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錫山

朱錫山(1880——1960),字彙川。原籍山西省壽陽縣宗艾鎮朱窪溝。早年父母雙亡,13歲跟遠房叔父到哈爾濱謀生,因叔父相識一位曾任太醫的人,此人姓劉,年過花甲,尚無子嗣,在家行醫欲覓一徒以繼其業。錫山少即聰穎,被其賞識,叔侄就住在其家,太醫將平生所學,全教徒弟,欲招徒為婿。不覺八載,醫將學成,其師提出招贅之事,錫山恥於招贅,從此即離開哈市,22歲到東北、蒙古雲遊,行醫算卦為業,後到歸化城(現呼市)被“永合堂”大藥房請為坐堂醫生,亦八載,後又為保德甘草商賞識,遂被請回保德,在林遮峪娶妻成家行醫為業,從此成為保德人。不幸妻亡又到東關,被“治興恆”藥鋪聘為坐堂醫生。“治興恆”停業後,自由行醫,以治病救人為己任,常說:“我治病不賣藥,不為發財單為救人;有錢者收脈禮,無錢貧困家義務治療”。四旬外續娶霍氏為妻,住在東關給民眾看病,一時來就診者絡繹不絕,名聞保府兩縣。
日軍燒毀保德縣城後,所有的藥鋪倒閉,許多醫生都外流府谷、內蒙等地,唯有錫山仍居住在康家塔村,為解放區軍民治病。晉綏邊區二分區的首長和縣裡的領導幹部大都請其看過病。
錫山醫理淵博、醫道精湛,專治男女血損雜症及婦人赤白帶下和產前產後諸症。對病人認真負責,審病後要說出病情根源,並在藥方上寫明,藥品必各包另號,親自檢點。他臨床經驗豐富,驗方多,治療方法奇特:東關有一個孕婦難產,胎兒半月不下,錫山診斷為真寒在下假熱上生,是冷食物所致,不能內服藥,宜用外治,用五味藥煎在一處倒入尿盆,讓患者坐其上熱氣蒸入腹內,一小時胎兒即下,母子安全。又有一婦女因小便不通,經診斷是寒血所致,亦用五種藥物研成細末裝在布袋插入陰道內一小時小便即通,類似以上症狀治癒者不勝枚舉,誠為良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