寫下一句句留白頗多的詩,一個個殘碎的故事。
誠如 《幽夢影》 所言,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這江南銹跡就是花中的蝴蝶,靈動、精緻、詩性,是山中的清泉,活潑、清澈、乾洌。有人說楓是秋天的血,那么苔便是夏天的魂,是四季這場歌劇里夏天的囈語和自白。楓葉經霜便紅, 青苔遇雨方綠。青苔綠得仙氣十足,像從崑曲里走出,一路纏綿,淺淺吟唱:綠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明月千古與共,香色俱古,青苔亦如是,而且這些瓦片石板上的微型草原更添了時間和自然的痕跡。 和明月相似,青苔是寂寞和安於寂寞的,不開花,不結果,只願靜靜地享受生命的本色。甚至不需要陽光,只需借得幾分雨水,便還潮濕陰暗以生機勃勃。 這份生機勃勃天生有一種繪畫美感,像在寫畫,不是造作,是天成。
正值梅雨時節,我有幸被邀監製一部關於江南煙雨的紀錄片,導演約了幾位素不相識的攝影師在蘇州園林里參加見面會,談到視點,導演和攝影師們不約而同地俯下身去,指著石板和牆壁上的青苔說,這是最好的角度,也是最好的取景層次之一。我觸摸著這濕潤的綠色不禁莞爾,古今無異,殊途同歸,藝術工作者們誠不負你。
這江南最通俗而又最高雅的藝術品,以配角出場,以主角回歸,它的主要意義已不是以綠意給大地以庇護,而是作為一種解讀江南的最貼近地面和腳步的角度存在著,讓人遐思古人的幽趣情懷和古來的詩意,也聯想到一個古老民族傳承至今的不老格調。
青苔的腳步,一刻不停地在石頭這雙鞋子裡行走。穿一雙舊鞋子,走出新故事。江南銹,拓展了江南美學,帶著江南走出自己的鞋子,走向更自由更遙遠的地方。倘若沒有這江南銹跡,就不能為花卉涵養更多水土,園林內外便失去太多生機,腳步遠了,繁花再香,也抵不過雨的淒涼。
青苔以詩性的胸懷納住雨水,以野性的姿態布滿江南。江南銹鑲嵌牆壁、石階,是建築里閃過的最妥貼的蒙太奇,自由,自主,自然,又是格律里跳出的最驚艷的詩眼,天性,天真,天成。
雨停了,青苔旁一朵嬌艷的的薔薇花開始綻放天地大美里的一線靈機。像一隻腳走出自己的鞋子。新的墨跡,暈開在石階上,像在等待又一代的書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